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风尚,城市最美的一道风景
——海南以社会文明大行动为抓手创建文明城市综述

2018-11-17钟瑜

今日海南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明城市海南文明

文|本刊记者 钟瑜

文明风尚是城市最美的一道风景。建设一座明礼守信、文化繁荣、和谐有序、生态优良、活力充沛的文明城市,是每一位海南人心之所往。如何让文明内化为城市基因?今年以来,随着社会文明大行动在全省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的获评、文明生态村的巩固提升、思想道德建设活动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弘扬和践行,海南全社会文明程度有了大幅提升,海南文明岛的形象正在逐步凸显。

争做表率,让文明魅力持续提升

当前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对海南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良好的人文环境、营商环境是首要的。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化为行动,关键是要在‘长期’‘经常’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全省社会文明大行动,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广泛推动‘五大文明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今年10月8日,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刘赐贵要求全省各级干部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强化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当好文明表率,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

2017年3月,中央文明办在我省调研时,发现文明城市创建中存在一些问题:在公益广告宣传方面,存在覆盖面不够、刊播展示重数量轻质量;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规划先天不足执行不力、建筑立面老化破损、街巷基础设施欠账多;在环境卫生保洁方面,背街小巷脏乱、老旧社区保洁不够、乡镇整体环境差;在城市日常管理方面,违章搭建问题严重、占道经营现象明显;在市民文明素质方面,存在乱闯马路、乱扔垃圾、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等行为。

事非躬行不知难。真正落到实处,才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这块“硬骨头”难啃,从哪着手、如何破题?

今年1月24日,全省社会文明大行动动员暨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发出了倡议,号召大家争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行者、社会文明大行动的参与者、社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社会文明大行动的监督者和建设美好新海南的志愿者。

开展全省文明大行动、创建文明岛,是海南在精神文明建设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与做、知与行的有机统一,是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文明创建是宏大课题,海南必须直面一切问题。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创建海南文明岛的实施方案》,为社会文明大行动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省文明委印发《海南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找准问题并以问题为导向,让创建工作更具针对性。全省党员干部群众群策群力、共建共享,勇当先锋、做好表率,通过开展以文明礼仪、文明环境、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海南社会文明大行动,争当文明城市创建排头兵——

以文明为核心,重塑一个新儋州。儋州借网格化管理,将全市划分为124个网格,由综合执法人员和各乡镇、社区居委会、居签订责任状,层层压实责任,让乱搭乱建、占道经营、街道脏乱差等不文明乱象无处遁形。

乐东黎族自治县以文明亮色绘就城市幸福底色,全面升级改造县城道路、路灯、立面,建成昌化江绿色长廊,并在城区装设园林景观,4万株三角梅常年盛开,园林绿化覆盖率达到34%,一幅“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好画卷在乐东展开。

昌江黎族自治县内外兼修,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制作灯杆宣传牌3000多块、文明餐桌指示牌1万多个,印发《昌江市民文明手册》和“致群众的一封信”倡议书等各类宣传资料10万多份,号召昌江“人人参与、全民共建”。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立下决心,创建落实不到位即问责。针对海南第二季度社会文明大行动测评结果排名靠后的情况,保亭在全县发出创建省文明城市倡议,决心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力争在第三季度的测评中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一组组数字和案例,就是检验文明城市创建最好的佐证。据2017年海南省文明城市创建成绩单显示,15个市县平均得分比上年提高20.03分,市民对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支持率为91.43%,比上年提高了12.02个百分点。

下大力气,让文明创建蔚然成风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党的十九大对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作出的又一重大政治论断。这一新变化,意味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精神文明建设走进寻常家要求更高。

2017年11月,海口市、琼海市双双获批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实现了我省历史上全国文明城市“零的突破”!海口和琼海成功创建文明城市充分证实了一点:只有人民满意、群众有获得感,文明城市创建才会枝繁叶茂、结出硕果。

唯有依靠广大群众的文明城市创建,才能真真切切改变群众的生活。海口把利民惠民作为创建工作的落脚点,每年投向民生资金占财政支出的75%。自2015年“双创”以来,城区道路、文化科普设施、环卫设施、农贸市场改造等城市功能配套不断完善。海口“创文”的成功,是干部用“辛苦指数”换取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琼海制定严格的“创文”制度,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回应50万百姓的呼声诉求。在“创文”冲刺阶段,督查组共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399份,附问题照片28060张,邀请电视台跟踪曝光131家企业。严格之下换来的是丰硕成果:涉及创文的7大项、37个子项、119个小项的基础指标全部被打出高分。“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如今在琼海这个1710平方公里的的大花园里,人民群众感受到了真切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明内核”。对于正在抓紧建设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的海南来说,营造一个文明花开处处香、经济发展动力不间断的良好社会环境,刻不容缓。现阶段,海南正以更大决心、更高标准、更实举措,从点到面、由表及里,让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蔚然成风。

今年初,三亚市、三沙市、文昌市、澄迈县被中央文明委定位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后,带动更多市县踊跃加入这个行列——

三亚制定出台《三亚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方案》,让文明之风浩荡来;三沙出台《三沙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方案》,争创祖国最南端的文明城市;昌江特邀专家把脉开方,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契合百姓向往的“美好生活”;乐东深入推进社会文明大行动,不断为民生账本增添新注脚;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抢抓“五大创建”,让文明在细节之处显真章……

面对2023年海南省级文明城市市县全覆盖的目标,全省各级各部门全面动员、全面覆盖,让文明渗透入社会的每一个细胞,谱写了一曲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在“创文”中获益,在参与中提高的交响乐章。

以人为本,在培养时代新人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就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而言,就是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强化价值引导,发挥好榜样的引领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飞入寻常百姓家”,最大限度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

城市文明,说到底是人的文明。近年来,海南以培育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不断拓展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的一言一行。

教育好青少年是一项重基础、利长远的战略性工程。海南着重抓好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琼海嘉积中学积极创设条件,开展“第二课堂”,支持学生开展各项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临高文澜江中心学校开设“家长课堂”,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科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给家长上课,以家长为榜样,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群众中落地生根,难点在于如何入脑入心。海口先行启动琼山区、美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接地气的群众语言,在“传、帮、带”的基础上,开展丰富有特色的宣讲和实践活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好、实践好,把党的政策宣讲好,把时代新人培育好,把主流价值践行好,为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贸港凝聚力量。

文明城市创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强市民文明意识,规范市民文明行为,营造城市文明氛围,建设崇德向善的城市。

近年来,海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培育上花了很大功夫,覆盖了全省各市县城乡。特别是在社会文明大行动的有力推动下,在海口、琼海、三亚、三沙、澄迈、文昌等市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在道德模范、感动人物、凡人善举的精神引领下,在人人勇当先锋,做好文明表率的浓厚氛围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融入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亚市育才生态区青法村村民黎建雄,每逢暴雨,就在村桥头拉起警戒线,避免车辆和行人涉水过桥,一守就是好几个小时,直至风停雨歇。海口振兴路三棵树农家鸡饭店老板薛小兰,夏天备好解暑绿茶、鹧鸪茶,冬天提供暖胃温水,七年如一日,招呼沿途打扫的环卫工人免费饮用。在琼海万泉河边上的登仙岭社区,79岁退休老干部史兆啓与老邻居们每天自发把社区书画长廊打扫得干干净净……榜样的力量最是温润人心、弘扬正气。“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当这些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递到另一个人身上时,凡人善举的榜样力量,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文明暖流。

创新机制,让文明风尚随处可触

今年春节黄金周,大雾锁岛,数万辆出岛车辆停滞在海口秀英港、新海港、粤海铁南港。突发“大考”前,海口全城动员,齐心协力抗雾疏堵,用心至诚服务,让受堵的旅途温暖起来,也让海口在众人面前上了一堂城市文明“公开课”。“这是我见过的最温暖的堵车。”事后,有旅客回忆道,大雾锁岛事件擦亮了海口“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彰显了社会文明大行动的喜人成果。

社会文明大行动,既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又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在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融入社会治理、政策制定之中,如何建立起文明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如何解决在助推脱贫攻坚中更精准地补齐“精神短板”问题,如何解决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问题,以上总总,都有赖于“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城市管理。

海口整合83条政府部门服务热线,打造12345智慧联动平台,形成快速响应群众诉求、一线化解矛盾的社会治理大联动格局。“只要民有所呼,我们就要有所应。”有位省领导,周末遭遇噪音污染,没直接找职能部门,而是用手机拨打12345热线,很快就有回复,工作人员随后就到场解决。在省里的会议上,这位省领导不吝辞藻,发自内心给予点赞。

三亚高位推进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不到半年时间,在全市92个行政村实现了红白理事会全覆盖,及时刹住大操大办、人情攀比之风,“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渐成新风。此外,针对“黑社”“黑导”“黑车”等旅游市场乱象,三亚探索旅游市场大诚信体系,建立起以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各行政执法部门为主体的“四位一体”旅游市场监管机制,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

“没事喝一顿,有事喝三顿。”曾几何时,乐东饮酒之风盛行。去年9月,乐东在全县188个行政村(社区)建立了村规民约(市民公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文明乡风劝导队、脱贫攻坚思想帮扶队等村级服务组织,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群众。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仅仅是一个开始,如何让“文明创建”在海南形成共振效应,让“文明品牌”成为常态化机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海南要把“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15字使命任务具体化,既要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又要群策群力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为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凝聚强劲的发展动力。H

猜你喜欢

文明城市海南文明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请文明演绎
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
漫说文明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对不文明说“不”
团昆明官渡区委开展“携手抗艾,共创文明城市,你我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不做作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