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

2018-11-17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崔文静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中华中华民族

◇ 文/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 崔文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并且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总体要求之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立足点是中华文化。

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保证

习近平曾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目标前进。”[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3]2016年,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对自身的文化价值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自身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

首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事关国运兴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把文化自信提到这样的高度,一个重要原因是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4]文运兴,则国运兴。我们能否从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的优秀文化里吸收能量,传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优秀文化,影响着我们的民族能否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其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事关中华民族的精神独立性。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这个民族的文化具有精神独立性。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除了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强大,更为重要的是精神力量的强大,是精神家园的强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5]伟大的民族之所以伟大,在于这个民族有自己独特的精神家园、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灵世界。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内在原因。

再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事关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完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6]中华文化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只有读懂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传世经典,领会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经典智慧,才能更好地从本民族文化的智慧中吸收“营养”,做到以我为主,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才能对其他民族的伟大思想家有更好的解读;才能做到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才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二、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形成的著作可谓卷帙浩繁。但伟大的文化、伟大精神都有一以贯之的主线,这条主线就是历代圣贤、伟大的思想家的追求,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

第一,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努力方向。孔子曾说:“吾道一以贯之”。《尚书·虞书·大禹谟》中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朱熹曾经将这句话称为中国文化的“心传”家法。这八个字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努力方向。“人心”实际上是指人性之中的消极力量,如贪婪、自私;而“道心”则是人性之中的积极力量,如良知、仁慈。中国的历代圣贤、思想家,都在引导人们如何护养、启迪和坚守自己的“道心”,如何更好地防范“人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指出了历代圣贤和智者努力的方向,高度凝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的方向——启发人的“道心”。联系到每个党员干部的个人修为上,这个“道心”就是党员的党性、党员的初心。以“道心”为引导,坚守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做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都有益的人。

第二,从“天下为公,人类大同”看中华传统文化的大一统精神。《礼记·礼运》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同根、同种、同文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从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中华大地上的人民不分民族、族群、宗教,大都趋向统一、反对分裂,体现了中国人“天下一家”的理想。而多元的中华文化更是一种巨大的凝聚力量,在国内表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国际上,体现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不同观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要反对以自我为中心的狂妄,实现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理解。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关系。

第三,从“自强不息”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我超越的奋斗精神。《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文化把祸福归结为人类主体的觉悟、实践。在个人的命运上主张“命自我作,福自我求”。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从远古的神话开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肯定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大禹治水、钻木取火、神农氏尝百草等,都是中华民族直面人生、努力拼搏的证明。所以,中华文化从没有文字记载,仅有神话、传说的时候开始,就打上了一个烙印——强调人类自己的力量。面对问题和困难时,中华文化强调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近代鸦片战争之后,曾国藩曾指出:“时事如此,艰难方深,至于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不在装模作样。”毛主席曾指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即使在个人命运的问题上,中国人强调“命自我作,福自我求”“自助者天助也。”这都体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代以后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的伟大发展成就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力奋斗创造的。”[7]今天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

第四,从“朝闻道,夕死可矣”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求道精神。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孔子的价值序列中,他的最高追求是“求道”。“道”就是真理,求道其实就是追求真理。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9]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0]在孟子的人生序列里,道义仍然是最高的价值追求。在中国历史上宋亡之时,文天祥有一首衣带遗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就是“杀身成仁,舍身取义”,体现了对道义的追求。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列强侵略,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抗争,体现了中华民族求“道”的精神。比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秋瑾的“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夏明翰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方志敏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正是中华民族求“道”的精神,使得我们无论经历多少磨难,都甘愿以自己的鲜血铺就民族前行的道路。一个民族要复兴,一定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位卑未敢忘忧国,要甘愿为国家和民族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而我们现在传的“道”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正确的理想信念、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

第五,从“和而不同”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包容精神。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多元、包容、并生的精神,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价值观之间如何友好平等相处提供了指导性原则。《中庸》里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提到,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并引用《左传》中关于“和”的论述:“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和而不同”,应该成为每一个国家都自觉秉承的理念。尊重、包容、学习,然后共同进步,才有人类美好的未来。

第六,从“执两用中”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道精神。《中庸》首章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稳定天下之本;和,是为人处世之道。既不能过犹不及,也不能走极端。《中庸》第六章讲“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执其两端,用中于民,不同力量的动态平衡点就是“中”。任何时候都应守住“中”这个根本、原则、底线,只有把握“中”,社会才能均衡发展、井然有序。中华文化的中道精神告诉我们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做事要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

三、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练的精神实质,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不仅对于中华民族有价值,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第一,总结中华文化中超越时空的永恒智慧和价值,并融会贯通。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讲到《七发》中的一个小故事,“楚太子生病,吴客诊断其病源为精神萎靡,开出的药方是学习探讨‘要言妙道’,用道德调理自身,慢慢‘阳气见于眉宇之间’,最后‘霍然病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11]涵养文化,总结中华文化中超越时空的智慧与价值,体会中华文化对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思考,对于人类如何自我超越的思考,对于如何正确处理人类面临各种关系的思考等,并且融会贯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弘扬好。

第二,针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类社会既有永恒的问题,也有在不同时空、不同时代出现的挑战。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正视人类社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自己的应对方案和智慧。面对现代社会的困境和积弊,中华文化以自己的智慧提出应对之策,让人类社会更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具有世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英国广播公司评价说“十九大是一次站在世界地图前召开的大会。”俄新社更是评价说“如果说以前的大会决定了中国的未来,那么这次大会决定的就是世界的未来。”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所以要联动起来发展,要包容、互鉴,精诚合作,风雨同舟。人类命运同体是“君子和而不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中华文化精神在当代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华文化的智慧,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第三,海纳百川,不断自我扬弃和升华。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脉、本原。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良莠杂陈的,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正如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任何伟大的民族,都有各自的优长,只有具备海纳百川的学习和融汇能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与时俱进。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中国共产党能不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就看我们党能不能净化自己,富有生命力。只有正视问题,正视自身的长处及自身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对自身的发展历程和未来有清醒的认识,并自我反省、自我净化、自我升华,才能避免陷入封闭僵化的危险。

任何一个民族都要有自己的灵魂和精神家园。朱熹在《读书有感》中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民族的源头活水就是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绵延不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依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内在力量。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12]同时,正视问题、勇于学习、不断自我超越、自我升华,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不断推进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中华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画作品展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站在日本的讲台上传授中华文化
华侨图书馆将建海外漂流站 让中华文化传播海外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