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豫剧板胡及其演奏技巧
2018-11-16崔院成
崔院成
豫剧板胡俗称“瓢”,它是豫剧“文场”的“当家弦子”“头把弦”,现在都称它为“主要乐器”或“主弦”。
20世纪50年代初,板胡正式成为豫剧伴奏中的主奏乐器。1954年全国戏曲调演在北京举行汇演时,豫剧板胡也迎来了第二次改良。老一辈的艺术家姜宏轩将板胡定弦定为四度,将皮弦改18号钢丝,后来又试用琵琶的三、四弦,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叶,河南省戏曲学校板胡老师张一千和左清义将其定为合金缠丝多股钢丝弦,并固定下来。
一、豫剧板胡的构造
豫剧板胡的琴杆一般都用檀木制成,长约76厘米,上方是方柱形,越往下越细(上斜,顶端的下边刻有一上一下两个弦库),用来安装琴轴,弦库的下面是圆柱形,越往下细(上边约有3.5厘米,下边约有2厘米),穿过瓢壳和琴托。琴轴有木质弦轴和金属螺旋体弦轴两种,分上下两个,上面的叫内弦轴,下面的叫外弦轴。金属螺旋体弦轴又称机械轴,而机械轴定弦准确,不费劲,又不易跑弦,所以现在都用机械轴。千金(也称腰码)有木质、牛角两种,多用于固定,位置在外弦轴与码子之间的上方三分之一处,也有上下流动的千金,便于变调。
琴筒用槟榔壳(椰子壳)切去两端,前口大,直径约为11厘米,后口小,直径约为9.5厘米。前口粘上面板,面板与前口面积一样大小,用泡桐板、面板的厚度约为0.3厘米,琴码有木制、竹制、骨制等,雕成桥形,位置在面板的上下直径的上端约四分之一处。琴码与音色好坏、音量大小有很大关系。琴托(也叫琴座)木制,下面是平的,上面与瓢壳相适应,外弦是老弦,现在为特制的豫剧板胡。
二、豫剧板胡的演奏姿势和定弦
(一)演奏姿势
豫剧板胡的演奏姿势分为平腿式与叠腿式两种。叠腿式就是右腿伸向正前方、小腿后收,垂直落地,使脚尖、膝盖、头形成三点一线,然后左腿很自然地叠置在右大腿上,左脚悬空,全身的重心集中在臀部和右脚跟上。平腿式就是左腿伸向前,右腿后收,垂直落地,两脚尖微偏向外,左右脚尖保持35~40厘米距离。由于两脚踏地,全身重心下移。脚部、腿部的负担可以减轻,演奏时间较为持久,演奏时全身的活动范围也配套,演奏和伴奏热情奔放。感情激动和速度较快时,随着音乐旋律的发展,演奏者可以将感情充分表达出来,所以现在绝大部分演奏者都采用平腿式。
(二)定弦
豫剧板胡的定弦都是纯四度音程,即内弦为g,外弦为c。定弦时可以在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定音器和笙等固定乐弦中找到调的“3”“6”,板胡上的内弦“3”、外弦的“6”拧得和固定乐器中的“3”“6”一样高就算定准。四度的定弦法和单位的“老少配”加之左手指帽局限了该乐器的表现力,不过豫剧板胡的色彩性和伴奏作用是任何乐器也代替
不了的。
三、豫剧板胡的指法
豫剧板胡的指法大致分为滑音、揉音、打音和泛音等。
(一)滑音
滑音就是左手手指在琴弦上滑行。滑音的演奏方法:演奏近距离的滑音时,上臂和前臂要稳定,给左手以支持力,但动作微小,只是稍有晃动。虎口夹琴杆要稍为松弛。如果演奏慢速的远距离滑音,动作幅度就比前一种滑音稍大,这时左臂重心先起带动前臂,再通过手腕的动作帶动手指向上或向下滑动。滑音的种类又分为原位滑音、小滑音、接力滑音和其他滑音。
(二)揉音
豫剧板胡由于没有指板,弦粗、手指上下滑动,但还是在原音之间上下滑动,手指帽的揉弦实际上只有单纯的上下和压揉这两种。
(三)打音
打音也叫“打弦”或“颤音”,其记号是“tr”。打音的奏法是一指按本音,下一指快速而均匀击打大、小二度(个别可以击打小三度)上邻音以装饰本音。打音演奏,表面看只是手指迅速起落击打琴弦的结果,实际上它与上臂的稳定和前臂的支持协同动作是分不开的。没有前臂的支持,打音是很难持久的。打音时手指击打琴弦要干脆有力,富有弹性,其打击速度以每秒五次适宜。
(四)泛音
泛音有“自然泛音”和“人工泛音”之分,它们又各分为许多种。豫剧板胡由于本身的特殊条件,一般只有弦线长度(指从琴码至千金这一段可以振动发音的弦的长度)二分之一处的自然泛音——八度泛音。
(五)豫剧板胡的转调
随着现代剧目创作的发展,豫剧音乐从头到尾只用一个调,这已经不能符合剧目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近20多年的豫剧艺术实践中,豫剧板胡可转bEbBbA、C、F、G等。
总之,豫剧板胡是豫剧伴奏乐队中的“头把弦”,在伴奏中一定要起带头作用,归纳起来从头至尾必须突出一个“伴”字。其“伴”的主要任务,是为演唱者“托唱保调”。这就要求板胡演奏者准确无误地伴奏出演唱者的每一唱腔,从而使戏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得以更充分的表达,使其形象更加完善、高大。伴奏时声音不要过大,声音过大把演唱者的声音完全掩盖,观众听不清唱词,使人物的音乐形象遭到破坏。演奏者应该按戏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每段唱腔的要求及演唱条件来考虑伴奏效果,做到强弱适宜、快慢得当、恰到好处。笔者认为,不管哪种唱腔,其伴奏的一般规律是:唱时轻奏,“过门”可以适当地强一些。人物“念白”“对话”时的一些“行弦”或“间奏”,如果需要板胡参加,一定要轻奏,以防影响演员做戏和干扰观众视听,造成不良效果。
四、豫剧板胡演奏与“情”的结合
在板胡的演奏技艺中,笔者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与“情”字的结合。演员常说,“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目前,板胡演奏似乎很少强调“情”字的重要性。但是,许多演奏家早就把“情感”与“音乐”连在一起,全身心地投入演奏乐曲的情感中,强如万马奔腾,弱如细语柔声,悲时如泣如诉,喜时万家灯红,快似风驰电掣,慢似闲庭信步,音韵叹为观止,引人入胜,达到了以声音见情意的境界。
笔者并不否认有人只注重卖弄技巧的现象,拉得花里胡哨。此类人不管作品内涵,只顾摇头晃脑,乱出风头,所拉出的曲子暗淡无色,毫无回味价值。究其原因,不外乎缺少“情”字。好的技巧固然重要,但它只是演奏的一种表现手段,如果尽用技巧,不讲究情感,效果大不了是将乐谱用拉出声的方法重新复制一遍。除了干巴巴的声音之外,人们很难听出乐曲的含义,感受不到音乐的美感。若想让观众听着好听,品出味道,深受感染,演奏者必须细品剧情精神,领会出作者的意图,尔后将自身置于作品之内,用真切的情感、饱满的情怀和准确规范的演奏技巧,全身心地表现乐谱的内涵,自然就会拉出它应有的感染力,作品自然就产生了百听不厌的效果。一部好作品通过琴声奏出后,如果能够获得好评,将会使演奏者和听众得到莫大的精神享受。
五、豫剧板胡的重要地位
豫剧板胡既属伴奏乐器同时可作为独奏乐器,特别在豫剧乐队中,它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它既是主弦领奏,又是一个统领整体乐队软场(即管弦乐)的指挥,有河南梆子“乐器之王”的美誉。因此,对板胡的琴师要求就非常严格,不仅要技艺精湛,技巧娴熟,反应机敏,还要具备良好的音准感觉和乐理素质。从舞台使用的角度来讲,更重要的是应吃透剧情,把握住导演的意图乃至演员的行腔特点和演唱风格,与人物一同进戏,才能达到和剧中的演唱情节共呼吸、同表演,使全体管弦乐队成员在主弦琴声的带领下,起到烘托剧情及渲染气氛的作用。
在豫剧舞台上,目前仍保持着包腔到底的演唱格调,故而很多演员比较依赖板胡,因此板胡在豫剧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就像从前京腔名伶的固定琴师手中的京胡那样重要,名角出场非它莫属,否则演出效果将大减色彩。
当今在豫剧界,拉板胡的琴师更应该和剧目中的文戏扮演者同悲共喜、心声相连,用美妙的音乐和动听的歌喉携手共塑出鲜活的艺术形象。一个好的演奏者,尤其是手握豫剧板胡的首席操琴者,能用自己的乐器向人们传之以声音,动之以真情,送去一份精美绝伦、丰盛可口的精神大餐,将是琴师最大的满足与快乐。
六、结语
事实证明,一个优秀的伴奏者只有具备坚韧的毅力,经过枯燥的修炼,虚心地求教,使“情”和“技”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练出一套深厚的操琴艺道,拉出情感,拉出乐曲的骨肉血魂,才能更加充分完美地展示板胡演奏的艺术魅力。
(河南豫剧院三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