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腔的守望

2018-11-17

当代陕西 2018年10期
关键词:院团秦腔戏曲

◎本刊记者秦凯风

几百年来,秦腔却没有被淘汰或沉沦。

这使多少人有大惑而不得其解。其解是有的,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

——贾平凹

今年两会期间,大型秦腔现代戏《大树西迁》北京连演四场,古老戏剧秦腔及《大树西迁》所蕴含的西迁精神引发关注热议。

于秦地的秦人来说,秦腔“和西凤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

作家贾平凹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有一幅题字:守望。守,是坚守,望,是展望。“坚守”和“展望”,其实是秦腔的继承和创新。

风行西北五省区多年,承载着秦人的历史和喜怒哀乐的秦腔曾是秦人最崇尚的休闲方式之一。但近年来,老剧本、老观众、老演员的“三老”窘况,秦腔发展一度走向迷茫,振兴秦腔被提上日程。

从“大众”到“小众”突围需要创新

八百里秦川大地,三千万人齐吼秦腔。

秦腔,这个老一辈秦人曾经的“大众”艺术,在走向市场后,受到人才流失、资金短缺、剧目老旧等问题的羁绊,逐渐变为“小众”艺术。

迟迟走不出去,新的优秀作品青黄不接,年轻观众不买账……,古老的秦腔陷入发展的困境。

而《大树西迁》不仅走出了西北,且献演十年不衰。这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下振兴秦腔的努力,得益于《大树西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秦腔要振兴,最重要的是先审视不足。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不仅让秦腔工作者可以对号入座一些事实存在的问题,如浮躁、脱离大众、炒作等,还指明了前行的方向——以人民中心为导向,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秦腔艺术家杨文颖说,秦腔要克服不足,常唱常新,才能适应新时代。

秦腔要新,需要接班人。2008年9月,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打造了120人的小梅花秦腔团,其中青年演职员平均年龄27岁。该团演红了青春版秦腔历史剧《杨门女将》,成为秦腔振兴中的一支新秀。

2017年5月,百年剧社易俗社与三意社敞开大门,联合西安市艺术学校开设秦腔表演、器乐演奏六年制专业,寻找接班人。学费全免、未来工作也有出路,招生时报了1000多人、择优录取了120人。这些秦腔幼苗成为秦腔发展的后继力量。

秦腔要新,需要创作有时代精神的新作品。“传统戏与现代戏并重,舞美、音乐不断出新,创新剧目,才能够满足现代群众对精神文化的向往。”省振兴秦腔办公室主任李鑫说。

2016年10月,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开幕式上,由基层院团参与打造的秦腔现代戏《家园》首演。这部作品根据真实事件创作,反映陕西的避灾移民工程,紧扣时代、感人至深。这部创作于2012年的作品,数易其稿,不断打磨,最终成为精品,备受瞩目。

振兴中的秦腔,也成为诸多时尚艺术汲取精华的素材。如张艺谋电影《红高粱》里一众壮汉抬着轿颠来倒去,那种生命的率真风靡了整个中国;电视剧《关中匪事》中一曲“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红遍大江南北。

去年8月,西安动漫人制作的75集动画片《漫赏秦腔》在央视戏曲频道首轮播放完毕,秦腔演员变为卡通片里的小人儿,舞台上程式化的身段与招式变得更加生活化,让观众生出诸多亲近感。

紧跟时代,不断创新,这是秦腔振兴的必经之路,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走向。

从专业剧团到民间市场精神支持不可少

贾平凹在散文《秦腔》中写道,“我曾经在西府走动了两个秋冬。走动之处,村村有戏班,人人都会清唱。……每到农闲的夜里,村里就常听到几声锣响:戏班排演开始了。……谁要侮辱一下秦腔,他们要争死争活地和你论理,以至大打出手,永远使你记住教训。”

在西北农村,这种秦腔自乐班几乎覆盖各县各乡村。

“地方戏曲之所以赓续发展,最重要的推手依然来自民间。”著名编剧陈彦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陕西民间的看戏热潮喷涌而出,很快形成演出高峰。

市场浪潮中,专业剧团与民间市场开始碰撞。由于一些县、市剧团不景气,失业的秦腔演员流失到茶社,或驻场或巡回演出;一些剧团的专业演员也常在下班之余“走穴”,专业演出少之又少。

2004年,全国文艺院团改革,西安成为四个试点城市之一,戏曲产业化不可逆转。产业化,意味着文艺院团要从依靠政府扶持到依靠市场运作,以民间的需求为指南。

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第一批文化改革试点的艺术院团。改革后,秦腔剧院的演员从成天没戏演到天天忙演出,收入和积极性大大提高。推出的大型秦腔《柳河湾的新娘》惊艳了第四届秦腔艺术节,获得了包括“五个一工程奖”在内的几项大奖,大型秦腔交响诗画《梦回长安》最高票价卖出了1000多元,首演15天,人气十足。

渭南市秦腔剧团针对票价高的问题,推出“一元剧场”,自2007年正式亮相后,每年演出100多场,几乎场场爆满。

《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报告》显示,当前陕西演秦腔的团体有180个,其中国办团体25个,改制转企团体33个,民营团体50个,民间班社72个。除安康外各地市均有秦腔剧种分布。这些团体是演绎秦腔的中坚力量。

秦腔走向市场,一方面需要剧团本身打造过硬品质,另一方面需要民间精神支持。

如今的西安,多所大学都有秦腔协会或秦腔自乐班,他们自发组成的“大学生戏迷团”不仅研究秦腔、实践秦腔,而且也传播弘扬着秦腔文化。

城墙边、公园里,秦腔自乐班依然活跃,观众驻足跟唱。在市场经济冲刷下,他们是秦腔发展在民间最重要的精神支持者。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传承人队伍建设要跟上

2006年5月,秦腔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传承人推选出来,他们担当起振兴秦腔的使命、走在前列。

而保护和传承秦腔这一古老剧种,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纳入政府工作。

1983年,陕西省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成立,同时开始打磨五个秦腔实验团,创新剧目、改革传统戏和现代戏,使秦腔出人出戏、繁荣发展。

2012年起,陕西省开始举办“文华奖”专业秦腔电视大赛,发现人才。2017年11月,联合天津、浙江、广东、山西等9省(市、区)共同举办的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汇聚2000多名演职人员,用26场精彩演出吸引不同年龄段观众、培育新生力量。

从高校着手,培养新一代后备编剧人才,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办秦腔编剧为主的本科班;制定《陕西省剧作者签约管理制度及资金奖励办法》和《创作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剧作者多出作品,出好作品。2015年,确立全省县级院团“一团一戏一品牌”,每个折子戏补贴5~10万元,鼓励创作精品。

2012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发展繁荣秦腔艺术的若干意见》,对基层院团秦腔专业人才免费培训;对列入省级重大文化精品的秦腔项目,最高奖励可达300万元;对秦腔艺术非遗传承人定期补助,各级政府把发展繁荣秦腔艺术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纳入年度预算。每条意见都和经费相关,含金量十足。

2016年,出台《关于支持秦腔等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艺术家带徒、流派传承、引进人才、秦腔艺术遗产保护,鼓励推出既能“排得起、演得起、看得起、可传承”,又能“走出去”交流的优秀剧目,以及适应新一代观众欣赏口味的现实题材新剧目。

在政策支持下,2014年成立的陕西传统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专注于秦腔流派的传习,先后有多个艺术家进行了4个流派的传承教学,每届学员结业均在陕西戏曲研究院举行汇报演出,场场座无虚席。

据《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报告》,秦腔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人,其中3人已去世;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共五批15人。

这些传承人一方面连收徒弟,将自己的特色、绝活传下去;另一方面携弟子在各类演出中表演拿手好戏,传播精粹。

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非遗秦腔代表性传承人吴德认为,“戏曲的传帮带很重要,无技不成艺,绝活、唱腔都需要老一代艺术家传授,传承人和接班人一样,都很重要。”

千百年来,秦腔没有被淘汰,这源于陕西这块大地的滋润。振兴秦腔的实践和成果,为古老的秦腔艺术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秦腔有着秦人的率性与旷达,它的继承和创新可为当下的文化传承加钙补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当下赢得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院团秦腔戏曲
河北省艺术类高校与文艺院团合作机制研究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从哪里来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广西戏曲》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演艺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兴开拓者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