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一道隐形的槛
2018-11-16徐灏天
高二那年,正值“丧文化”风靡网络,“葛优瘫”“网红青蛙PEPE”“咸鱼”成了很多同学的空间常客,他们不时用这些图片、文字抒发自己颓废的情绪。但是这种文化真的流行吗?社会上不同年龄的人又是如何看待丧文化的?
这次团日活动,我们打算走出校园,和外面的声音来一次交响。
针对青年、中年、老年三大人群,我们设计了三个不同类型的问卷,并将调查的地址选在了这三个人群都不少的中山公园。
作为任劳任怨的团支书,我当然加入了难度最高的老年组,临门一脚却打起了退堂鼓,怎么开口?万一被拒绝也太尴尬了!为了物色看起来“好说话”的老人,我们在公园里来来回回逛了一大圈,磨蹭了2个小时,还是一无所获。
“支书,带个头呗!”我被推搡着往广场舞方向趔趄了好几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深吸一口气,我对跳着舞的大爷说:“爷爷您好,我们是温州二高的学生,正在做关于丧文化的调查,能不能请您……”不等我说完,他就一脸不耐烦地摆了摆手。我一脸窘迫地站在一旁,心想这样回去太丢脸了,抬头看到一个奶奶正坐着休息,鼓起勇气上前。我认真地向奶奶说明了活动情况,她问:“什么是丧文化啊?”竟然没拒绝!我赶紧拿出准备好的资料解释,听完之后她很配合地填好了问卷。这次成功一下子鼓舞了同伴们的士气,大家纷纷向周边的人发出询问。
向前迈出几步后,我们从一开始的磕磕绊绊变得自信自如。我还遇到了一位退休的温州六中老教师,他听了我的介绍后,拉着我的手聊了很久。中年组的成员反馈说中年人的反应很热烈,他们的孩子正在被丧文化影响着。而青年组在同龄人那里听到了各种支持的声音。
虽然我是团支书,但在这之前一直处于自己的舒适圈里,面对的都是熟悉的面庞和情境。跨过隐形的勇气门槛,也是我跨出校门的第一步,發现社会并没自己想象的那样凶险。走向社会,我们能遇见一些陌生的、别样的人群和思想,真的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对话“社会人”
Q:作为高中生,你觉得刚开始走向社会最需要什么?
徐灏天: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步是勇敢,勇敢去想,去说,去做。比如一开始我们都推来搡去没人敢第一个开口,但后来被强推上去之后,我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行动是第一驱动力,多经过几次对话,自然而然就能知道对方会有哪些反应,你又该采取哪些对策。这是我们第一次没有借助父母、学校的力量进行的实践活动,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开始在社会上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