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打造中国动力谷的实践
2018-11-18邓莹璐
◎邓莹璐
纵观国内外走在前列的城市,无一不把创新驱动摆在优先发展位置,谁抓住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机遇,谁就抓住了城市发展的主动权。2013年7月,株洲高新区提出打造“中国动力谷”的战略构想,即依托株洲轨道交通、通用航空和新能源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优势,打造能够吸引科技、人才、产业和文化等创新创业要素集聚的生态系统,发挥科技聚合、产业集聚效应,形成具有国家级水平的动力产业集聚区。五年来,从区到市,再到部省共建,打造中国动力谷的进程一次次迈上新台阶,中国动力谷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培育现状
1.企业自主研发带动效果凸显
以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为代表的动力产业主力军自主研发创造了世界最大功率的六轴电力机车、世界首台储能式电力牵引轻轨车辆、国内首列商业化运营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等骄人成绩。同时,一批中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也突飞猛进。截至2017年9月,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累计获得知识产权364项,其中研发中心在申请中和获得的知识产权101项,已获得发明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41项,实用新型专利33项,外观专利2项[1]。
2.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作用提升
一批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科技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如我国首条、世界第二条8英寸IGBT生产线投产下线,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玉龙”号涡轮航空发动机批量装机等。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以上,2017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0件,发明申请2709件,专利授权3728件。近三年,获得国家科技奖6项,省科技奖励46项,第18届中国专利金奖2项。
3.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逐步形成
在政府牵线搭桥下,校企合作愈加紧密,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日渐完善。株洲成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IGBT国家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6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合作共建南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达成合作意向近300项。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已吸引清华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与西南交通大学等14所重点高校产学研基地或办事处入驻,桂卫华、宋君强等10位院士在此设立院士工作点。中车株洲所等企业和海外机构建立了研发合作关系,协同创新“走出去”的步伐加快。
4.创新服务支撑体系日趋成熟
(1)构筑中国动力谷创新载体已经初具规模。近年来,留学生创业园、中小企业促进园、天台金谷及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等相继落成。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定位为集“人才聚合、创新研发、创业孵化、科技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动力谷创新创业核心载体,规划总用地面积5382亩,建设总投资约223亿元。截至2017年9月,已签约企业达103家,其中研发中心入驻高端创业项目40家。园区先后获得“国家级众创空间”“轨道交通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和“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等荣誉。
(2)打造中国动力谷创新平台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已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24家、省级61家、市级74家,院士工作点10家,与100多家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全面合作关系;国家新能源机动车检测中心株洲分中心、轨道交通国家创新中心、湖南省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公共技术平台均加紧建设中;建成众创空间17家,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5家,省级6家,其中轨道交通专业化众创空间成功进入国家首批示范专业化众创空间。
(3)中国动力谷科技金融创新展开有益探索。一是设立科技银行,累计带动银行授信近9亿元。二是设立创投基金,形成5亿元的中国动力谷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三是加快资本市场发展,组建轨道交通产业等5支投资基金81.3亿元,撬动金融机构融资和社会投资650亿元,开通全省第一家市州股权交易分所,110家企业挂牌交易。四是成立中国动力谷科技金融创新联盟,先后组建6家融资性担保公司、15家风投机构。
5.创新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为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深入实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株洲先后出台《“5211”人才计划》《株洲市领军人才计划实施细则》和《关于鼓励引进培育“中国动力谷双创人才”的实施意见》等文件,2017年进一步出台了“人才新政30条”,重点扶持本市具有国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的创新类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目前已建立动力产业专家人才库,涵盖了三大动力产业及三大新兴产业507位顶尖专家,汇聚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尹泽勇和丁荣军为代表的5000余名高层次科研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88名,各类高端研发团队100余个,各类专业工程技术人员12万余人。
主要问题
1.创新主体基础条件欠优
(1)龙头企业辐射能力不强。三大动力产业中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规模大、数量少,年产值在0.2亿-5亿元规模的企业仅占4.2%,龙头企业能依靠自身技术积累和科技资源进行创新,但是缺乏与外部合作交流的创新机制和动力。受地域影响,大多本土企业大多创新管理水平较低,公司治理结构和激励制度不能适应技术创新的需要,导致产业带动效应难以提升。
(2)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投入和产出数据来看,株洲国有大中型企业在自主研发上占有绝对优势。科技投入方面,2015年全市新产品产值的86.3%出自国有大中型企业,规模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的75.2%由国有大中型企业投入;科技产出方面,2015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的62.1%集中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企业在科技投入和产出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影响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3)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较低。高新技术企业通常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对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及研发资源等需求较大,对产学研合作意愿更强。然而,数据显示,2017年株洲高新技术企业数为290余家,而同期长沙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1594家,是株洲的5.5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直接影响到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效果。
(4)企业关联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中国动力谷有200多家动力产业企业,但很多企业之间缺乏协作与共享,关联度低,导致龙头企业“孤军作战”、中小企业配套能力弱的情况。由于大多数企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产业链条中的某个环节,一些关键技术未能得到突破,很多高端产品的零部件依赖于外部输入,上下游相关产品本地配套率低,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2.创新要素资源储备不丰
(1)科研投入水平较低。2015年,全市工业R&D经费支出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个百分点;全市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工业中新产品产值比重仅为17. 4%[2]。由于全市整体科研投入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成果转化为新产品能力有待提高。
(2)技术创新平台短缺。受中部地区三线城市的地理位置限制,株洲高等院校数量少,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不足,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较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大多集中在中车、南航等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很难共享科研平台和资源。与此同时,一些技术创新平台挂靠在科研院所或企业内部,没有专门实体,难以成为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和交流的载体。
(3)创新人才集聚能力不强。由于城市自身吸引力不足、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较少、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导致研发、金融、IT和物流等领域创新人才引不来、留不住,难以形成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与此同时,创新人才绝大多数集中于轨道交通产业,而在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存在较大缺口。
(4)创新资本运作能力偏弱。中国动力谷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投入和政府融资平台银行贷款资金,产业基金规模小,缺乏风险资本和创投基金参与;企业创新资金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方式获取,融资不方便,且成本很高,尤其是缺少抵押物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融资难问题依然严重。
3.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不足
(1)产学研合作机制欠缺系统性和延续性。产学研合作主要以零星、松散的互动关系为主,停留在创新资源和能力的简单叠加层面,且组织者通常缺位,没有形成对协同创新的集成和引导作用。
(2)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活。科技成果转化处置审批繁冗、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让收入归属国库、成果转化激励落实难等问题都有碍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3)科研人员交流机制不畅。高校、科研院所现有管理制度不活,许多高端科研人员受管理模式的束缚而不能在外兼职,而像株洲轨道交通、通用航空等优势产业的企业专家也没有采取灵活的体制机制纳入高校导师名录。
4.创新文化氛围发展不浓
受到地理区位、传统思想及产业定位等因素影响,株洲全社会创新意识表现不突出,创新环境不理想。一方面,对于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宣传工作仍不到位,对于打造中国动力谷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另一方面,企业自身对于创新文化塑造不够重视,企业文化缺少创新创业元素。
对策建议
1.强化市场思维,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1)利用市场机制激励创新。逐步实现由投资激励导向向创新激励导向转变,解决企业的创新动力问题。一是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规则,减少行政性垄断,创造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平等获得创新资源的市场环境。二是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市场化政策。逐步完善成果转化、政府采购和金融支持等创新引导扶持政策,重点促进企业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政策、激励企业创新的金融政策的落实,支持具有地方特色产业的共性技术研发以及中小企业创新的服务等。
(2)促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按照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原则,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创新体系,通过共同建立研发平台、联合培养创新人才、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面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一是积极发挥政府先导、引领作用,做到理念上率先突破、资金上侧重扶持、资源上优先配置。二是以企业作为技术集成、产品开发和新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开展联合设计、联合制造,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与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基地。三是充分利用高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及科研院所在应用技术集成方面的优势,助推科研资源向企业开放,对核心关键技术进行联合攻关。
2.突出产业特色,打造以动力产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创新集群
(1)优化园区布局,夯实“3+5+2(‘3’指轨道交通、汽车和航空三大优势产业,‘5’指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2’指陶瓷、服饰两大传统产业)”产业体系。按照集群发展思路,重点推动动力谷自主创新园、轨道交通城、航空产业园、天易科技城与金山科技园等专业园区创新发展。积极打造轨道交通制造中心、创新中心及服务中心,加速机场大道、航空大道等项目建设,推动汽车零配件配套园、汽车博览园等项目顺利落成。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及陶瓷、服饰两大传统产业,形成能为动力产业提供有力支撑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培育创新主体,打造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加速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建立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政府多部门联动扶持机制、动态跟踪机制,对具有行业带动性质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给予政策、资金及项目支持。领军企业自身要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充分利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优惠政策,加大在研发人员、设施、项目和平台等方面投入。
(3)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动力产业本地配套率。深入引导动力产业集群本地化发展,支持骨干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建立配套关系,重点引进上下游企业和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向上游延伸至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至市场营销环节,积极打造整机制造及零部件等配套完善的产业链、技术链和产品链,重点提升关键零配件的本地配套率。
3.围绕创新要素,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1)发挥人才效应,构建全方位人才服务体系。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围绕“3+5+2”产业体系的人才需求,出台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配套政策。二是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企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建设轨道交通、通用航空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校企联盟,形成校企双元培养、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加大对创新人才激励力度。进一步完善股权激励机制,落实人才租房购房、生活津贴、医疗服务与子女就学等方面的优待政策。
(2)聚合资本要素,深化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不断探索科技金融的创新模式与途径,有效解决企业初创和成长中亟需的资金难题。一是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探索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并购基金与天使投资基金,引导和鼓励各类股权投资管理企业入驻中国动力谷发展。二是积极发展债券市场。鼓励优质大中型企业发行公司债、可转债和企业债等债务融资工具,鼓励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集合债券及私募债等,设立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基金。三是培育发展中介服务机构。吸引资产评估、资信评级和法律等专业服务机构落户发展,培育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款公司与科技银行,发展中小微企业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4.塑造品牌形象,营造全社会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1)整合宣传资源,加强品牌推介。整合中央、省和市各级媒体资源,在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和微信等平台进行全方位报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中国动力谷展示中心、会议中心,筹划举办动力产业高峰论坛、企业项目博览会和企业家年会等活动。
(2)积极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宣传“双创”鼓励政策和成功案例,利用创业者午餐会、企业家俱乐部等形式促进企业间相互学习;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讲座与创客文化周等活动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