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陕县桅杆坝村从软弱涣散到党建示范

2018-11-17贺海宁

当代陕西 2018年7期
关键词:桅杆镇党委支部

◎文/贺海宁 李 琳 李 强

“路修好了、广场建起来了,魔芋产业园也建得有模有样,我今年不出去打工了,在园区干活,离家近点心里踏实。”宁陕县筒车湾镇桅杆坝村党员黄远清看到村上的变化后十分感慨。

桅杆坝村是宁陕县2017年软弱涣散后进村。党建责任扛得不牢、班子凝聚力不强、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经济发展滞后,这是镇党委对桅杆坝村研判后的评价。

“问题突出,但我们有信心摘掉软弱涣散帽子,按期销号。”镇党委副书记、桅杆坝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田伟在党建工作专项督查反馈会上表态。

建强一个核心提升支部班子组织力

筒车湾镇党委落实宁陕党建扶贫举措,成立软弱涣散整顿工作组,由镇党委副书记田伟担任工作组长进驻桅杆坝村,制定一对一帮扶措施,推选调整支部书记人选,加强“两委”后备干部培养,支部班子结构更趋合理。县委组织部也及时下派了“第一书记”,整合“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等联村、驻村工作力量,村党支部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宁陕县卫计局干部贾安金担任桅杆坝村“第一书记”后,利用微信朋友圈主动为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卖光光”书记。

2017年初,贾安金发了一条朋友圈:“桅杆坝村的群众加油,我们不怕没有销路,就怕你们的农副产品没货。2017,加油!”就这样,贾安金开始了他的微商之路。

很快,这个“微商书记”的朋友圈越来越火热,村民的农副产品都被他卖出去了,陕西新闻联播、陕西农村报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了深受群众喜爱的“卖光光”书记,今年,他还建起了桅杆坝村农副产品电商服务点,注册了“卖光光”商标。

“贾书记人朴实,话不多,但干劲大,我养的两头猪都是他帮我卖出去的,这样的干部我们都信任。”村民苟子友说。

宁陕胶州“组织牵手共奔小康”主题实践活动启动,桅杆坝村与胶州管理村签订了联建协议。两村互派4批次村干部围绕党的建设、村务管理、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开展考察学习。胶州市捐赠1500万元在桅杆坝村规划的胶州新区已启动建设,安置群众200余户,群众住房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

村主任胡廷彦牵头成立了宁陕县安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争取群众入股资金60余万元,联村单位、胶州管理村帮扶,以及土地流转等方式筹资143.65万元,流转1090亩土地建成生态魔芋产业园,吸纳20名贫困户到园区就业,群众通过土地流转金、园区务工薪酬、自筹资金入股和集体资金入股实现分红增收。

实现两个转变提振党员群众精气神

“面对这样的摊子,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不能辜负了组织对我的信任。”新任村党支部书记熊永安说。

过去村上开党员大会,很多党员各种借口不到场,对村“两委”的工作也是拆台的多、支持的少,集体事情不想管,公益事情不愿干。新当选的支部班子首先抓整顿、立规矩,推动党的组织生活规范化、党的制度严格化,把党员的精气神提起来。严格落实镇村干部周二集中办公和村干部轮流值班两项制度,进一步丰富主题党日内容,鼓励村“两委”干部创办或领办带富产业,积极拓展“支部+合作社+联建+贫困户”模式,建立致富带头人联系服务机制,主动联系帮扶单位、联建支部进村入户开展技能培训、党课宣讲等活动,支部的向心力、凝聚力持续增强。

“现在村里不管开党员大会还是群众会,我都早早地来到党群活动中心,生害怕漏掉了啥子好政策。”村民周先友说。

结合新民风建设,桅杆坝村每月定期召开党群会,“有理大家评、有事大家议、有难大家帮”,党风民风持续向善。完善党员积分制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引导党员向贫困户聚焦,亮出党员身份,当好先锋,助力脱贫攻坚。

2017年9月村上成立宁陕县安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干部群众积极响应,7名党员以现金、土地的方式带头入股。健全“党员1带2”帮扶机制,动员12名有致富产业的党员帮扶24户贫困户,为他们送技术、找项目,党员由散到聚,争当致富带头人。

树立三个目标实现乡村建设新作为

贫困户陈二保,是村里公认的懒汉,在新民风道德评议中被列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反面典型,通过群众点评、驻村干部跟踪帮教,陈二保脸上挂不住了,主动贷款3万元脱贫贷入股合作社,春节后到园区务工,村里大小事情随叫随到,从后进典型变成了先进。在新民风建设活动中,桅杆坝村树典型促新风,按照诚孝俭勤和标准推选表彰5户示范家庭、5名产业发展自强标兵,推荐的3名贫困群众被镇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自强标兵,群众学典型、学先进,自力更生的发展意识进一步加强。

按照山下建小区、山上建园区的发展思路,该村加快推进魔芋主导产业建设和品质提等升级,与3家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积极发动村内党员致富带头人、能人大户投身产业发展,发展中药材种植、生态养殖、特色林果、袋料香菇等特色产业。探索“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党建促脱贫新模式,实现党建助力脱贫攻坚新成效,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和扩大群众参与度。

“通过发展产业让贫困户主动参与,产生经济效益,能够树立起他们的脱贫信心,实现从政府输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变。”筒车湾镇党委书记贺海宁说。

“我现在种植魔芋不愁销路,除了在园区务工的收入外年底后还能拿到分红,这样下去,我脱贫就有了指望。”自打入股加入了合作社,贫困户王显平脱贫的信心倍增。

桅杆坝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兴村、干群同心、齐抓共管,整合县镇村三级帮扶力量,凝聚“四支队伍”在脱贫主战场的作用发挥,形成了党建强引领,干群增动力,扶贫加速度的生动局面。

猜你喜欢

桅杆镇党委支部
支部联建润“甘泉”
生命的桅杆
瑶山党支部
生命的桅杆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
平谷区平谷镇党委:“三个完善”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房山区石楼镇党委:深入开展“千名党员进万家”实践活动
通州区委永乐店镇党委:党建工作助理员提升农村党建水平
众人拾柴火焰高
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