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工作必须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理念
2018-11-17崔厚元
□崔厚元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领导干部干事创业要“功成不必在我”。4月,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总书记再一次明确指出,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保持历史耐心,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 主动作为,依法履职,善作善成,务求实效,不断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
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理念,必须摒弃人大“二线”工作的懒政思维。“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乔石同志曾经指出:“如果我们自己认为到人大工作没有什么事啦,是退居‘二线’啦,或者是什么‘一线’工作‘二线’干部啦,抱着这样的认识就不容易把人大工作搞好。”张德江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绝不能认为人大工作是“二线”工作,有些工作是“一线”,有时还是“火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自觉把人大工作放在全局中加以谋划和推进,坚持把党委重视、政府关注、群众关切作为人大工作的重点,精神上保持“一线”状态、工作上保持“一线”作为、实践中发挥“一线”作用,人大工作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理念,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来自人民、代表人民、服务人民,与人民群众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要全面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涵和要求,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新要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围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找准工作切入点、落脚点和着力点。既要通过开展调查、视察、询问、质询、执法检查等监督方式,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更要通过立法立规、决议决定等全局性、长远性履职方式,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把新“人民观”贯穿于人大履职的各个环节,体现在行使职权的全部过程,使人大工作能够真实反映民意、切实维护民利,做到让人民放心、让人民满意。
坚持“功成不必在我”理念,必须以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精神履职尽责。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人大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等多个领域,面宽事多,范围广。尤其是一些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很难通过一次专题调研、一次集中视察、一部法规出台、一项重大决定或一次人事任免等,就能马到成功、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人大工作要有一以贯之的决心、刨根问底的勇气、持之以恒的耐心、锲而不舍的韧劲。尤其是一些立足当前、关乎长远、事关大局的工作议题,如生态环境、食药安全、民生工程等,必须打破“年度工作要点”和“届期履职计划”思维惯性,保持跨年度、跨届次之间监督和跟踪的连续性,建立健全人大监督问责追责机制,真正实现人大工作由“解释”向“解决”转变。把初次监督和后续监督紧密结合起来,变一次性监督为追踪式监督,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以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的刚性和履职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各级人大及人大工作者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重任在肩的使命感、主动担当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聚焦聚力,奋力奋进,履职尽责,力争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