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与当代社会主义妇女观的树立

2018-11-16孙继红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8期
关键词:恩格斯妇女马克思

孙继红

摘 要: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妇女解放问题出现了新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的妇女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社会主义妇女观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以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也作为重要的理论思想影响了我国女性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妇女解放问题出现了新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指导下。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的妇女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自从问世的那天起就受到了世人关注,其中马克思主

义妇女理论亦是如此。同时,妇女解放也面临新问题,产生了新的矛盾,在此我们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以便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来解决当代中国妇女问题。

(一)何谓“妇女观”

所谓妇女观,即人们对妇女及妇女问题的基本认识。马克思主义

认为,一定社会的妇女观是由与一定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总和即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并服务于经济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形成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关于妇女解放思想的合理内核,在吸收了摩尔根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我们可以大致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形成分为下面四个阶段:

1、妇女要解放,首先应该解决的是阶级压迫问题

最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社会历史生活中人的劳动异化的分析中,体现了对妇女的关注。马克思指出:“拿妇女当作共同淫乐的牺牲品和婢女来对待,这表现出了人在对待自身方面的无限的退化。”[1]马克思在《手稿》中尽管没有直接地提出妇女解放问题,但是这已经反映出了马克思对妇女境遇的关注和思考。

2、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妇女解放,就必然要消灭私有制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从人类历史的进程出发, 阐述了人类必然走向解放的历史过程中包含了妇女的解放。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如果不争得妇女的完全自由,就不能得到完全自由。而对于妇女来说,妇女的彻底解放,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终获得。

3、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形成

在 1884 年发表的《家庭、国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恩格斯指出,专偶制婚姻“决不是个人性爱的结果”,它“仍然是权衡利害的婚姻”,“专偶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2]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深刻阐述了家庭的起源以及妇女受压迫的起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初步形成。

4、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逐步走向了成熟

19 世纪中叶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妇女解放思想也在德国、俄国等许多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得到关注和运用,并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内核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无产阶级解放的规律时,也探讨了妇女解放的条件和规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内核。

1、男女平等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一文中指出: “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3]明确提出妇女的解放是时代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准,男女之间的平等关系直接体现社会文明程度。

2、阶级社会的不平等是男女不平等的深层原因

原始社会的男女关系是平等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男女不平等,这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产物,阶级社会的不平等是男女关系不平等的根源。

3、参加社会劳动是男女平等的前提条件

恩格斯明确指出:争取男女平等的重要途径是妇女积极参加公共劳动和社会生产,只有这样妇女才能获得经济和人格的独立,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尊严和社会地位。

4、妇女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中具有重要作用

恩格斯提出: “根据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6]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7]这些论断都明确肯定了女性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念对树立社会主义妇女观的指导意义

树立社会主义的妇女观,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就不能正确的认识和解决妇女间题,妇女运动的发展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妇女社会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妇女的社会权利和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等基本问题做出的科学分析和概括,是指导各国无产阶级观察、解决妇女问题,推进妇女解放事业的伟大指南。树立当代社会主义的妇女观,首先就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这一点要坚定不移、不能含糊。马克思主义创造人说得很清楚:“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8]。

(二)必须划清与封建主义妇女观的界限。

树立社会主义的妇女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必须划清与封建主义妇女观的界限。封建主义妇女观的基本点是男尊女卑。有些人还习惯于用封建的道德规范来约束妇女,甚至用来指导中国妇女運动。这足以说明,不彻底扫荡封建主义残余,妇女解放运动就不能迈出实质性的一步,还会出现历史的倒退。社会主义的妇女观与封建主义的妇女观是根本对立的,后者绝不能成为前者的参照物。

(三)吸收借鉴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树立社会主义的妇女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还可以吸收借鉴西方女权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主要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就是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古代社会》写成的。可以说,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重要特点。

西方女权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妇女争取自身解放的理论和实践,它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虽然在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两者之间的一个基本共同点,都是以妇女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三、树立社会主义的妇女观的现实路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妇女在某种社会所处的地位,反映了这一社会的文明程度。妇女问题,从本质上说是发展问题,也必须通过发展才能得到解决。这对全国各民族妇女认识自我价值,树立现代意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发挥出全部潜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妇女自身,树立社会主义的妇女观,谋求自我解放的道路更是责无旁贷。

(一)坚持社会主人的观点.

妇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这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特征。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妇女的作用,始终把妇女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几年来,我国妇女中涌现出大批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等先进人物,在各条战线、各行各业为改革作出贡献的先进妇女比比皆是。这一切说明,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妇女能够和男子一样,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参加者,成为社会主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际创造者。

(二)坚持男女平等的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了妇女历史地位的变迁,指明了妇女解放的道路,分析了妇女解放的标志和目标。

在男女平等问题上,要防止认识上的一些偏差。比如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理解男女平等,等等。我们认为,现在提出男女平等的问题是针对现实中存在着的性别歧视,即把性别作为思考人的价值的从本取向。

我国实现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后,使男女平等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男女平等的新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尊重妇女已成为全社会的道德规范。

(三)坚持参加社会劳动的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分析了妇女解放的条件,女性在社会劳动中能更多地为社会贡献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妇女在劳动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并实现自己的价值。从而树立起自强、自信独立的人格,而且,参加社会劳动也为女性本身的存在发展提供经济保证,从而为男女平等提供基础。

在社会劳动的实践过程中, 妇女不断地展示着自己作为一个自主、独立主体的聪明才智。断实现与他人交往,拓展自我的社会关系,在交流互补中弥补缺陷、 增长见识,从而逐步树立起独立自主、积极自信的人格。

(四)坚持“四自”的观点

我们提出,应当按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要求来设计现时代妇女的总要求。

第一, 尊重自我,确立自尊意识。

“四自”要求,是根据妇女形象设计的特殊性提出的。它的核心,是确立女性的积极的自尊意识。自卑感和依赖感是消极自我意识的集中反映。女性必须树立积极的自尊意识,这是妇女解放的内动力。

第二,认识自我,培养自信意识。

研究表明,女性在智能、体力、心理等方面与男性存在很大差异。只有逐渐破除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误区,才能完全解除妇女“低能”的意识禁锢,增强女性信心;也只有如此,妇女所拥有的广大潜能空间,才会吸引人们去挖掘、开拓。广大妇女要充分认识自我,积极发挥能够呈现出来的全部优点,是女性自信意识和品格的最好表现。

第三,确定自我,培养自立意识。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9]妇女应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劳动。我国妇女中,职业女性占很大的比例,基本上实现了经济和政治的独立;然而很多妇女由于缺乏意识独立的自觉性,自怨自艾,思想上、心理上依附男性的职业妇女为数众多,事实上并未形成完全独立的人格。

第四,完善自我,培养自强意识。

任何人类共有的美好情操和道德风尚,都是中性的,并非男性或女性的专利。从体现着人类理性、智慧之光的历史人物身上,不难发现成功的男性刚中有柔,成功的女性则柔中有刚。因此,女性的“自强”意识是妇女迈向现代化进程的最高境界,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正如马克思主义妇女观阐明的那样,尊重妇女、保护妇女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文明社会应有的法律规范和道德风尚。马克思主义妇女观辩证地指出了妇女解放是需要时间的历史进程,同时科学地预言了男女真正平等的时代必将来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2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第119页。

[2][6][8]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4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第62、2、742页。

[3]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M]. 北京: 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第7页。

[7]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42 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9.第571頁。

[9]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第252页。

猜你喜欢

恩格斯妇女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当代妇女的工作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强奸罪立法和执法中对妇女的性别歧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