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执纪问责紧盯民生观感
——正作风、盯扶贫、重生态、打黑恶、优营商
2018-11-17省纪宣
◎省纪宣
今年上半年,全省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869起,党纪政务处分2066人,同比分别增长38.8%、83.6%;移送司法机关89人
今年以来,省纪委常委会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上率下,强化对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生态环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的监督执纪问责,引领这五个重点专项工作步步深入,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陕西落地见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精神,整治“四风”问题不松劲不停步。省纪委十三届二次全会重点部署,全省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突出强调,细化全年工作实施方案,咬住压实主体责任、坚决遏制多发问题、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强化保障措施等4个方面,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研究落实16条工作措施,确保力度不减、尺度不松、节奏不变,执纪越往后越严。今年清明、“五一”、端午节前夕,省纪委均通报典型问题,警示提醒党员干部,强化对节日“四风”具体问题监督,严肃查处违规公款吃喝、违规收礼送礼、公车私用、公款旅游、滥发钱物、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娱乐活动安排等问题,净化节日风气。针对隐形变异的“一桌餐”“老板家宴”等接受吃请问题,组织明察暗访,协调部门联动巡查,开展专项整治及“回头看”,压缩“四风”隐匿空间。
1月至6月,全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28起,处理1163人,处分1055人。省纪委8批公开通报曝光46起典型问题。“发生在今年的问题还占一定比例,说明‘四风’具有顽固性反复性,要保持韧劲、坚定执著,一刻不停歇地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省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
进入三季度,按照省纪委统一部署,“3+χ”专项治理行动在全省各地迅速展开。统计表明,违规发放津补贴、大办婚丧喜庆和公款吃喝问题在全省较为突出、排位持续靠前,各地也有相对突出的其他问题,必须提高执纪监督的针对性有效性,既一体联动、同向发力,又接地气、靶向治疗。各地协同运用监督预防、问题查处、追究问责、通报曝光、倒逼整改等措施,纠“四风”树新风一起抓,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成为自觉。
强化脱贫攻坚纪律保障
“脱贫攻坚是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必须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把这一政治任务扛牢抓实。”省纪委相关负责人说,要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深化上下功夫,加大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力度,确保真脱贫、脱真贫,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
按照一抓三年、细化当年、一年一年持续抓的思路,省纪委印发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制定2018年工作安排,细化实化全年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提出4个方面15条具体措施,把工作往实里抓、向深处做。结合冯新柱案“以案促改”和2017年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认真查找扶贫领域监督执纪工作不足,强弱项、补短板、防反弹,抓具体、抓深入、抓到位,推动专项治理工作不断深入。会同有关部门,先后派出4个督导组、10个检查组,深入省直部门和市区督进展,走乡进村到项目查实情,提升工作质效、严明纪律作风。
精准监督执纪,发力关键点位。省纪委主动跟进脱贫攻坚政策举措的贯彻实施,畅通监督举报渠道,深入一线基层,看执行查实效,严查究促廉洁,对贯彻中央和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不坚决不到位、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和纠正,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职责不落实的严肃问责,对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等问题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确保党的扶贫好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强化问题线索移送办理。省纪委对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线索“大起底”,梳理出的问题线索91.42%已办结。建立问题线索移送机制,派驻机构每月梳理扶贫职能部门履行监督、检查监管情况,排查扶贫领域违纪问题线索,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截至目前,受理移送问题线索663个。建立完善问题线索分办机制,规范办理流程,构建信访室提供线索台账,党风政风监督室梳理分办、汇总统计,纪检监察室直办督办的工作机制。各级督办294个,省纪委重点督办35个。
强化省市县纪委直查直办。突出省市纪委本级管辖监督对象,严肃查究问责。压实各级纪委纪检监察室的责任,将每年至少查处一起有分量、有影响的案件作为“硬指标”督促落实,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提级办理。省纪委带头引领示范,市纪委履责担当,县纪委作主力中坚,三级纪委直查直办570件案件,解决了一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层层压实责任,强化“末梢”监督。省市纪委按照25%的比例复核下级纪委查否了结的问题线索,按照10%的比例调卷抽查下级纪委查处的问题。加大督查督办,定期梳理一批、交办一批、督办一批,对交办问题线索认真审核把关核查情况和处理意见,防止查处不深不透、处理跑偏失范。
今年上半年,全省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869起,党纪政务处分2066人,同比分别增长38.8%、83.6%;移送司法机关89人。省纪委公开通报曝光违纪问题4批31起,综合运用多种问责方式和措施,对脱贫攻坚考核靠后的,工作不务实、作风不扎实的严肃问责。省纪委专题通报5起失职失责典型问题,进一步强化不敢贪腐、不敢失责的氛围。
保障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西安市周至县水务局和相关单位对黑河流域盗采石料监管不力问题”“汉中市西乡县林业局、国土局、水保局等对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监管不到位问题”……日前,省纪委公开通报曝光7起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典型问题。这是省纪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找准定位、服务大局的一个缩影。
强化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执纪问责。今年以来,省纪委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高度,主动谋划思路举措,聚焦损害生态环境背后党员干部的腐败和失职失责问题,严于监督、严格执纪、严肃问责。制定问题线索移送办法,明确责任单位、具体内容、时限节点和方式渠道等具体要素,规范移送工作。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移交的重开发轻保护、违规审批、监管失责等15个核查问责问题,高度重视,统一部署、上下结合,集中行动、分级核查,严肃追究问责10个单位、154名责任人,处理意见在媒体上公开,形成有力震慑,产生强大的“勿踩生态红线”的警示效应。认真督办全国人大常委会环保执法检查通报问题,督促相关地区和部门严肃追责,汲取教训,引以为戒。对省委环境保护督察移送核查问责意见认真会商研判,全面审核把关。今年上半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查处1012起问题,追究2286人,党纪政务处分1100人。
强化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监督执纪问责。省纪委认真落实中央纪委部署要求,着眼今后3年制订实施方案,立足今年制定工作安排,找准定位,履责担当。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充当“保护伞”、推动专项斗争不力等问题,细化工作措施,精准监督执纪。制定纪委与公安机关办理涉黑涉恶腐败问题线索移送暂行办法,建立健全办理督促机制,强化直查直办,交办督办重点线索,督促查深查透。组织专题调研,深入县乡基层农村、社区、市场、企业,面对面听取群众所忧所盼、所急所盼,完善思路对策,拿出硬招实招。截至目前,全省查处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及履职不力问题188起,追究343人。省纪委公开通报5起典型案例。
强化对优化营商环境的监督执纪问责。省纪委自觉服务省委中心工作,制定2018年整治工作任务清单,找准履职尽责的切入点和主抓手,严肃查处优化营商环境中失职失责行为,为提高全省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证。细化全年工作安排,突出驻省级部门派驻纪检机构对部门行业的监督责任,压实市县纪委属地监督责任,强化对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具体任务落实情况的监督。立足于监督的再监督,紧盯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接入水电气暖、办理不动产登记、信贷、纳税、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降成本等要求落实情况,对未落实减少环节、优化流程措施的严肃问责,对压时限、提效率未实现的严于追究,对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流于形式、推动不力的坚决查处,对市场监管、行政审批、行政执法中监管失责、以权谋私、慵懒无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今年以来,全省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1506起,追究问责2738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1754人。一批破坏营商环境、搞权钱交易、搞利益输送的人和事受到严肃查处,各方投资陕西、兴业发展的信心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