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接力”讲评

2018-11-17叶荣滨景舟

新高考·语文备考(高三) 2018年7期
关键词:材料文化

叶荣滨 景舟

【作文题】(2018届苏北四市第一次模拟检测)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接力跑,是田径运动中唯一的集体项目。以队为单位,每队四人。每人跑相同的距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写作指导】

本次作文,通过现场阅卷反馈:考生在写作中对材料的处理很多未深入,材料中的“接力”,考生在写作中还是停留在体育赛事上的“接力”。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从审题、构思、文体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审题。这是一道两则材料组合的作文题。两则材料的核心词是“接力”,分别来自于两个方面:体育运动项目术语、时政要闻。第一则材料,是“接力跑”的定义,明确了这一运动项目的性质和规则:集体合作完成,个人明确分工。第二则材料,出自十九大报告,是从一代代中国青年的使命角度提出任务和要求。

第一句“接力跑,是田径运动中唯一的集体项目。以队为单位,每队四人。每人跑相同的距离”,句中表现了“接力跑”作为一个集体项目,突出“集体”;“以队为单位,每队四人”以及“每人跑相同的距离”具体表述了这个项目的规则,既要个人努力,又要集体合作。第二句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句中表现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突出了目标明确,坚持不懈,或者是连续不断的接力,才能实现远大目标。

其次是构思。两句话中都集中在“接力”这个关键词上,命题者借助材料把陈述对象呈现在语句的缝隙里,给考生留下写作空间。只不过在考场写作现场,考生大多拘泥于材料本身,没有充分使用材料的拓展原则,除了“体育”“国家”之外,考生应推而广之,生活中关于“接力”的不胜枚举,比如小至家庭,大到社会都需要“接力”。表述对象可以是具体的体育赛事文学文化文明形式,也可以是抽象的精神道德品质。

第三是文体。记叙文、议论文,无论何种文体,都基于材料核心语意的理解上。

写记叙文是写记叙性散文还是写小说?写记叙性散文,人与事的选取是关键,扣住“接力”这一动作选取熟悉的人和事,在人与事的记叙中,人物描写是核心,因为人物描写的目的在于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这同时也能更深刻地表达文章的中心,切合中心来表现“接力”的深层内涵。当然,人物描写应力求具体生动,能做到绘声绘色地再现“人物”,让读文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具体表现为在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贯穿这些描写中的细节描写中,彰显“接力”的深层内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景物描写也可作为考虑的范围加以渲染和烘托。写记叙性散文,在事的叙述和人的描写中扣住“接力”,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而折射出对“接力”的高度理解,不可强加议论或抒情,主观臆测,拔高“接力”内涵。

写议论文,填补题目内涵和外延留下的空白,形成一个表达生活观点和态度的鲜明论点,本次材料在核心语意基础上要重点扣住关键词“接力”,在“接力”这个动作上添加对象,如“文化接力”“精神接力”“文明接力”等,进而填补空白,形成一句话立意,如“我们应给传统文化传承接力”等。而文章立意的高低之分主要集中在这个环节。材料中写了接力跑、国家民族复兴,在具体构思上可推而广之,其他领域中也是如此。除此,素材的筛选决定论据的准确性和说服力,素材间的关系应打破传统议论文的模式化,这取决于文章的思路,一气呵成而非按图索骥。所以议论文的结构应体现出行文思路的层进或回环往复。

最后是布局。思路具体表现为文章的布局,现实的写作状况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凑字数成为部分考生写作的主要手段。所以写作的布局意识显得十分必要,即在前面审材料和文体清晰后,厘清文章的行文思路,开头如何扣住“接力”,结尾怎样点出“接力”,中间详写内容,略写内容,中间如何衔接,都应表现出“接力”,做到文章的起承转合顺畅自如,尤其关键的是时刻想着一个问题:这样安排于文章有何作用,是否多余。

审题、构思、文体、布局都属于写作中的思维,而选材则属于积累,语文学习,积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是经典阅读,可以是报刊阅读、可以是媒体视听阅读等。无论哪一种阅读都是生活的投影,文学本是一种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审美意识形态,真善美假恶丑是文学的主旋律。从作文的角度看,应在写作准备阶段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进而提炼生活、积累生活,因为生活读来总是有味道的,而有思考的生活更有味道。而每一个人的生活看似相似无他,但却总是有他人无法经历的独有,由此,写作中应选取自己独有的有思考的生活。这个环节在于平时的练笔。

【作文示例】

文化一脈,薪火相传

一考生

曾对照地图仔细描绘过京杭大运河的河道,惊叹其南北纵贯之长的同时也不免感叹:中华民族历经风霜,前人筚路蓝缕,给后人留下的不但是广阔的版图,更是沉重的责任。

文化一脉,薪火相传。中华文化底蕴丰厚,上溯至先秦诸子百家其灿烂的言谈,那应当是我国文化史上为数不多的思想井喷。古时国君尊儒,将儒学奉为国家治国之本,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今人仍能从孔子的言谈中发掘其珍贵的治国理念和为人之本。

文化的接力,不但有个人的行为,亦有皇室的推动。当今否认科举理没人才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其在社会上营造的浓厚的办学、治学氛围。自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各个时代的文学形式由朝代特点而变化万千。汉赋气势宏大,唐诗工整精巧,给后人留下无尽的宝藏,而文脉贯通,作品和文人层出不穷的背后,无疑是一代又一代人对文化的接力和文化传递的热情。

钱穆曾把中国文化同罗马文化进行对比,他说罗马文化也很伟大,如同一盏恢宏壮阔的灯,而中华文化四壁皆灯,满堂皆灯,大地上星星点点,密布着文明灯火,这正是中国文化如此源远流长的原因。评价中国文化,有“芥子纳须弥”的说法。佛经中言:须弥高广,纳芥子中,无所增减。长安的灯灭了,还有洛阳、汴梁,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每当读起中国诗人简介,总会看见“多半诗作散佚”,然而我坚信,它们以题壁、题扇或口耳相传的方式被人们记得。这是独属于中华文化的生机和活力。读川端康成的《雪国》,里面居然引用了唐代秦韬玉的诗句,震惊之余,也倍感亲切。

时至今日,这支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信息爆炸的时代,中华文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众多新新观念也摇动着传统文化理念。我们肩上的担子愈重,然而却也有新对策一一礴妾力。

《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曾经的文化被当今注入了新的活力,时刻提醒着我们怀抱的这一份巨大的宝藏。古老的中华文化,在当今重又焕发了新的生机,也将在这个时代被更多的人所了解,被更多的人传承、学习。

薪火相传的文化在我们手中,应当不负先人之望吧。

[点评]

本篇作文是一篇切合材料核心语意的好文章。作者在“文化接力”上做文章,立意上显得高出一筹——应该文化接力,才能薪火相传。同时,作者在取材上与众不同,选取中西文化中这一宏大领域,窥一斑而知全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全文在行文上层层深入,既有理性分析,又有事例引述,使文章的思考更具说服力。

(以上叶荣滨供稿)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的两则材料的核心词是“接力”,分别来自于两个方面:体育运动项目术语、时政要闻。第一则材料,是“百度百科”对“接力跑”的定义,明确了这一运动项目的性质和规则:集体合作完成,个人明确分工。第二则材料,是从一代代中国青年的使命角度提出任务和要求:中国梦光辉灿烂任重道远,青年人责无旁贷接力继承。

综合审题,可从以下角度立意:要重视传承;既要个人努力,又要集体合作;目标明确,坚持不懈;既要拼搏,又要守规则;连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实现远大目标;做好自己,承前启后。

传而不息,既承莫止

朱雨静

接力跑中,当前一队员奋力向前以棒相传时,接棒队员必会承棒而行,奋力冲刺。(结合材料,找准核心词)

此是比赛之精神,运动之精神,又何尝不可为民族复兴,文化复振之良方——传而不息,既承莫止。(紧绾两个材料,明确自己观点,典型的议论文开篇)

犹记《世纪坛序》言:“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中华文明之所以与天地能同久,共日月而同辉,怎不是因为那传承精神的代代不息,接力而行?(点出实质,整散结合)

或如陈继儒“买舟载书”之研书悟道;或如张岱蠹书成魔的《陶庵梦忆》;或如马一浮伏案疾笔,继往盛绝学的《诸子会录》。当历史将选择的主动权投诸世人,正是像他们一样的愿用铁肩承责,方有中华不息。始信陈寅恪“中华文化造极于赵宋”“势必复振”之说。(信息量大,秀一把学识)

然而如今,我没有忘记鹿晗一句“这是我女朋友”引起的微博瘫痪,“迷妹”自杀;我没有忘记王思聪换女友如换衣,高调炫富造成的许多年轻人价值观扭曲;我也不敢忘记食指与余秀华掀起一场“腥风血雨”。这可是榜样在前,后辈效仿?(点出现实,排比造势)

爱默生说:“千古已是往事,当下才是真实的存在。”当青年不复承接文明之责,这样的民族在千古往事中又该如何明白地活在当下,又该怎样保有最后一方灵魂净土?(引,假设论证)

为此,我只想大声疾呼:青年,需接力奋斗!梦,需传承不息!(正能量,凸显主题)

但这首先,是以这拒绝理性,排斥深度,感官至上,快乐崇拜的泛娱乐化浊潮中脱身。佛揭云:“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一切随缘,一生随缘。”端的是一方云淡风轻,清净自我。而我们自不必达佛家这般至我无我之境,却也可从中掬一捧涤心净水,即使卑微如尘土,也必要拒绝扭曲如蛆虫。无论这你加料我爆炒的局面多么迷醉,也必要摆脱此般桎梏,冲破如此诱惑。(方法,途径)

如此,方可见嵯峨再现,芬芳斓斓;方可有鲁阳挥戈,希望重现;方有我青年的敢于担责与守任,方明了传而不息,既承莫止,奋力而行。(反复,铺排,点明主旨)

忽忆起阿尔尼斯一句诗:“花儿是眼里的一个季节,芬芳是心中的一个季节。”唯清理荒夷蛮草,才能见花团锦簇,而青年正是当执此责,代代传承,莫让我辈成绝响,终结。(诗意中明大道)

民族复兴如接力赛跑,传而不息,既承莫止,方可有伟大复兴的实行。(再扣材料)

愿你我皆同行,相携而励。(希望。收尾简洁)

[点评]

这是2018年苏北四市一模作文中的标杆文,得分64分。这是考场议论文的典范之作,可资借鉴。扣材料,明观点,联现实,用手段,重布局,有章法,步步紧扣,层层递进。

接风染绿绘春来

刘冬婷

迟日春风抚,绿也窈然。(迟日,显现诗词打通之功)

细直枝间,点冒几丝嫩绿,柔柔袅袅,层层浸染,飘摇之姿中透露几分直上云霄的坚韧。(描写,从容)

窗外绿叶俏,屋内岂萎然?(视线转移,一问)

收住驻留的目光,敛下思情万端。(自我)

绿叶嫩稚未消,却有豪情逸志,究竟是何种灵缘?(绿叶,意有所指)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原来,竟是一代代叶落成尘,化血滋养,归源树下,簇生新叶,而新叶又接续前力,应下春风,渲染出一方春韵。(叶,花,春,在于接连)

叶亦如此,人亦何哉?(转入人)

想起马一浮。

《泰山会语》《宜山会语》《诸子会归目录并序列》犹在目光所及之处,其间真言寄语仍停泊耳畔,那袭孤影,青灯,佛语,儒香,曾碎裂的中华文化在他斑驳手中涅槃重生。他,仅一袭书生,俯仰之间,接下了儒学春风,染了自己的生命之绿,续绘儒学之春。(绿,春,与前文相连,看出前后之照应)

回望,李叔同赴上征程,接续一阵阵儒风,终绘儒之大春。(寫承接,志士仁人与儒家之关系。此处硬伤)

又不由深思,这一儒脉文化的接续,又有何重大,相对于中华复兴而言,岂不渺小至极?(第二则材料)

再望窗外,映帘已不仅一树一绿叶,而是万树千层叶,庞然绿野焕深大春!(回转,再顾,方觉其妙)

陡然醒悟,儒学即中华复兴之春的一树,一树绿了,一春气成了,便会染尽万千枯树,融合万千般春灵,终筑中华复兴大春。(点明一隅,又引柳暗花明之境界)

帕卡尔曾悟:“人既是渺小,又是伟大。”(弓}言)

诚然,人之渺小,一如我们每个人之于中华复兴,一道之于中华文化一样微不足道。而人的伟大,又在于他对这种渺小了然于心。亦不是我们的先辈,我辈,后辈都应有的觉悟吗?忘记自身的渺小,而将辈辈渺小相接,融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和坚守奋斗相接力,必能使得中华复兴之春满天下。(议论性,表明)

而这噙着光的奋斗,亦容忍不得丝毫的犹豫和懈怠,我们不必困扰,不必疑虑,只消将自身汇入这永流不尽的接力之海中,到达春的彼岸。(如何去做?信心)

不由一笑。(得其所哉,无忧无憾)

起身,走向窗外,接下时代之春风,浸染自身生命之绿,绘中华之春。(自我呈现,照应开篇)

春风又一抚,新绿再燃。(有了新意,有了诗意)

[点评]

这是一篇考场散文,带有议论色彩。初看无奇,倘若不是细细揣摩,必成遗珠。入题慢,是散文之弊端;诗意美,散文之益处。全文之力着在一“春”字上——中华复兴即中国梦,由此想及春、绿、风、树、林,自然而巧妙,算得上构思精巧。评分在63~68分,最后得分66.5分。

(以上景舟供稿)

猜你喜欢

材料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可爱的小乌龟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