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郑信王:平步青云
2018-11-16王家榜
王家榜
郑信一生的光环荣耀都与他的“干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以说没有他“干爹”就没有接下来的昭披耶达信(昭披耶是泰国的贵族爵位,属于一等爵位),更没有后来的达信大帝。
一、“干爹”:昭披耶节基
这里给读者简要地介绍一下郑信的“干爹”——昭披耶节基。从他的名字就可以看出,节基他是位贵族,因为他的爵位是昭披耶。封建社会,泰国贵族都被授予一定的爵衔,贵族的爵衔按照其级别的高低顺序划分为五等:一等是昭披耶;二等是披耶;三等是帕;四等是銮;五等是坤。如果不好理解,可以对照中国封建社会的爵衔。泰国这五等爵衔可能就相当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公、侯、伯、子、男这五等爵衔。贵族的爵衔是由国王赐予,其同时被赐予爵名。
昭披耶节基是暹罗大城王朝的大臣,那他到底是位什么大臣呢?根据郑信父亲郑镛的官位税务官推测可知,昭披耶节基应该是大城王朝的财务大臣,是郑镛的领导,而且他俩关系可能非常要好,只有这样才能理顺为什么郑信是昭披耶节基的“义子”。昭披耶节基收郑信为义子的原因有二:一是昭披耶节基无儿无女,二是迷信算命。算命在古代社会非常流行,因为当时科学发展受生产力的制约,一些“怪异”现象就必须依靠“迷信”来解释,以便稳定当时的社会秩序。昭披耶节基不但专业业务能力很强,而且是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学的算命先生。一次偶然机会,昭披耶节基路过郑镛家门口,看见摇篮里的郑信正和一条小蟒蛇共睡一篮,看着他有危险,就一手卡住蛇的七寸救了郑信。随后,他丈量时为婴儿的郑信身材比例并掐指一算:说郑信有帝王之相,并对郑镛说要收郑信为“义子”,郑镛家人当然很乐意接受这样的“善意”,也求之不得。这位达官贵人通过偶然的机会路过郑镛家门口并收郑信为义子,同时也成就了郑信。
其实,如果人们细想,昭披耶节基说郑信以肚脐眼为中心,从肚脐眼到脖子的身体长度与肚脐眼到脚的身体长度等长,与佛的身材比例很相似,并判断他具有帝王之相。如果读者都为人父母的话,就知道昭披耶节基就是以算命为幌子,夺人儿子为实而已。因为婴儿的身材比例都一样。当然对于郑镛家人这样缺乏一定文化常识的人来说,就信以为真。这就是精英与普通人的区别,精英的思想永远领先于普通人,不管是在为公还是为私方面,总有文化底蕴的支撑,让人心服口服,令人不得不承认。
二、上座部佛教教育
1748年,郑信14岁,他完成了长达7年时间的上座部佛教教育。因为他的“干爹”是贵族、是财政大臣,寺院的方丈更是对郑信格外关心与照顾,经常给郑信“开小灶”,这也是人之常情。当然郑信也是天资聪明,一点就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个著名的命题:“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同理,一个人的成功外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取决于内因,郑信正是凭借自己的天资聪明与刻苦学习才取得优异的成绩。
寺院的课程安排不仅有文化课、外语课,还有类似中国古代少年寺的“武功绝学”等课程。大家联想下李连杰主演的张三丰,脑海里就可能会对郑信的武功有所印象了吧。可以说,郑信14岁就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少年一点都不为过,同时还精通越南语等外语。当他的“干爹”看见14岁的郑信时,郑信已经不再是襁褓里那个光头婴儿,此时的他身高七尺、身体健硕,一头长发往后梳理整齐(所谓的大背头),浓眉大眼,英气逼人。昭披耶节基看着眼前如此俊朗的郑信,就决定把他送入内廷为大城王朝效力。
国王见郑信,便要考考郑信是不是如其“干爹”所说的那样文武双全。当然,最终郑信凭借自己优美的文采与精湛的武艺赢得了国王的宠信,让国王对他另眼相看,因為郑信非常善解人意,情商甚高。可以说,郑信是智商与情商并举,而且以情商打动了国王。因此,一个人的最终成功不取决于有多聪明,有时候甚至反被聪明误,而取决于高情商,也就是“善”,这和其父亲笃信的信念一样。正是这样,郑信从此就当上了国王的御前带
刀侍卫。
三、平步青云
为了把郑信培养成全能型人才,也就是现在讲的复合型人才,1748年,国王让他去皇家寺院进修,这一进修就是三年。1751年完成进修课程,郑信回到宫中,国王便任命他为来兴府(也是后来的达府)的副府尹。达府在暹罗的西边,与缅甸接壤,当时是一个战略要冲,是捍卫大城首府的第一道屏障,郑信就在这边守卫国土,中国有句古诗“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此句古诗用在郑信身上十分贴切。在此之前,达府有被缅甸侵犯的历史,后来郑信全力保家卫国,使得泰国免遭缅甸的长期进
犯骚扰。
由于军功,郑信被国王提拔为军政长,也就是总督,赐予爵衔“披耶”。从此,达府人便开始称呼郑信为“皮耶达信”。从名字的演变就可以看出,郑信的政治生涯可谓是平步青云。
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般人可能就会骄傲自大。但是,郑信更加谦虚谨慎,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松懈,清楚自己的位置。因为当一个人的职位越高,暗中想中伤的人可能就越多,从中作梗使其摔下来,而位置越高摔下来就越痛。这一点郑信非常明白,因此他日夜操兵,绝不松懈。正因这样的品质,郑信才会青
云直上。
富贵在天,生死有命。正在郑信如日中天的年纪,厄伽陀国王却突然崩殂,那么接下来“皮耶达信”的命运又是怎样的破朔迷离?对于这样的命题,以现在的视角来研究郑信,人们自然非常清楚,但放在当时盘根错节的历史大环境下,那又是何等不明。因为有内忧外患同时叠加相关影响,没有一定的战略定力与战略智慧,人们是难以辨明的。
(文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