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场发配地岭南,真的是不毛之地?
2018-11-16佚名
佚名
在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里,提起岭南,人们大多认为那是一个瘴疠之气横行、圣人之道不彰的蛮荒之地,与今天人们眼中的“东西南北中,发财在广东”的沿海发达省份定位相去甚远。
不毛之地,事实真如此吗?
历史上的岭南,一般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由东到西“五岭”以南广大地区,原是古越族居住的“百越之地”。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这里被不少人视为不毛之地,诸葛丞相就在《出师表》中写下“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事实真的如此吗?
先秦时,一种名叫“茶晶”材料做成的纽扣和装饰品在中原各国贵族中相当风靡。时人只知“茶晶”来自楚国,却不知这原料正产自百越地区。早在战国时,岭南百越之地就是楚国重要贸易伙伴。除“茶晶”,不少风靡各国贵族的奢侈品原料都产自岭南。
《淮南子·人间训》中提到,“秦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使尉屠雎发卒五十万。”百越不但本地资源丰富,而且因为地处临海,与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有着规模可观的海上贸易。近年来,在菲律宾出土的百越石器,以及廣州出土的融合两亚工艺和古印度玛瑙的珠串,就是有力证明。
烟瘴之地?这事好像没那么简单
“烟瘴之地”一度成岭南代名词,岭南也由此成为中原人眼中的畏途。“烟瘴”到底是什么?
瘴气,在中医理论中多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人触之辄病疟。因为南方地区多山林地带、多湿热、多蚊虫,就成了疟疾传播的天然土壤。《史记·货殖列传》曾云“岭南卑湿,丈夫早夭”。
古代医疗条件十分有限,大多数医生在疟疾这样的疾病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欧阳修就曾在《论台谏官唐介等宜早牵复札子》提到“唐介前因言文彦博,远窜广西烟瘴之地,赖陛下仁恕哀怜,移置湖南,得存性命。”如此看来,称岭南为“烟瘴之地”似乎并无不妥。
但在中原王朝“天朝大国鄙视链”下,称远离中原王朝统治核心区的岭南为“烟瘴之地”,不免有些“变味”。尤其是随着历史发展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烟瘴之地”这个称谓并没有随之淡化,反而在明清时期被用作一种丈量犯人发配距离的标准了。
《明史·刑法志一》:“充军者,明初唯边方屯种。后定制,分极边、烟瘴、边远、边卫、沿海、附近。”无独有偶,《清史稿·刑法志二》中也留下了“清初裁撤边卫,而仍沿充军之名……附近,二千里;近边,二千五百里;边远,三千里;极边、烟瘴,俱四千里”的记载。
发配之地,不知留下多少情
在古代,尤其是唐宋两朝,岭南常被作为发配犯官之地,中原人去岭南任职也多被视为左迁。中国版图那么大,为什么总是岭南呢?这是因为:
一方面,自南北朝流放制度形成后,各朝大都遵循在控制范围之内就边就远安置原则。岭南远在千里之外,路途艰险,可以作为对犯官的惩罚。
另一方面,岭南作为各朝统治范围的边缘地带,也需要不断派员前去训谕教化、巩固统治、加强开发。
唐宋时期,北方地区为少数民族所控制,一般充作罪犯戍边之地,而因为中央政府对南方的控制力更强,所以一般作为流放政治犯的地方。这也解释为什么唐宋八大家中的柳宗元、韩愈和苏轼都曾谪居岭南。
其实,流放生活并非只有苦楚,岭南在历史上就与不少文人和吃货结下了妙不可言的缘。晚唐广州刺史刘恂,为后世留下堪称旅游觅食“红宝书”的《岭表异录》。一起来感受一下“吃货”刘恂的爱:“赤蟹壳内黄赤膏如鸡鸭子黄,肉白,以和膏,实其壳中,淋以五味,蒙以细面,为蟹饦,珍美可尚。”
而从“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大家对荔枝的爱更是不折不扣的跨越千年。
(陈冲荐自《广州文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