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中国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综述
2018-11-17韩庆娜曲美洁
韩庆娜 许 哲 曲美洁
2018年11月3日至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在青岛大学顺利召开。来自全国9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共170多人与会,围绕“改革开放40年:中国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阐述了观点,交流了方法,提高了认识。
第一,关于国际体系转型与中国的应对。当今世界,大国力量对比转换,世界格局持续演进。如何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明确自身外交定位,使之与变化了的国际形势相适应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面对的重大课题。在开幕式与大会主题发言中,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梁守德提出,新的时代要求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关系学科更新研究重点,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要立足国情与国际形势,创造新思维、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教授黄仁伟以“当代国际体系的转型对于中国的意义”为题,指出全球治理逐渐步入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治的新阶段,在转型期如何处理好关键大国、尤其是中美两国的关系,将对国际体系转型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政法大学全球化与全球问题研究所教授蔡拓以“全球学的时代价值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与意义”为题,阐释了全球学作为新兴综合性学科的概念、要义与发展,主张在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建设与外交实践中培育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苏长和提出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海外本土化的几个问题”,强调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要解释自己,还要在尊重别人的前提下解释别人,从而不断地走出去。
第二,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思想理论。随着国际秩序深入调整,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日益密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话语表达,也展现出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责任担当,学界有义务通过全面深入的研究对其进行系统化阐释、规范化传播。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昌明分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国际传播问题,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向国际社会传递了中国的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要在正确对待西方的话语压力并且在坚持包容性的基础上,将中国的外交话语进一步具体化和可操作化。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黄昭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了国家本位主义、权力和实力至上主义,显示出一种多元化与包容化的平衡发展观,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昭示了世界社会能够突破丛林法则而自他兼利、共存共荣的光明前景。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何兰解读了外媒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报道,提出联合国首次把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决议文件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该理念的基本共识,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定位从接受者变为给予者,这是对全球治理的重大贡献。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阮建平分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三种挑战——中心国家的挑战、集体行动的逻辑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认为各国应当在促进利益深度交融、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和凝聚共同意识中促进命运共同体从“自在”走向“自为”。还有学者从“一带一路”视角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实践的问题。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能源安全与战略研究所教授舒先林分析了“带路”框架下的能源合作对维护地区能源大通道的稳定性作用及其对构建合作安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影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教授王志民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大优势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但要处理好命运、利益和权责之间的关系。
第三,关于中国国际关系学科与研究的新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进入新时代,国际问题研究的重要性凸显,伴随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的中国国际关系学科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刘清才提出,国际关系学科建设要贯彻“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初心,回归本分,回归梦想;国际关系学科发展要立足基础,循序渐进。复旦大学教授陈志敏强调,要推出高质量的国际关系教材,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建立淘汰课程机制等。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胡宗山强调,应将公共外交与人文交流纳入整体外交布局,形成以“周边为先、大国为要、发展中国家为本、多边为翼、人文为桥”五大板块的总体外交框架。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钮菊生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创新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指称中国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受西方影响较大,缺少本土成分。部分学者颇为关注中国国际关系研究的新动向和新问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郭学堂阐释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地缘政治的回归与地缘经济的兴起;指出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但具有地缘政治性和地缘经济性影响。暨南大学珠海校区地缘战略研究所教授张江河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对地缘政治的研究划分为区域型、混合型和分析型等。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教授姚璐从权力、理念和机制三个维度阐述了网络地缘政治的变化及其对传统地缘政治的超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学院教授王磊主张,通过推动中国的话语权建设,解构美国主导的国际话语旧秩序,为建立新的话语秩序提供空间与发展模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梁凯音提出,话语权与综合国力并非是紧密的正相关关系,中国应当以优势话语权为突破口建构自己的国际话语权,还要在实践中用恰当的方式展示话语权。
第四,关于提升中国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进入21世纪,中国在经济上快速崛起,对国际事务的关注空前高涨。中国学者逐渐从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发展到摸索、创建自己的国际关系理论;同时放眼纷繁复杂的国际问题现实,力求辩证地认识和推进中国外交。在理论方面,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教授刘胜湘主张运用文化的视角来看待国际关系,促进理论的融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沈逸阐释了中国应当怎样应对网络空间威慑的问题,认为网络的出现导致国家失去对事态的控制权,网络威慑是一种跨越性威慑或者不对称的双向威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巍从现实制度主义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特朗普上台后美国退出一系列国际制度的现象有制度成本和制度收益的选择;河南大学教授孙君健探讨了“国家的多样性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局限性”,认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都把国家假定为民族国家,从而忽视了国家的多样性,造成其解释力的局限性;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曾向红分析了上海合作组织的理论创新与上合组织研究的理论创新之间差异,并提出实现上合组织研究理论创新的可行路径。在现实层面,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李义虎分析了中美关系中的“修昔底德陷阱”,提出应当避免中美二者是替代性关系的假定,寻求更好的相处之道;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刘雪莲阐释了战略选择的平衡对于中国外交的关键作用,并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和内外互动三个维度进行分析,认为中国正注重在周边外交和带路建设之间寻求一种新的平衡;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周建仁以中美关系为例探讨了“权力转移”问题,提出霸权国家会在自身利益出现重大损失前进行外交转型,而核威慑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大国冲突;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赵晓春分析了中日关系问题,认为日本是追求强权的机会主义国家,对华政策呈现出摇摆、对抗、缓和交替发展的态势,今后中日关系将会呈现钟摆式特征;国防科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教授马建光提出,中国周边军事安全环境的特点是总体稳定、局部复杂、军事强国林立,中国面临的主要军事威胁是海上安全挑战,应发展军事外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乔旋指出中国面临的国家形象危机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多样性的特征,需要重视相关预警管理工作。
第五,关于应对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逆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全球化的转型发展和全球治理模式的升级迫在眉睫。面对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中国外交尤其要保持战略定力、理性加以应对。在全球治理方面,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余丽阐释了互联网国家安全的非传统性,从技术支持、观念塑造和制度保障三个层面提出确保互联网国家安全的对策建议;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勇从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和其他主体三个角度阐释了国际反恐合作面临的治理难题;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张东宁从全球贸易波动切入,阐述了在全球化进程中全球治理的超越问题,主张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树春结合国际体系的变迁进行分析,认为中俄关系的定性是结伴不结盟,具有灵活性和创新性;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海滨从中俄战略协作的视角分析指出,中俄不可能建立永久性同盟关系,但是可以在拥有共同利益的议题上建立临时联盟。针对逆全球化现象中的美国因素,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长敏提出了中美关系进入“四十之惑”的观点,认为中美冲突的实质是权力之争,中美关系的下行趋势仍将持续;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江涛分析了美国经济民族主义问题,认为特朗普正在解构美国的传统外交基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熊李力指出,“美国优先”政策的动因是当下的全球化机制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其底线是美国不可能完全抛弃全球化、而是进行有利于美国的调整;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黄凤志聚焦于美国对朝“极限施压”政策的效能,认为朝鲜弃核的形势仍然充满变数,美国对朝政策包含以华制朝的意图;大连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吕平从“霸权稳定论”的角度阐述了特朗普政府对美日、美韩关系的重塑,认为中国应积极推进中日韩的经贸合作;济南大学政法学院讲师孙云飞提出,美国“印太”战略面临巨大挑战,包括美国的信任度下降,美国与地区国家的战略目标存在偏差,以及其他国家的犹疑和观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