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亚的区域化汉语教育人才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
2018-11-17高萍
高 萍
(西安文理学院 文学院,西安 710065)
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平台,更是跨文化融合的平台。“一带一路,语言铺路”,语言文化成为中国与丝路国家沟通的重要桥梁。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汉办)统计,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已有51个国家建立了134所孔子学院和130个中小学孔子课堂,2016年注册学员达46万人[注]全球孔子学院(课堂),国家汉办网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汉语热”使汉语师资需求与日俱增。中亚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推进汉语传播的重镇,但是面向中亚的汉语师资明显不足。如何培养面向中亚国家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汉语教育人才成为目前汉语传播所面临的重要任务。目前国内外跨文化能力研究多基于西方理论框架,研究西方文化背景下、英语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少关注中国与中亚国家多元文化、多语种背景下的跨文化能力培养。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丝绸之路背景下面向中亚的区域化汉语教育人才的跨文化能力构成与培养,以期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培养汉语师资。
一、中亚五国的汉语需求与汉语传播
中亚五国指位于亚洲中部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5个国家,总面积400万平方千米,占亚洲面积的9.1%。它地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是古代丝绸之路和现代欧亚大陆桥的中转站。
自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对中亚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后,建立了与中亚合作发展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深受俄语影响的中亚诸国悄然兴起了“汉语热”。孔子学院陆续在中亚开办,赴华留学的中亚学生数量也逐年攀升。中亚五国建有13所孔子学院,其中哈萨克斯坦5所,吉尔吉斯斯坦4所,乌兹别克斯坦2所,塔吉克斯坦2所。建有孔子课堂22所。如表1所示:
哈萨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欧亚大学、阿克纠宾国立师范学院、国立技术大学、经济大学都建设有孔子学院,汉语在该国高校乃至中小学课堂大受欢迎。以阿拉木图市为例,已有12所大学建立了汉语中心,很多中小学都开设汉语课程。国立民族大学、国际关系和世界语言大学开设汉语专业,阿拜国立师范大学开设汉语选修课,苏莱曼德米雷尔大学有汉语语言中心,两个外语专业均开设汉语选修课。外国语大学两个外语专业开设汉语选修课。女子师范大学两个外语专业开设汉语选修课。此外阿拉木图外语职业大学,设有汉语专业;哈中语言学院,专业全部是汉语和俄语相关的翻译专业、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如卡斯克林镇小学,从一年级开始都有汉语课。
表1
吉尔吉斯斯坦开设了4所孔子学院,21个孔子课堂,是中亚国家开设孔子课堂最多的国家。有22所高校开设汉语课程,其中9所高校开设了汉语专业。[1]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培训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每年都会开办两期汉语培训班,包括汉语培训班和文化培训班,学员年龄从9岁到50岁不等。同时还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广播电台合作开办了“跟我学汉语”栏目,受到汉语学习者的青睐。
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中亚地区的第一个孔子学院——塔什干国立东方学院。撒马尔罕国立外语学院、费尔干纳大学等地方院校也陆续开设了汉语课程。目前从事汉语教学的专业机构有塔什干孔子学院、撒马尔罕国立外语学院、东方学院、世界经济与外交大学、世界语言大学等五所高校,另外还有塔什干第59中学也开设了汉语课程。
塔吉克斯坦有两所孔子学院,有11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其中6所开设汉语专业,其他学校将汉语作为选修课。另外有8所中小学、1所幼儿园开设汉语课程。[2]
土库曼斯坦已有四所大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其中马赫图姆库国立大学开设外语与文学系;阿扎季世界语言学院开设东方语言系与文学系,将汉语设置为专业;外交部国际关系学院、国立经济管理学院开设汉语选修课。2016至2017年,土库曼斯坦扩大汉语教学规模,在中小学设置汉语课程。阿什哈巴德6所,巴尔坎州5所,列巴普州3所,阿哈尔州、马雷州、达绍古兹州各2所。[3]当地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很高,对中国文化、经济和国情很感兴趣。
“一带一路”发展理念下,中亚“汉语热”迅速升温,汉语学习诉求高涨,对汉语师资需求也迅速增加。但是目前中亚汉语传播中师资严重不足,高校中本土汉语教师160位,中方汉语教师78位,[1]远远不能满足中亚汉语学习和中国汉语传播两方面的需求。
中亚汉语师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本土汉语教师、新疆移民教师、中国教师和志愿者。这三类教师中本土教师的汉语水平较低,基本上都是HSK五级左右,教学中仅仅停留在基本语言的教授,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多。新疆移民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化功底,能够用中介语讲解中国习俗和中国国情知识。但他们有些不是汉语教育专业出身,在发音上不够准确,教学方法上不够多样。另外,由于新疆移民大多是少数民族,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深度不够,在传播过程中易造成文化误读,使中国文化不能得到有效传播。第三类师资大多是以英语为第一外语的中国教师和志愿者,以英语作为媒介语,不适应中亚各国民族语言,影响了授课效果,造成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障碍。此外,由于长期广泛的英语教育和西方文化浸淫,多数中国教师对西方文化了解较多,而对于中亚国家文化知之甚少,缺乏对中国文化与中亚文化的对比意识,导致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能力缺乏。
崔希亮先生曾论到“所谓三教问题指的是教师问题、教材问题和教学法问题。在三教问题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师问题。”[4]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发布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明确提出国际汉语教师应具有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能有效解决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问题。[5]但是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大多培养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适应西方国家的通用型汉语人才,而缺乏面向中亚等国通晓俄语,了解中亚文化,熟知所在国文化的区域性汉语教育人才。因此加快汉语在中亚国家的传播,关键在于师资建设,而师资培养中最重要的是面向中亚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二、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语言文化差异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中心地带,是多种文化的交汇点。由于自身缺乏厚重的文化根基,因此受到波斯文明、印度文明、两河文明、希腊文明、中国文明等诸多文明的交互影响,文化呈现出多元性特点,与中国语言文化存在着较大差异。
1.语言差异
自从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纷纷推出自己的语言政策,提高本国主体民族语言的地位。哈萨克斯坦以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为官方语言。吉尔吉斯斯坦以吉尔吉斯语为国语,以俄语为官方语言。乌兹别克斯坦官方语言为乌兹别克语,俄语为通用语。塔吉克斯坦颁布宪法确定塔吉克语为国语,俄语为族际交流语言,土库曼斯坦通用语言为俄语,官方语言为土库曼语。虽然中亚五国在独立之后都恢复了国语,但俄语依然是中亚各国的族际交流语。而目前国内汉语师资培养以英美等西方国家为中心,多以英语为第一外语,俄语语言学习建设相对滞后,语言沟通问题成为汉语教师面临的最大的跨文化障碍。
2.宗教信仰差异
宗教是信仰,也是社会规范。作为信仰的宗教是人们崇拜神的世界,并能够为人们提供有关生命的终极意义和应当如何生活的各种解释。作为社会规范的宗教是人们将超自然的生命意志作为行为准则,以赏罚规范行为,具有超越道德和法律的强大的稳定的作用,有效地维护社会关系和社会。
中国人的宗教意识较为淡薄,在农耕文化和礼乐文化的影响下,注重实用和现世意义,对彼岸世界缺乏严格和热情。儒家的伦理体系为传统社会中个体的存在提供了一种终极关怀,在社会中发挥了正人心、齐风俗的作用,正是这种人类社会和文明的综合体取代了宗教。中亚五国宗教信仰集中度高,自古就是袄教、摩尼教、佛教、景教及原始萨满教的盛行区域。伊斯兰教不断扩张与影响,在中亚地区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同其他宗教相比,伊斯兰教教义中更多地体现了社会中下层人民的利益,强调社会理想是“平等”和“社会公正”。《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同时也是穆斯林社会文化、政治生活的依据,规范着穆斯林社会个人道德和社会论理,其中包括对穆斯林社会生活的规定,酗酒、家庭婚姻关系、妇女地位、食物禁忌、伦理行为、斋戒等方面内容。
3.民族性格差异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处于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土地富饶,水源充足,气候适宜,中国较早就进入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民族性格“重实际而黜玄想”,具有务实精神,礼乐文化使中国人更追求稳定、有序、规范和等级,衍生出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中亚五国位于亚洲中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大部分区域是辽阔的草原和一望无际的沙漠。中亚人民逐水草而居,是典型的游牧文化。游牧传统下,他们的性格勇于开拓,不拘小节,向往自由,坦率真诚,好动善变,倾向于客观世界的探寻,而不是如何为人处世。中国的民族性格是渴望入世,而中亚的民族性格是敢于创世;中国人含蓄内敛,中亚人直率坦诚;中国人注重他人感受,中亚人注重个人感受,感情比较丰富。
虽然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文化传统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但是依然可以在尊重、包容和整合文化差异中,寻求沟通下的双赢发展,促进各国不同文明和宗教的对话与交流,实现民心相通。习近平主席指出:“真正建成‘一带一路’,必须要在沿线国家民众中形成一个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6]
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中,平等相处,允许差异的存在,并通过保存差异建立起相互的信任感。做到相互开放(mutual openness)、非操纵性(nonmanipulative)、承认独特性(recognition of uniqueness)、相互承认(mutual confirmation)、彼此接近(turning toward)、不做评价(nonevaluativeness),以共有的价值倾向弥合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借助新丝路,加强文化交流,深入挖掘对方文化与中国文明的对接内容,寻求信仰上的共鸣,促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获得久远持续的向心力,促进人民之间互信互通。借助“汉语热”,通过语言与文化教育外推中国当代价值理念,让中亚地区更多民众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在内心意愿上期待与中国交流。
三、面向中亚的汉语人才跨文化能力构成与培养
汉语国际教育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教学。由于教师和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如果不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往往会导致教学的失败。因此汉语教师必须具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从而克服教学障碍与交际障碍。
Byram(1997)从语言文化教学的角度分析了跨文化能力的构成,主要为知识、态度、技能,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7]三个维度上,跨文化知识是教学与交际的基础,跨文化意识是交际的思想准备,跨文化能力是交际中的行为外显,是实际工具与手段。汉语国际教育视阈下的跨文化意识即文化知觉能力,熟悉自己的文化属性和异域文化属性,并探究两者的文化差异,理解、接受和处理文化差异。跨文化知识指从事跨文化教学必须具备的汉语语言知识、外语语言知识、异域文化知识、本土文化知识和教学知识。跨文化能力是指在具备跨文化意识下,运用跨文化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跨文化教学能力、传播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面向中亚的区域化汉语师资培养中,核心意识是对中亚文化的包容意识、移情意愿;核心知识为俄语语言知识、中亚文化知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文化差异知识;核心能力主要是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能力,对文化差异的解释、适应能力,传播能力和活动策划能力,对文化差异的危机处理能力。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在与世界的交往中,更多建构同欧美国家之间的交往关系,因此对西方文化接受较多,第一外语以英语为主,促进了国民对欧美文化的了解、接受与认同。与中亚国家的交往虽然从汉唐时代即有,但在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中交往较少,文化之间产生了隔膜,因此对中亚国家的语言、文化的了解与尊重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前提。
跨文化意识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对异文化的移情意愿和包容态度。中亚国家经济相对落后,文化主流是伊斯兰文化,因此我们对之较为陌生,在观念当中有对他文化的轻视心态。因此我们要摆脱自身文化限制,愿意置身异文化模式中,以平等身份与异文化接触。理解文化差异,理解异文化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摒弃民族中心主义,消除文化偏见,认识到文化的相对性、互补性,形成对待自身、本土文化、异文化的正确的态度。既不唯我独尊,又不妄自菲薄,树立正确的文化平等观。
跨文化知识中最核心的构面是俄语知识与中亚国家的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技能,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因此需要能够使用俄语进行日常交际,掌握一定的俄语教学用语。目前最为缺乏的是对中亚文化认知和了解。在对中亚国家的文化知识的掌握上,由浅入深,逐渐了解:首先了解大众文化,包括风俗习惯、仪式与典礼以及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其次是高级文化,包括历史、哲学、文学、音乐、宗教等;最后是深层文化,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
跨文化能力中,教学能力核心是能够根据中亚国家的文化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要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中亚国家的教学实际相结合,创造出最适合国情的教学方法。中亚各国在语言教学上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而国内教学采用听说读写分技能教学。能够在语音、词汇、语法的教学中对文化差异进行正确的解释。跨文化传播能力中最核心的是能够选择恰当的文化沟通契合点进行传播,能够策划和实施活动完成传播目标。面对文化差异,能够寻找到文化交流中容易产生误解和障碍的区域,运用知识和技能化解文化差异带来的危机。
但是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主要面向欧美国家,针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汉语需求的人才培养非常少,主要集中在新疆高校,这远远落后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需求。
对汉语国际教育人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应从跨文化知识习得、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能力训练三个方面构建。三个层面的培养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意识是前提、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2
1.“语言+文化”的大文化课程培养
将全文化、大文化概念引入课程设置中,在整个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中全面贯彻多元文化教育。改变语言课程和文化课程的各自为政,摒弃仅一学期的孤立的文化课程设置,采用渐进式教学和基于课程的协同教学。
优化课程体系:以跨文化交际为主线进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在语言课程上增设第二外语,将小语种纳入课程设置中,开设《俄语》。在文化课程上增加《中亚五国文化概况》《伊斯兰文化概况》等选修课,使学生了解中亚五国的价值观念、宗教文化和生活文化。增加《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策略》等课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将《对外汉语教学法》《教材分析与教案编写》《国别化汉语教学》等课程和《跨文化交际》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教学能力。
充实教学内容:知识面和跨文化能力呈正相关,知识面越广,越能够适应文化差异。在语音、词汇、语法教学中渗透语言、文化对比因素。在日常授课、教材选用、课件准备上增加中亚相关的语言内容,国家地理地貌、风俗民情等文化内容,尤其是语言背后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人生观、宗教观等内容。通过中国文化与中亚文化差异的比较,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养成开放、包容的思维。在《中国文化》课程中选择中国文化中那些有价值的内容,不仅书法、剪纸、太极拳需要宣传,而且需要在更高的价值层面上宣扬和传播中国文化的内核部分,仁者爱人,刚健有为、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重节俭孝道的美德等。另外将国际议题与多元文化理解融入既有课程内容中。
丰富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交际教学法、任务驱动法,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将学生引入特定情境中,使抽象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文化差异敏感性和对待异文化的调适能力。采用交际法、任务驱动法,提供给学生“模拟情境”,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冲突发生的原因的思考与探索,获得文化传播的宝贵经验,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 “体验+浸入”的多路径实践培训
构建课内+课外、国内+国外、理论+实践的模式,开展文化讲座、外籍专家讲座、文化知识竞赛、国际夏令营活动、交换生、暑期游学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体验渗透式培养。给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文化氛围,使学生真实感悟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锻炼交往能力。将留学生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人才培养相结合,让中国学生和留学生结成语伴,增加彼此的跨文化交际机会,提升交际适应能力。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关键是提高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多渠道、多层次创设跨文化交际活动,多方拓展与中亚国家的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的真实情景,使学生直接进入文化情境,在跨文化交际活动的习得中,切身感受多元文化的差异性,提升对中亚文化的共情能力和交际能力。
通过文化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化差异,加强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对异文化的接受与包容度,提升学生的文化相对意识,消除文化偏见。培养学生普遍的文化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开展丝路文化调查、丝路主题文化交流、丝路文化考察等活动,将课堂教学延伸到校内外、海内外,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非语言交际能力和行为变通能力。
在跨文化实践项目的设置上采用动态设置,依据Bennet(1993)跨文化敏感发展模型,人们对文化差异的反应从否定到防卫、低估、接受、适应、融合,[8]心理上是动态发展,培养上也应动态培养。个体分类知识越多,越能适应文化,越能从民族中心主义向民族相对主义转变。刚接触异质文化时个体的心理问题会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问题会减少,社会适应与时间呈线性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增强。
在跨文化实践项目设置上从体验到浸入:先创设模拟环境,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通过真实或模拟的交际情景,促进学生对文化差异的理解,提高对文化差异的解释能力和应对能力。然后创造半自然人际环境,将留学生教学与对外汉语人才培养结合,一对一互动学习,延伸到课外活动、社交活动。2017年7月,西安文理学院举办了“筑梦丝路,沟通未来国际大学生夏令营”,为期10天,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柬埔寨、老挝、菲律宾、吉尔吉斯斯坦、匈牙利、刚果(金)、南非等十三国学子50人参加夏令营活动,以“文化体验”为中心,重走古丝路,感受新气象,宣传中华文化。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夏令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实训效果。最后创设自然异质文化环境,开展中外合作办学、3+1培养,短期游学项目、文化体验夏令营等等,让学生在真实的异质文化环境中得到跨文化能力的培训和提升。
在“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方向也将由以欧美为中心转向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我们必须多层面、多途径培养精通小语种、具有跨文化能力的汉语教育人才,以此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播。语言铺路,文化搭桥,以汉语的国际传播助力“一带一路”双赢发展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