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合作为什么在南太这么受欢迎(社评)
2018-11-17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6日在巴新与建交太平洋岛国领导人及政府代表举行会晤,一致同意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当天还参加了中国援建的独立大道和布图卡学园的启用仪式,这些都是中国与南太岛国加强合作结出的硕果。
澳大利亚和美国等一直以复杂的心情看待中国与南太岛国的合作,它们从地缘政治角度审视这一切,产生了焦虑感。澳大利亚宣布将加大对南太岛国的援助,美国则设立一项基金,准备增加对南太的投资,“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仅仅是带着技术、资金以及友好合作的态度进入南太的。这里过去被视为澳大利亚半撂荒的势力范围,南太国家受制于澳大利亚,但又不受重视,那里的贫困被整个西方习以为常。中国来到这里搞基础设施和加工业建设,不仅刺激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使那个地区意外找回了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重视。
南太国家当然非常欢迎中国,因为中国与它们的合作似乎一下子盘活了该地区,而且中国的援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很务实,对那些国家可谓有百益而无一害。
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比喻:南太国家就像东盟国家希望美国来平衡中国的影响一样,希望中国来南太平衡澳大利亚的影响。然而不同的是,中国是带着工程设备来南太的,美国是开着军舰来南海的。南太国家希望中国设备来得越多越好,而东盟却希望美国适可而止。就在15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表示,不希望美国大型舰只来南海加剧紧张局势,他希望来的只是小型巡逻船。
地缘政治思维在今天的国际舞台上依然挥之不去,但它决不能成为使劲往里钻的牛角尖。澳大利亚、美国等对中国与南太岛国开展合作有疑虑,也可以理解,但是各方都应当克制地缘政治遐想,充分尊重经济活动在国际关系中不断升高的影响力。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逐渐在一些南太国家形成了纽带效应,它完全是从经济到经济,如果要总结它的政治意义,那就是友好和互信的增加,以及对该地区新型国家关系的某种示范作用。
围绕南太地区出现前所未有的竞争,多方资金更多流入这个地区,可选择性和某种程度的主动性也第一次落到南太国家手中。对那些国家来说,这样的良性竞争真是再好不过了。
在国际舞台上,“一带一路”所带动的竞争大多都有这样的性质,从太平洋到印度洋,这样的竞争确实是人类历史上别开生面的。无论参与竞争的国家出于什么样的考量,说了一些什么重话,但在行动上,资金和技术一直在这些竞争中冲在前面,海军陆战队藏在远处窥视。
中国一直秉持“一带一路”的原则:共商共建共享。零和斗争贯串了西方的历史,它们理解中国对互利共赢的坚定追求需要时间。对达成更多共识,中国是有耐心的,重要的是西方也要面向21世纪的国际关系解放思想,挣脱大国零和竞争相关历史记忆带给它们的束缚。
南太还有6个台湾的所谓“邦交国”,中国大陆与已建交南太岛国开展经济合作会对台湾的那些“邦交国”产生触动,对这一点台湾当局不应怨天尤人。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台湾别在政治、经济上一个劲地自己把自己搞成低处,也不要钻牛角尖,它在南太就用不着那么草木皆兵。
总之,在南太平洋上中国的最大合作伙伴还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南太岛国没有理由成为澳大利亚等国同中国激烈博弈的地方,中国与澳新反而可以在那些岛国建设中开展合作。南太确应是新型国际关系的创新和磨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