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现状调查 *
2018-11-16许莹陈炜
许莹 陈炜
摘 要:广西少数民族众多,多民族文化交流与碰撞形成了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具保护与传承价值。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概述,并深入剖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广西
近年来,地方性职业院校在地缘关系、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使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的重要手段,日益引起政府及社会各界重视。2013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公布《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未来工作的重要内容。2016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指出鼓励和支持职业院校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或课程。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成为广西非遗保护的重要方式,鉴于此,本文全面剖析广西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为其有效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现状
1.1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概况
目前广西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主要包含两大类型,一类是以高职院校培养、中职院校培养、教育厅认定为主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如广西中职院校中已有76所开设民族技艺传承相关专业,占总数(284所)的26.8%;另一类是以大师个人培养、家族传承、企业培养等为主的传统师徒制培养,自治区目前认定的242项国家级、区级非遗项目中,多数已经开设传统技艺工作室或企业工厂,如谭湘光壮锦民间手工作坊、宾阳县炮龙制作工坊、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靖西旧州绣球家庭作坊、钦州市坭兴陶艺厂等,但受民族行业规模限制,传统师徒制模式下培养的徒弟多以习得维持温饱的技能为目标,与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各职业院校培养的非遗传承人才相比,欠缺审美艺术底蕴及创新创意。
1.2 广西高职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教育培养现状
近年来,广西全区开设非遗相关课程或专业的高职院校逐步增多。从数量来看,截至2018年,广西共有38所高职院校,基本都开设有民族技艺相关专业,其中10所高职院校开设非遗相关专业,占比26.32%;从院校分布来看,目前广西区开设非遗相关专业的高职院校主要分布在南宁市、柳州市、崇左市;在课程体系方面,主要是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增加非遗研究方向,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本校三年制非遗专业设有《民族建筑装饰设计与应用》、《民族景观建筑设计》等12门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在教材体系方面,目前区内高职院校已投入使用的非遗教材包括《广西民族建筑装饰设计与应用》、《广西民族服饰设计与制作》、《桂式实木家具榫卯结构》等。此外,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非遗保护与管理人才的重要手段,各地政府与区内职业院校积极合作举办各类非遗技能比赛、非遗社区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有效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2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取得的成绩
2.1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
近年来,自治区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非遗传承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政策方面,先后出臺《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申报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广西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为广西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资金方面,《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广西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均指出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传播活动应提供经费资助,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另外,为鼓励职业院校开设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广西教育厅陆续安排579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传习场所建设、师资培训、教材编写等。
2.2 教学条件不断改善
首先,非遗课程建设整体推进。数量上,目前广西所有开设非遗专业的高职院校均已建设较完善的课程体系,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5年该校艺术工程学院开设民族服饰设计与制作、民族建筑设计与应用等7门课程,到2018年已扩充至12门,并且涉及的非遗文化更加广泛;内容上,非遗课程已逐步从满足通识教育为主过渡到满足通识教育与非遗专业教育共同发展为目标。其次,配套教材更具非遗特色。如由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编写的《广西民族建筑装饰设计与应用》、《桂式实木家具榫卯结构》将广西非遗文化充分融入教材之中,极具地方特色,广西贺州民族旅游艺术职业学校、藤县中等专业学校在编的教材,也邀请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共同参与,使非遗教材更加专业化。第三,网络教学模式初步发展。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是区内推进非遗网课建设较具代表性的职业院校之一,目前开设有传统民居建筑与装饰、民族陶艺等网络课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非遗的积极性。
2.3 教学方式多样发展
第一,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如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邀请壮族铜鼓传承人韦启初、仫佬族剪纸传承人罗华清等走进校园,引导学生铭记民族精神;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邀请侗族刺绣传承人韦清花进校园开展讲座等。第二,建立非遗传承工作室(基地)。目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已陆续建成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此外,区内已有42所职业院校建立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基地。第三,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广西职业教育活动周由自治区教育厅主办,于每年5月第二周在区内各职业院校举行。如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邀请“糖艺”、“苗锦”、“剪纸”、“坭兴陶”、“六堡茶”等传统技艺大师,亲临现场展示中国好手艺,并开展现场教学活动等。第四,传统民族技艺比赛。如由广西教育厅主办的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选拔优秀队伍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手段,鼓励区内各职业院校参赛,有效促进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职校区域发展失衡
目前全区322所职业院校仅有部分开展非遗传承人才职业教育培养,且地区分布差距较大。从数量上看,南宁市共有17所职业院校开设非遗专业,数量为全区首位,其次为柳州市和河池市,各4所,其他地级市数量较低,防城港、贵港等市目前尚属空白,且全区10所开设非遗专业的高职院校有7所设在南宁。从非遗职业院校占当地所有职业院校比例看,贺州市、河池市比例位列区内前2位,占比分别为21.43%、21.05%;其次为南宁市,占比19.77%;柳州市非遗职业院校占比仅为12.92%。可见,开设非遗专业的职业院校存在显著地域分布差异,在广西区内呈现南宁独大的单极化分布特征。
3.2 产业落后制约就业
从产业规模看,根据《广西民族技艺行业人才需求报告(2016-2020)》,2017年广西民族技艺产业产值规模达15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百万,民族技艺行业企业超过千家。而贵州省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在2017年达到年产值300亿元,云南省更是在2011年就已超过300亿元,与周边省份相比,广西民族技艺产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从产业水平看,目前广西民族技艺产业生产企业主要以“小企业”、“小作坊”为主且零散不集中,民族技艺产品缺乏创意、附加值低,使得产业规模受限,制约企业效益,员工劳动付出与期望落差很大且发展前景相对不明朗,影响非遗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人才流失问题突出。
3.3 人才质量有待提高
根据《广西民族技艺行业人才需求报告(2016-2020)》,目前区内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民族技艺专业人才的期望与实际培养存在差距,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民族技艺专业人才尚未达到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要求。在设置非遗传承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过程中,职业院校缺乏与企业等用人单位沟通,导致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对口”。在培养非遗传承人才过程中,职业院校对于人才质量考核缺乏企业及其它用人单位参与,考评方法单一,职业院校对非遗专业人才或民族技艺专业人才的质量评价体系尚不成熟,整个非遗传承人才职业教育培养流程缺乏统一标准。
3.4 社会公众缺乏了解
受“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歧视是目前职业院校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尽管非遗保护已经成为社会主流观念,但是利用职业教育开展非遗保护仍属较新做法,社会公众难免因不了解而轻视,进而影响非遗传承人才职业教育培养进程。职业教育活动周是职业院校与社会公众开展交流的重要平台,借“职教活动周之风”向社会公众宣扬非遗文化、非遗职教培养成果是改变社会公众对职教培养非遗传承人才怀疑态度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区内各职业院校开展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对非遗的宣传形式较单一,普遍缺乏深度,并且涉及的非遗项目种类较少,导致社会公众缺乏了解。
4 结语
文章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广西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在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教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多样发展背景下广西非遗传承人才职业教育培养取得了有效发展,但仍存在职校区域发展失衡、产业落后制约就业、人才质量有待提高、社会公众缺乏了解等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此问题,首先应科学发展规划,整合职校区域发展布局;其次应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产业融合;第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作用;最后,构建非遗教学展示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以促进广西非遗传承人才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最终服务于广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千波.地方性高职院校开展非遗数字化传承研究——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数字化传承南通蓝印花布为例[J].职教论坛,2015,(14):48-51.
[2]王圣龙,李丽.高职院校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7,(20):105-108.
作者简介:
许莹(1988-),女,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管理系,广西桂林,541006;陳炜(1977-),男,广西师范学院旅游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7年广西职业教育改革重点课题:协同创新视域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模式研究(编号:GXGZJG2017A08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