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点形式主义的检查

2018-11-17◎文/郑

当代陕西 2018年2期
关键词:基层工作检查组形式主义

◎文/郑 昊

每到岁末年初,各种检查纷至沓来。不可否认,年终检查是量化考核、查找问题、弥补短板的重要举措,是对前一年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来年工作的谋划,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作的成绩和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也要看到,一些检查考核过多过滥,使基层干部应接不暇。许多所谓检查其实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让被检查单位疲于奔命,忙于应付。迎检单位为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在资料上下功夫,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力完善“资料”、修补“感情”。有时为交差了事,在汇报时敷衍遮丑,渐沦为形式主义的渊薮。这样,不但想检查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展现,反而加重了基层工作负担。形式主义的检查既浪费资源,又可能产生虚假隐瞒,体现的是作风不实等诸多问题。

完善检查方式。科学的检查方式,能提高检查效果,也能有效防止形式主义。检查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防止被检查单位提前做准备,做表面文章。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做到目的明确,指向性突出。针对被检查单位工作中的主要问题,要提前通知被检查单位准备必要数据和材料。让检查工作更富针对性,问题导向更有明确性,数据材料更具真实性。这样,不仅上下对接能够更清楚,各级工作负担也不会太大,避免流于形式主义。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呼声。在掌握被检查单位的主要材料后,要“悄无声息”地走进基层,进行实地考察,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真正将考评权交给群众,防止被假象迷惑。这样既掌握了一线情况,又可以对照材料,确保其客观真实,防止“假大空”。

完善检查监督机制。良好的制度机制是防止形式主义的最好保障。要完善有关检查的制度机制,明确检查组的工作纪律及具体的惩戒措施,加强监督,对违反工作纪律的检查组人员,一经发现,应当给予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要避免检查扎堆化。多把工作做在平时,改变事先通知、提前准备、摆弄现场的形式主义,避免年底集体扎堆,增加基层工作负担。上级检查部门要明确检查方案和内容,把“年终检查”的“大验收”细化分化为日常的“动态机制”,减少检查的项目和类别,提升检查的效率和机制,让被检查单位从突击性的临时应付工作向日常性的考核转变。

猜你喜欢

基层工作检查组形式主义
“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为政不能耍把戏
形式主义“闻着臭,吃着香”
“开会”不是形式主义,“会海”才是
形式主义的“外衣”
不做作的文明
青春洒基层服务助梦圆
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恒大人寿
浅谈疾控机构如何践行“两学一做”
创新意识下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
手敲桌面露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