APP下载

业界声音

2018-11-18

中国新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工匠供给升级

辛国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我国是手机生产第一大国,但2016年全部手机企业的利润不及苹果公司一家,根本原因还是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不高。由于核心零部件、材料和关键技术缺失,使“中国制造”长期处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政府层面需要围绕着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建政策链,使财政资金和配套政策相互协调配合。同时,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领域,要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

陆燕荪(原机械部副部长、中国质量管理协会副会长):

政府部门应做好政策和制度环境的有效供给,特别是要完善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加强市场监管,严打假冒伪劣,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为企业进行品质革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马建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

当前,我国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适应,中低端产品充斥市场,优质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个中原因很多,而工匠精神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也无论规模大小,生产高端、优质产品的企业都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在一丝一毫之间倾注大量心血,成功创造极品后依然安于本分,日夜精进,进而达到了品质日臻完美的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倡导培育工匠精神,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

宁高宁(全国政协委员、中化集团董事长):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已经悄悄起步,在向制造业升级,向高质量提升阶段转变。这其中,离不开坚决执行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

金碚(郑州大学商学院院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凭借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成就了一段高速增长的辉煌历史。现在,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我国只有着眼于提高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摆脱低质低效的陷阱,稳步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这背后,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更离不开工匠精神。

李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研究员):

弘扬工匠精神,既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实现工业强国战略的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耿福能(好医生集团董事长):

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提升制造业品质,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林忠钦(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

质量作为汽车制造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对推动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和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纵观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制造强国,当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都将质量振兴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来抓。

屈贤明(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制造2025》主要执笔人之一):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迫切需求相结合,给中国制造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这一机遇需要抓住。

冯飞(浙江省委常委,省政府常务副省长、党组副书记):

从要素投入的角度看,工业领域面临劳动力成本增长过快,但劳动生产率并没有相应提高。因此,新要素供给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关注劳动力的规模供给转到劳动力质量提升上。而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是提升劳动力质量非常核心的问题之一。

许小年(经济学家):

(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靠创新来实现。其中清楚划分市场和政府的边界,明晰各自在其中的定位,非常重要。政府应该关注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基础的技术开发,而技术的商业应用也就是创新的主体始终应该是企业,主要是民营企业,创新来自于民营企业和市场,这是有其内在逻辑的。只要中国的企业行动起来,只要我们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相信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指日可待。

方洪波(美的集团董事长):

传统的模式已经失效了,没有竞争力了,怎么办?我们就必须要寻找新的模式,寻找新的赚钱的能力,寻找新的能够生存下去、持续发展的能力,我们要建立新的能力,低成本的能力不行了,我们就要找新的能力。归根结底,制造业的转型路径,我认为是以下几点:寻求新的成本优势、培养建立差异化的能力、实现产业间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工匠供给升级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工匠神形
回暖与升级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工匠赞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