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创新素养现状及培养

2018-11-16仲小瑾

学周刊 2018年34期
关键词:创新素养现状分析大学生

仲小瑾

摘 要:创新素养是通过训练或实践,获取到的一系列关于创新的技巧和能力的统称。大学生创新素养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文章先是对大学生创新素养进行综述,接着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创新素养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养;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34-002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4.011

一、大学生创新素养综述

当前社会,快速的发展带来了快速的变化,只有不断创新,才是全球经济持续向前发展的生命力。《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师的任务不仅只是传授文化知识,更主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创造能力。”作为人才储备库的各大高校,必须重视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人才培养和教学要紧密围绕“创新素养”这一核心进行开展。

大学生创新素养是通过训练或实践,获取到的一系列关于创新的技巧和能力的统称。创新素养主要是由能力要素、意识要素以及精神要素三部分组成,或者说创新素养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结合。

二、大学生创新素养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薄弱

针对当前的教育模式,大学生们已经逐渐习惯了被动地接收知识,哪怕是不能理解的知识也可以通过强化记忆通过考试。这就使大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只是停留在表层。大学生只有努力追求和探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够带着满满的知识和技能在创新的道路上风雨无阻,所以,高等教育需要激发起大学生的知识探索心态以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不仅是塑造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带着疑问和怀疑的精神,在遇到好的市场和机会时,才能牢牢把握住,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找到突破口以实现自我价值。

(二) 大学生在情感上有创新障碍

大学阶段是学校与社会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仅要掌握知识和能力,还要发展成熟自己的情感。有的大学生在参加活动时会出现畏惧失败、患得患失的心理,不能勇于冒险,只是习惯性地用书本上或别人的经验作为自己的行动纲领,容易出现从众行为,这与创新所要求的不畏艰险的心理是相违背的,这种情感阻碍了创新素养的养成和发展。

大学生自我为中心现象普遍,所以,在创新活动时,大学生容易表现出自负、自恋和孤芳自赏的状态,沉浸在自己的思想情感里,难以听取他人意见。这样对于创新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它同样是创新素养形成的情感阻碍。

(三)大学生的创新意志不坚定

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需要坚强意志的配合。可是,在意志品质方面,当前大学生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创新的道路是非常艰辛和曲折的,而想要跨越这些障碍,最终取得创新的成功,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具有持之以恒和不断拼搏的精神。我们都知道,失败的创新数量是远远大于成功的。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受到父母的宠爱和庇护,缺乏坚持不懈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缺乏克服各种困难的毅力。创新不是打打闹闹那么简单,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是创新成功的必备素养。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的改进措施

(一)继续推进教育观念的改革,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的教育处于转型时期,正由原来的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迈进,当前的教育理念,既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也融合了本国传统的。所以在推进教育改革时,要与时俱进,要推行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教育观念,淘汰相对落后和保守的教育理念。把“以人为本”和“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核心。对人才观和教学观来说,要把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变成师生民主互动的关系;把以教师主导的教学轉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教学内容方面,除了重视人文教育,也要强调科技教育,要教授知识,更要重视能力培养,两者协调发展。通过以上教育方面的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和个性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二)构建激励机制,鼓励创新精神

学校要把国家创新教育精神与本校实际相结合,建立创新方面的激励机制。通过此种机制不断鼓励学生的创新实践,形成长久的创新精神,也充分调动起教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热情。首先,学校要设立起各种类型的关于大学生创新方面的奖项,通过奖项荣誉对大学生的创新工作给予肯定。其次,学校把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与素质拓展结合,甚至把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融入到平时的课程中去,算作课程成绩。如此一来,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氛围。再次,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创新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基金,专门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障大学生创新活动在物质、资金方面无后顾之忧。最后,利用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平台,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对创新创业的学生给予必要的专业指导,对其场所租金等给予全免或部分免除的优惠。

(三)实施多方位的现代化教学,发掘学生创新能力

课堂学习是大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必须在课堂中得到体现。这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教授专业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要多运用启发式、合作讨论式等现代教学方式,引导和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深度发掘其创新能力。教学的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引导提问,学生收集资料、讨论解决问题,在参与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如此,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被调动,有利于其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养成。教学实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措施,因为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是来源于生活实践。所以,要加大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增大学生实践学分的比例,学校的学习结合市场企业实践,增强知识的有效运用,同时也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迎合市场的发展轨迹。另外,理论课堂教学也要充分联系实践,把平时的学习和实习有效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尤加熙,杨豫新.“一带一路”战略下大学生创新素养培养途径[J].中外交流,2017(12).

[2] 李荣华.对培养大学生创新素养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5).

猜你喜欢

创新素养现状分析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路径
巧用“应答评价” 发展创新素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