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2018-11-16李志华
李志华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工作生活。因此,数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改革教学方法,抓住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先讲后练,以此激发学生从小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及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4-009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4.059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它是研究现实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科学,它的表述形式非常抽象,应用又非常广泛。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但要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性质,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运算能力、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优化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基本途径。
一、巧导新课,激发兴趣
理想的新课导入,能起着承上启下、促进知识正迁移的作用,能唤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能诱导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导入新课的方法多样,有开门见山、学生操作、师生游戏、讲故事、巧设悬念等。例如,在教“商不变性质”时,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特点,设计一个“猴王分桃”的故事:过节了,猴王让甲、乙、丙、丁四只小猴给大伙儿分桃子。猴子给甲猴6个桃子,给乙猴60个桃子,给丙猴600个桃子,给丁猴6000个桃子。这时,丙猴、丁猴非常高兴,心想:这下子,我的伙伴们可以分到很多的桃子了。接着,猴子又发话了:“甲猴你要把桃子平均分给甲山的3只小猴,乙猴你要把桃子平均分给乙山的30只小猴,丙猴你把桃子平均分给丙山的300只小猴,丁猴你要把桃子平均分给丁山的3000只小猴。”猴王的话刚说完,丙猴和丁猴就满脸不高兴。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们从而引出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二、抓住重点,精选教法
教师要抓住本节课的重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从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让学生的作用能积极、充分地发挥出来。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科,而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思维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和自己动手操作去感知事物,去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如下感性材料,让学生操作过程中获得具体鲜明的形象与表象。
1.每人将事先分发的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纸折出用涂阴影把它表示出来(板书图形)。师把学生折叠的结果分别展示出来,让他们说出阴影部分分别表示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接着启发学生思考:“这些阴影部分的形状不同,大小相等吗?为什么?”(单元“1”相等,其四分之一也相等。)
2.每人拿出自备的线绳,折出它的三分之一来,并上台向学生展示。教师又提问:“大家折出来的是线绳的三分之一,为什么长短不一样呢?(各人自备的线绳有长有短,单位‘1不相等,其三分之一也不相等。)”这样,学生凭借正方形纸、线绳,通过自己的折叠、观察,比较明确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使学生对新知识由陌生变熟悉,并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多向探索,进步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
三、课堂精练,巩固深化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精当的练习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反馈信息。优化练习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注意当堂巩固。设计练习时,既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又要遵循教学结构的原则,力争使内容达到以下要求。
1.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防患于未然,要让学生练在易混易错处。例如,在教完分数除法应用题后,教师可以出示下题让学生辨析:某炼油厂去年完成利润1260万元,超过计划的1/6,超过多少万元?(要求选择符合题意的算式)。
A.1260×1/6;B.1260÷(1+1/6);C.1260×(1+1/6);D.1260÷(1+1/6)×1/6
这样练习,既省时,又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
2.层次分明,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练有梯度。教师可以围绕教材重点先设计基本练习,巩固新知识,促使学生能正确、迅速的解题,进而才能达到合理、灵活的要求,然后再进行变式练习训练,以探求解题的实质。例如,建一幢教学楼,原计划投资30万元,由于加强了管理,实际投资27万元,实际投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节约了百分之几?改变比较量的练习:将原题中,“实际投资27万元”改为“实际投资节约了3万元”;改变标准量的练习:将原题的条件部分改为:“建一幢教学楼,实际投资27万元,比原计划投资节约了3万元。”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明确这一类问题的关键是确定标准量和比较量,突破教材难点。这样既能巩固知识,发展智力,形成技能,又能激发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及时反馈,精心调节
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逐步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注重从学生的问题、练习、听课表情、行为以至课堂气氛中准确、及时、完整地获取反馈的信息,以便对症下药,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教师还要重视培养学生自我检查、验证的习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学习中的正误作出判断,查出问题所在,找出错误原因,进而主动地解决问题。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列出算式后,如何检查列式是否符合题意、教会学生如何用解答出的结果代到原题中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王红.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初探[J].学周刊(a),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