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习惯 以尊重为基石
2018-11-16孙复强
孙复强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要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通过引导,督促,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新时代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良好习惯;养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4-01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4.103
中學生正是增长心智,是学习、为人、处事习惯逐步形成的阶段。作为一个老师,更是其人生导师的班主任,更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重任在肩。为了让每一个学生在青春年华里形成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美好的终生习惯,成为一个优雅有用的新时代主人翁,就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以尊重学生的素养发展为先导,在点点滴滴中进行养成教育,为一生的发展播下良好习惯的种子。
一、尊重学生,细微入手,促其逐步养成
我们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都是相互作用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相互作用的。老师尊重学生,学生更会尊重老师,作为班主任,教学是工作任务,育人更是工作任务,更应该作为重点的长期的工作来抓。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个性要求充分张扬的当下,更需要教师要以自己倍加强化完善的人格魅力,用高尚的情感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这个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一个“人”字,即把学生当成一个人格平等的人来引导、教化。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不要居高临下地教条般训诫,要尊重学生的言行、感情、思维等,了解其言行轨迹,把握其感情变化,引导其思维发展,督促每一个学生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逐步影响他们,让学生形成对教师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情感依恋。有一次在练习课上,一个学生在做其他科目的作业,这是每一个老师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当我看到学生不知所措的神情,我微笑着说:“你的作业很有见解,能让老师先看看吗?”我顺手把他的作业本拿起来,自然地放到讲台上,不动声色地继续进行讲课。下课后,这个学生跑到办公室来主动承认错误。我没有提及作业的事情,而是与其聊起家常,得知其家境普通,父母希望他通过学习,出人头地……于是,与他谈父母的不易、谈中考目标……学生看见我不仅没有斥责他,还替他考虑,羞愧地低下了头,并保证以后一定遵守课堂纪律,好好学习。通过平等的沟通,以人格尊重的真诚教育,感化了学生,引导了学生的情感,从而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其朝着良好的健康的人生方向发展。
二、尊重学生个性,引导良性发展
中学生正是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做事风格,形成习惯的关键时刻。但是,“一千个人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鲜活的,又有自己独特思维的个体,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是个性鲜明,千差万别的,只有当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尊重和发展时,才能真正达到我们的素养教育目标。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学生的思维特长,引导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形成,这个形成过程就是习惯养成的成长期。所以,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疏导,引导,督促发展。是班主任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
喜爱活动是学生的天性,可以组织更多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可以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又能使他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对他们的人生习惯的养成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围绕规范开展好活动,让学生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知道自己该怎样做,在比赛中找到不足,逐步改正如果我们给学生留下自由的空间和时间,他获得了发展的主动性。所以,因材施教,就是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才能、志趣和特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让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活学习场景,让教与学呈现出生命发展的自主色彩,形成有独特思维的个体,充实内在精神世界,养成良性的成长习惯,创造出新的生命历程。
三、尊重学生的选择,立足文化素养引导
在个性需要张扬的青春期,或者是叛逆期,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其这个展现,利用丰厚的传统文化借以引导,让其明白,懂得,理解,践行文化的优良传统。不仅可以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达到对人性的尊重的目的,又能实现良好习惯的养成效果,一举两得的事情。尊重学生的意愿,不强迫学生做一件事,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心甘情愿地做,愉快地去做。但是,要立足遵章守纪的前提下,赢得同学们的认可的基础上,赋予他们自主、自由作业的选择权。
例如打扫卫生,很多学生都想做。为了保持教室学习环境的整洁怎么办?开展大讨论,让学生自由发言,自己找出保持教室干净整洁的方法、措施,如何执行,让他们成为解决事情的责任人,一切由学生自行解决。做还是不做,让他们自行选择。就拿学生养成不乱扔纸屑,见到纸屑能主动拾起这一习惯的养成。每次上课进教室后,我首先观察一番,有纸屑的话,就会走过去把纸拾起来,放进垃圾箱,再开始上课。渐渐地,便有学生自觉地加入主动拾纸的队伍中了。当然,以班集体的一员身份为班级服务的习惯养成,班主任带头去做,学生跟进,大家共同养成保持环境整洁的主人翁习惯。
学生习惯养成,是在生活、学习的点点滴滴中建立起来,在日常生活的细微末节中养成的,尊重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习惯,作为班主任作出表率,用人格魅力吸引学生,通过知识传导督导学生,在平等、和谐的班级学习环境下,班主任试想各种办法、技巧,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模式,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运用好,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小懂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进而通过在耳熏目睹中,养成遵守规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习惯。
当然,尊重学生并不是无目的纵容、无底线地包庇学生,无视纪律法规。在保证法律法规许可的前提下,运用教学的智慧,技巧,对学生的成长行为要及时地作恰如其分的纠正,引导。恩威并施,软硬兼施,该严时还要严加管束,但对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对学生那些美好的愿望、富有积极意义的合理要求等,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管教的活动,行为,教师要多加保护,给以必要的尊重。这样让其明白,该做的与不该做的,能做的与不能做的,渐次养成分辨是非,把控自我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高洪洪. 培养良好习惯,为学生奠定成功的基石[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1(12).
[2] 张利. 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J]. 科学咨询, 20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