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决扛好政治责任担当全心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8-11-17黄金城

今日海南 2018年7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贫困户攻坚

文|黄金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省委书记刘赐贵也强调,脱贫攻坚是一项极其重要、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是加快建设美好新海南的第一民生工程,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底线目标。作为县一级,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必须扛好的最大政治责任担当。党的十八大以来,昌江黎族自治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安排部署,创新机制、强化抓手、筑牢保障,扎实推动全县减少贫困人口26457人,贫困发生率从23.03%降至1.1%。但当前,全县仍有1861名贫困人口和6个贫困村,如何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确保已脱贫的群众稳定增收不返贫,都是昌江亟待解决的现实难题。今后,昌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4·13”重要讲话、中央12号文件和省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聚焦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集中火力攻克贫中之贫、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坚决啃下“硬骨头”、渡过“深水区”,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作出昌江贡献。

强化“三级体系”,构建合力攻坚扶贫格局

近年来,昌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重要指示,强化组织引领,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建8个乡镇扶贫工作组、10个政策指导组、75个驻村工作队,并累计派出第一书记65人次、帮扶责任人6797人次,形成了县负总责、镇村落实、部门协同、工作到户、责任到人的脱贫攻坚领导体制和责任机制,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018年以来,昌江进一步构建责任清晰、各司其责、合力攻坚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和指挥作战体系,举全县之力向脱贫攻坚目标发起总攻。一是强化“高规格”的攻坚指挥体系。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以县委副书记为指挥长的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挥部,整合全县27个部门设立10个专项工作组,明确职责和工作目标,扶贫指挥力量得到全方位充实。二是强化“严执行”的战时作战体系。建立党政主要领导战区负责制,将全县划分为两个战区,由县委书记、县长指挥、统筹、部署。建立由包镇的县领导为大队长、乡镇领导任中队长、驻村帮扶干部为小队长的三级脱贫攻坚战时作战体系,各级战斗队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全部实现有组织机构、有工作人员、有办公场所、有工作经费、有规章制度“四个有”,以及配备一台电脑、一部打印机、一个文件柜、一部固定电话、一个信息公示栏的“五个一”。三是强化“工作实”的帮扶责任体系。全面加强基层驻村、帮扶工作力量,对3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派驻“第一书记”和脱产驻村工作队。扩大“一对一”帮扶覆盖面,将帮扶对象由未脱贫贫困户扩大至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调整2400名党员领导干部与501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强化帮扶干部管理,完善《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办法》《贫困户帮扶责任人选派管理办法》,加大督查巡查力度,以严实的问责机制推进帮扶工作取得新成效。

强化“三大抓手”,建立稳定增收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稳定增收,同样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举。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昌江将创新方式方法,多措并举为贫困群众创收增收,全面巩固脱贫成效,助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一、抓好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搭上发展快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昌江经过不断创新探索,立足于“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经营模式,结合昌江“十大特色种养业”,优选出8家龙头企业(合作社),与贫困群众建立委托合作关系。通过“寄巢孵蛋”新型产业扶贫模式,2017年昌江贫困户扶贫产业组织化程度达97%,1297户贫困户实现户均产业分红8000元。下一步,昌江将不断总结提升,继续做好做实产业扶贫的大文章。一是不断优化“寄巢孵蛋”产业扶贫模式。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动“十大特色种养业”发展,打造集光伏发电、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进一步优选更多效益高、前景广的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完善“托养托管得收益、流转土地收租金、参与管护挣工资、入股经营分红利、返租倒包增收入”的利益联结机制,特别是加大以奖代补、务工补贴力度,不断促进贫困群众产业发展参与度,切实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脱贫的作用。二是大力提升产业扶贫组织化程度。着力降低散种、散养产业扶贫比例,今年计划投入927万元扶贫资金,整合11588名已脱贫的、未实现组织化帮扶的贫困人口,将800元/人的扶贫资金转变为股金,分别入股扶贫合作企业(合作社),确保每人每年收获12%的产业分红,使已脱贫的群众增收更加稳定、持续。

二、抓好就业扶贫,提高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习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可见,就业是巩固脱贫成果、拓宽增收渠道的重要一招。2015年以来,昌江坚持推进就业创业扶贫,通过率先在全省实施职业教育“八免一补”免费职业教育,引导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学习酒店管理等实用技术;开设贫困群众技能技艺培训班,组织贫困群众学习昌江玉雕刻、牛皮凳制作等技能;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支持贫困群众参与“互联网+农村淘宝”等扶贫创业;与县内企业签订贫困群众用工框架协议,组织开展“扶贫夜校巡回专场招聘会”“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等专场招聘会;在深圳设立“务工党支部”“务工服务站”,跟踪服务在外务工的贫困劳动力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有力推动昌江贫困劳动力增强就业创业能力,2017年以来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1713人。下一步,昌江将全力打通就业渠道,确保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零就业贫困户每户都有一个劳动力稳定就业。一是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增设护林员、护渠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和产业型的岗位,为贫困人口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二是有针对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组织劳务输出。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本地特色产业优势,采取“定向式”“订单式”培训模式免费开展黎锦、制陶、电工等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将一技之长送进门、送到手。同时,定期组织昌江大型企业开展扶贫专场招聘会,最大程度吸纳贫困人口到企业务工。三是以奖补形式鼓励稳定就业。开展“创业脱贫致富之星”评选,对连续外出务工一年以上的贫困劳动力发放外出务工奖励和交通补助,对吸收贫困人口就业的县内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电商等生产经营主体实行一次性奖励措施,对吸纳零就业贫困家庭劳动力务工的企业实行3-5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对成功介绍1名贫困家庭劳动力稳定就业一年以上的职业中介机构给予职业介绍补贴,通过多种奖励补贴形式激发贫困户外出务工脱贫的主动性和企业吸纳贫困人口务工的积极性。四是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自主创业。通过政府担保、三年贴息,为自主创业的贫困家庭提供创业担保贷款,鼓励贫困人口创业增收和带动其他贫困劳动力就业。

三、抓好旅游扶贫,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发展全域旅游,是把贫困地区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昌江不断探索发展“全域旅游+扶贫”模式,通过将贫困村整村推进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打造出一批具备游客接待能力的星级美丽乡村,并依托昌江一年一度的“昌化江畔木棉红”“芒果飘香昌江情”“激情玩海棋子湾”“走进热带雨林,亲近长臂猿”旅游月等活动,引导贫困群众发展土特产与手工制品销售、乡村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使贫困群众吃上“旅游饭”,其中七叉镇贫困村苗村年均实现旅游收入逾百万元。下一步,昌江将充分发挥山、海、林、河等各类资源兼备的独特优势,全力建设好棋子湾国家级海洋公园、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石碌铁矿国家矿山公园、海尾国家湿地公园四大“国字号”公园,不断丰富“春赏木棉红、夏品芒果香、秋游棋子湾、冬登霸王岭”旅游格局,努力将优异的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业,使全域旅游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

强化“三重保障”,形成全面监管动员机制

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真正落地见效,让贫困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基础在于建立健全监督监管机制,根本在于激发贫困群众“想脱贫、要脱贫”的动力与斗志。昌江将紧紧围绕作风、资金、宣传等领域,加大投入,切实为脱贫攻坚构建坚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一、以过硬的干部作风保障脱贫攻坚任务落实。一是制定《全县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2018年至2020年深入开展全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大力整治脱贫攻坚中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作风漂浮不扎实、工作措施不精准以及腐败问题,充分发挥巡察、派驻监督作用,对扶贫领域开展定期巡察、工作督查,确保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在全县上下倡导“三下沉三提升,争创五个一流”,深入开展“五不为”专项整治,大力治理干部队伍中“不会为、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不真为”问题,切实以干部作风大转变保障精准扶贫。三是组建由县纪委牵头的5个脱贫攻坚专项督查问责组,建立通报曝光、追责问责等制度,坚决做到每一条问题线索都不放过、每一个案件都严肃核查、每一分违纪资金都追缴到位,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常态。

二、以严格的监管机制保障扶贫资金使用成效。扶贫资金安全高效运转,是扶贫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昌江通过建立《昌江黎族自治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昌江黎族自治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信息公开制度》《昌江黎族自治县产业扶贫规范化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明确落实扶贫项目监管制度,对扶贫资金的投向使用及8家扶贫合作企业的经营效益开展定期不定期督查等措施,从根本上保证了每一笔扶贫资金都用在“刀刃”上。以此为基,昌江更将进一步健全权责匹配、覆盖全面、运行规范、管用有效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确保扶贫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三、以扎实的宣传引导保障提升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一直以来,昌江坚持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要求,把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后,昌江将集中发力,在全县范围内树立脱贫光荣导向,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精神,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一是继续抓好阵地宣传。加大脱贫致富电视夜校、电视台及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阵地作用,引导贫困户转变“等靠要”思想观念。二是发挥宣传政策主力军作用。以脱贫攻坚大队、中队成员,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帮扶责任人为政策宣传主力军,通过开设扶贫政策培训班、印发脱贫攻坚“必知必会”手册、定期开展扶贫政策知识测试等方式,提高扶贫干部政策水平、增强服务本领。三是大力“治懒”“治愚”。开设贫困家庭劳动力扶志培训班,激励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同时,建立完善“奖勤罚懒”机制,引导贫困户争当脱贫示范户,通过正反典型教育贫困群众树立致富观念,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贫困户攻坚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隐形贫困人口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