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基层税务人员税收执法风险的几点思考
2018-11-16郑慧峰
郑慧峰
摘 要:税收作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管控好税收执法影响着我国财政收入的平衡。同时税收执法也属于行政执法的范畴,由税务机关完成为国聚财的任务。对于基层税务人员而言,需要精通税收的范畴以及税收执法的流程,完成依法治税的重任。但是实际税收执行过程中,税务人员不熟悉基本业务流程,风险意识以及法制意识不足,部门配合不当等因素加大了税收执行的难度和风险系数。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税收执行风险的概念及种类,探究了税收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对规避税收执行风险的几点对策展开了详细的探讨,以此供基层税务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税收执法;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执法风险
伴随着我国税收法制体系不断的加强与完善,各级的税务机关在税收工作的管理以及稽查等环节也要逐渐的加大力度,而无论是税务机关还是执法人员,如果在执法工作当中不作为,或者是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那么使得税务工作存在风险的,这些都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罚。就当前的税收执法环境来看,基层税务人员执法风险还是无法规避的,许多税收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都是客观存在。而如果想要降低以及规避税收执法风险系数,就需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税收执法体系,使得我国税收执法质量以及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一、税收执法风险的概念及种类
什么是税收执法风险呢?其实很简单,主要是指具有税收执法资格的国家税务人员,如果在进行执法工作中,没有按照规章制度来完成,那么就给国家还有纳税人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失,而这些应当要履行却没有履行的职责,就需要承担行政或者是刑事的责任。而根据外界影响程度的不同,还有所依据的法律法规的不同,可以把税收的执法风险大致分为三类:管理风险、行政风险还有司法风险。
1.1 管理风险
税收执法的流程和范畴也是按照《税收征管法》以及《行政许可法》中的法律条文确定,因此基层税务人员在执法阶段,需要完成岗位职能和岗位要求,而如果在税收执法中没有作为,就会给税务机关的管理事物造成一定的困扰,进而引起后续的税收执法风险。
1.2 行政风险
《税收征管法》还有《行政处罚法》等有关税收的法律条文,明确指出了税收执法的法律行为和执法对象,但是在税收执法中,执法对象的不对引起税务行政撤销,执行行为的有误引起行政赔偿或者诉讼败诉,诸多不良的行政执法会给税收执法带来风险。比如基层税务人员没有按照税务检查的标准执行税务检查时,就会造成税务行政复议撤销等不良风险。
1.3司法类风险
主要是指在进行税收程序法还有相关的条款规定时,税务人员因为主观过失没有履行,或者是没有完全履行职责,导致国家利益受到了侵犯,给国家税款还有其他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那么还有可能需要肩负起刑事责任的风险了。像是因为个人利益导致税收工作的出错等。
二、税收执法风险产生的原因
2.1税收法律客观因素
我国现有的《税收征管法》以及其他相关的税收法律条文,在规定税收执法行为以及税收执法对象并不清晰,存在较多模拟两可的定义,因此在执法过程中容易出现擦边球的现象。例如在《税收片管法》当中的第63条有规定,如果有纳税人偷税行为,那么税务机关有权追缴纳税人少缴的那部分税款,并且纳税人还需要多缴纳滞纳金。并且偷税的程度定义是否为犯罪行为,后续还要追究纳税人的刑事责任,但是没有明确的定义偷税犯罪的范围。许多人也很容易利用这个范围来谋取私利,加大了税收执法的风险系数。
2.2 税收执法的内部环境
一般的像是税收执法人员,可能会因为业务的不熟练,那么违反了执法的程序就有可能会引起执法的风险了。同时还有部分基层税务执法人员职业素养不足,并且缺少专业知识学习的激情,不能很好的掌握税收业务,单纯的依靠经验办事,而这种行为很容易就会造成执法上的错误。税收执法人员还没有吃透税法规定的法律行为,对于税收执法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那么在执法上自然也就质量不高。还有就是执法人员因为随意的执法,部分基层税务人员懒惰所造成的不作为,基层税务人员利用税收执法职为自己谋取私利。
2.3税收执法的外部环境
税收执法的外部环境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使得税收执法存在诸多风险。是最能。其中最容易出现风险的地方就是地方政府对于税收工作的干涉,如今各地政府都在努力的发展自身经济,而是一些基层的政府为了可以把依法治税同地方经济发展起来,不断的招商引资,加大地方经济的活动,所以也就私自出台了许多税收优惠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干预了税收执法。而如果在执法上出了问题,那么还是需要由税务人员来承担责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让财政收入得以增加,不顾经济发展的规律,强制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的加增以及强收。而伴随着法律的不断完善,公民还有法人维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所以税收执法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
三、防范税收执法风险的对策
在近些年来,基层国税机关每一年都要进行一次税收执法检查,而如果在税收执法工作中发现有问题,那么就可以及时的进行解,这对于规范税收执法以工作还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不过这项工作其实耗费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并且对于基层的负担也比较重,而如果检查工作的人员不志业,那么也很难让问题得到解决。下面阐述几点防范风险的对策:
3.1形成完善健全的税法体系
不断的健全完善税法体系,推进依法治税这在当前是十分重要的。一是需要不断的加快税收立法的步伐,让税收的基本法可以尽快制定和完善,而各级政府还有有关部门也应当对执法人员不作为,或者是不完全作为的行为进行约束,出台专门的条款。二是对于涉税文件的出台也一定要加大管理,进行严格的审核之后才能出台,避免出现有与法律相悖的文件。而在修订的《税收执法检查规则》当中有指出:日常执法检查工作是进行税收执法检查的一个主要形式,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现来,开展日常税收执法检查对于监督的促进,提高整体执法以水平,降低稅收执法风险系数。
3.2 构建合理的行政机制
完善税收执法的行政机制,使得所有基层税务人员依法行政,建立高效并且务实的工作机制。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界定工作职能,让行政权力的行驶可以处于合法的范围内,而如果是分使用自由栽量权那么一定要按照法律的步骤来执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于执法的程序要做来严格的监督,对于各个环节要细化到实处,而执法人员在行驶权力时,对其方法、步骤还有时限等也要有严格的控制;其次要建立一个有效的互动机制,可以通过信息网络来进行沟通,如果有问题也可以及时的反馈,那么就可以减少因为信息不畅所导致的执法风险;最后当地的执法部门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完成这些检查项目,而具体的工作则由法规部门来负责组织以及执行,人员可以从市级法制人才库当中来抽调,对于每一个检查单位的情况都要检查好,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的处理,并按照规定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3.3规范基层税务人员的执法行为
税务人员只有依法治税,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才把让执法的质量提升起来。深入的推行税收执法的责任制,可以按照法定的权限来进行设置,然后与岗位联系起来,建立一个严密的岗位责任体系,再则就是将工作会程细化,然后就是可以再建立一个内部的监督机制。将责任明确然后监督好,特点是一些需要监督的重点,而各部门以及岗位之间也可以建立一个制约机制,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部门还有岗位因为权力过大,而出现权力责任脱节的情况了。同时对税收的执法人员要进行定期的交流以,避免因为长期任职而出现的守旧心理,或者是一昧的落入到人情网当中,。而当前的基层税务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一两项税收检查工作来进行,比如在税收收入质量的检查、执法案件的审查还有复查、免税管理工作的执法检查、项目列支审批的检查、纳税人管理的檢查、消费税的执法现状进行检查等工作中明确规划好税务人员的职责。
3.4 加强监督工作
要想将制约机制健全完善,必须强化执法的监督工作。对于税收执法工作一定要进行事前监督,对于税收规范性的文件的审核、政府报备的制度等也要认真的监督好,定期对一些正在的执法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核,如此也可以有效的减少一些违法行为,减少一些执法风险。执法行为的事中监督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对执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而税务听证还有行政复议制度也要严格的执行。此外还可以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如此就可以建立高效、便捷以及成本低廉的机制。
3.5 加强岗位培训
税务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需要不断的更新完善,因此要加强对于岗位的培训,提高税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对于化解税收的执法风险也十分的有利。税收执法人员只有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避免在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而这些素质的背后其实也代表了法制观念还有工作态度,以及责任态度。所以,执法以人员做到统筹兼顾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此不仅可以对税务人员有一个警示作用,对于税收风险也能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执法以人员的防范意识,使得他们可以摒充一些老旧的行政思想,自觉的提高自己的行政意识。而只有这样执法人员才能做到遵纪守法,克服一些侥幸还有麻痹的心理,也才能建立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
3.6 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
税收执法工作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单靠执法部门不可能完全的,所以这就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相关单位的积极配合,而法规部门也需要以此项工作来作为已责,因为这在推动全局法制建设当中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于基层的国税机关来说,要想做好法制机构建设需要得到各个部门的配合。建立好市局级的法规机构,并且还要配备专门的法规人员,区县也要配备专门的执法人员,而执法监督的工作主体则是放在市局的,区县则主要负责推广以及实行,而市局则负责任务的下发,还有工作的总体方向。在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区县虽然没有设立有专门的法规机构,但是也需要配备有两名以上的工作人员来负责法规工作,这样就不会出现因为没有人员保障,而出现法规工作无法执行的现象
四、结语
税收执法是国家行政执法中关键的一部分,肩负着国家财政收入的聚敛的主要途径,也是基层税务人员的主要职责,加强税务人员的依法治国意识,规避税收执法风险,有利于我国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建立一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大国。
参考文献:
[1]金妩秀. 基层税务机关税收执法风险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2]王亚君. 甘肃省产业结构调整与税制优化背景下基层税收征收管理风险研究及防范[D].兰州大学,2018.
[3]杨泽蔚. 广州市天河区国税局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8.
[4]王琳.内部控制视角下的税收执法风险研究[J].中国商论,2018(12):30-31.
[5]龚小花.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视角下企业税收风险的防范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8(05):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