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渔业是大粮食、大生态、大文化

2018-11-16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水产品渔业水产

渔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活动之一,是一项古老传统产业。随着历史进程的不断发展,渔业深深融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下,渔业继续散发独特魅力,展现一个朝阳产业的年轻蓬勃。2017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先后6次提到渔业,涉及水产养殖、资源保护、渔业文化和执法监管等多个方面,让我们对渔业有了更加充分和更高层次的认识。

渔业是大粮食。“逐水而居”是人类繁衍和生存发展遵循的基本准则。当先民从棒打石击,发展为垂丝钩钓、结绳为网,从纳苗培育,发展到人工繁苗、规模养殖,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效率的大幅提升,使得水产品和稻谷、肉类等其它食物一样,成为人们最基本的能量来源之一。奔腾不息的江河湖海和纵横密布的沟渠水库,也使水产品成为最易获取、最经济实惠的动物蛋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数据表明,全球水产品人均年消费量已超过20kg,为人类提供了6.5%的蛋白质总量或16.4%的动物蛋白质总量。其中约为31亿主要消费人口提供近20%的动物蛋白摄入量,有30多个国家的比例超过30%,比例最高的日本已占到50%左右。2017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超过70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40%以上,人均年消费水产品20kg,处于全球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超过50kg,位居世界前列,是名副其实的渔业生产大国和水产品消费大国。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8-2027)》预测,未来10年,随着人口规模的继续增长,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水产品人均年消费量将增加到25kg,其中城镇居民将超过30kg,在需求量日益增加的同时,人们对水产品优质、安全、营养和便捷等方面也会提出更高要求。目前,由水产品为国人提供的蛋白质总量与3亿亩水稻相当,但产业作用和地位尚未得到应有认可,在政策导向和财政扶持等方面亟待加强。

渔业是大产业。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水吃水主要是指捕鱼和养鱼。从产业类型来看,渔业属于大农业范畴,按生产性质可分为捕捞、养殖、增殖、加工、休闲等;按作业水域可分为海水和淡水,按距离远近又可分为近海、远洋、湖泊、水库和池塘等;按生产对象可分为鱼、虾、蟹、贝、藻及爬行类等,不同的养殖品种几乎自成体系,捕捞还涉及渔港、渔船、渔具;总之,渔业既有与种植业、畜牧业和林业等其它产业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其独特性、复杂性和功能性,使之成为大农业乃至国民经济中最具特色的一个产业。张謇提出“渔界所至,海权所在也”,捕捞即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也是宣誓主权的一种有效方式,渔民长期在江河湖海上生产生活,本身就是对水域主权的一种确认。尽管内陆和近海捕捞量日趋饱和,但远洋渔业仍有较大空间,如南极洲海域的磷虾资源,年可持续捕捞量预计超过1亿吨,相当于每年全球海产品捕捞量总和,磷虾油、低温活性酶和磷虾蛋白肽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利用,将是一个前景巨大的新兴产业。曾经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美国学者布朗认为,中国对世界有两大贡献,一是计划生育,二是水产养殖,充分肯定了水产养殖业作用。随着人民群众对动物性蛋白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水产品供应仍将主要依靠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一是饲料系数最低,养鸡是2.5kg饲料转化为1kg鸡肉,猪是5∶1,牛肉是6-7∶1,鱼是2∶1。二是产出效益较好,以江苏省为例,2017年全省水产养殖平均亩产值超过1.1万元,在大农业中最高,渔民人均纯收入近2.5万元,比农民高5800元,盱眙、高淳、兴化等地区农民收入的1/3来自养虾养蟹。三是带动就业量大,全世界现有5700万人直接从事渔业生产,其中我国超过2000万,再计算上下游产业,从业人口规模将更大。四是市场竞争充分。渔业是我国农业领域最早放开,也是农产品中市场竞争最充分、竞争力最强的。2017年,全国水产品出口总额211.5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8%,位居农产品出口首位。五是发展潜力巨大。2017年,全国渔业产值1.2万亿,占农业总产值的10.7%,作为鱼米之乡的江苏,其占比也仅为23%左右。渔业二三产比重50%左右,低于农业20个百分点,水产品加工率30%左右,低于农产品35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80%左右的二三产比重和90%左右的农产品加工率相比,差距更大。未来,水产品加工业及二三产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巨大。

渔业是大美食。《说文解字》注:鲜,一种鱼的名称,字形采用“鱼”作边旁,用省略了两个“羊”的“羴”作声旁。可见鲜字原意是特指鱼虾等水产品,由此也可理解为何用海鲜、江鲜和湖鲜来泛指水产品。人们的嗜好各有不同,但对美食总是共通的,鱼籽酱就是世界三大顶级美食之一,中国人更是偏爱食鱼,古人常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宁可居无竹,不可食无鱼”来表达对鱼的难以割舍与喜爱。水产种类繁多,头、鳞、刺、骨、皮等均可作菜,在中国八大菜系中,以水产为食材的菜品数不胜数,在传统的上八珍、中八珍和下八珍中,水产品占到近一半,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参加的宴席,有无海参鲍鱼龙虾螃蟹是评价高档与否的主要标准。水产烹饪方法很多,除生吃外,蒸煮烧烤焖,煎炸炒熘煨,用一条鱼做一桌全鱼宴也未尝不可。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长江流域地区,“春潮迷雾出刀鱼”,每年临近清明,多少食客为等待一年的长江刀鱼而魂不守舍;“六月鲥鱼带雪寒,三千江路到长安”,描写了人们为吃鲥鱼不远万里的情景;“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拼死吃河豚足以说明它的味道鲜美;“桃花流水鳜鱼肥、盱眙小龙虾、阳澄湖大闸蟹、长江三鲜、太湖三白”,好像每到一个季节都有与之对应的特色水产美食,难以想象在“无鱼不成席、无虾不成宴”的江南,如果餐桌上少了水产品,那得有多单调。西晋文学家张翰因思念家乡鲈鱼和莼菜美味,毅然辞官回乡,莼鲈之思便流传至今;苏东坡说:“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张爱玲说:“人生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渔业在丰富餐桌的同时,也缔造了精致、讲究、诗意的食鱼文化,不仅在于吃鱼的快乐,更在于吃鱼的过程,获得对鱼的品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渔业是大健康。人们常说“吃四条腿不如吃两条腿,吃两条腿不如吃没有腿”,科学依据是针对脂肪而言的,相对地,猪羊牛肉脂肪多,鸡肉脂肪少,水产品的脂肪更少,随着肥胖症、高血脂等现代“富贵病”急剧增长,多吃水产品有助于减少脂肪摄入,有助于人们身体健康。深海鱼油和藻类中还富含EPA和DHA等不饱和脂肪酸(ω-3脂肪酸),在人体内具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循环、阻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栓形成等功效,对心脑血管病也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等。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017年底在《科学报道》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一个10年前的中美合作医学项目,原始数据来自江苏金坛)结果表明:每周至少吃鱼一次的儿童睡眠更好,平均智商分数(IQ)比很少吃鱼的儿童高出四分之一。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于近期在《自然》旗下子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鱼类中的小清蛋白可以通过肠道转运到血液和大脑中,并有效清除导致帕金森病形成的α突触核蛋白,从而证明了为何饮食中含有更多鱼类的人群中,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病率较低的原因。更有意思的是,他们研究结果表明,淡水鱼和深海鱼都含有很高水平的小清蛋白,小清蛋白含量与鱼类所在水域无关,仅与鱼类接受阳光照射的时间长短有关,这再次印证了为什么“吃鱼的小孩更聪明、吃鱼的老人更健康”。

渔业是大生态。“好水出好鱼,好鱼养好水”,人们常用水清鱼跃来形容和谐美好,用“竭泽而渔”来反对只图眼前利益。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发明发展的“桑基鱼塘”系统,是最早的循环农业,已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生态链中,鱼、虾、蟹、贝、藻具有平衡和净化水的重要作用,没有鱼虾的水体,是荒漠化的水体。以江苏省为例,水产养殖总面积的1/3是花白鲢等滤食性鱼类、贝类、藻类等,不仅不用投饵,而且能够吸附带出水体中的营养盐和蓝藻等,更大面积的养虾养蟹要种植大量水草,根据监测结果显示,虾蟹塘里的水质常年保持在III类左右。一片池塘就是一个湿地,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保持流域和区域生态平衡,在调蓄洪水、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及在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确保地区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都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在太湖开展的“以渔控藻”实验表明,一尾花白鲢从投放到捕捞约16个月,平均长成1.5kg消耗22.5kg浮游生物,近五年共投放花白鲢鱼苗5亿尾,累计固氮430.45t、磷99.39t和碳1772.49t,消耗藻类658万t,是一种更有效、更安全、更可靠的治理模式。尤其是贝藻类产品,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碳汇功能显著,据科学家统计,每年中国水产养殖从近海海洋和内陆水域移出约270万t碳,减少大气二氧化碳贡献相当于每年义务造林100多万公顷,这还未计算通过增殖放流及更多天然水域鱼、虾、蟹、贝、藻的碳汇作用。

渔业是大文化。人类起源大海,天性中带有“亲水爱渔”的基因。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周口店山顶洞人把贝壳钻上小孔,用野藤串起当作项链挂到脖子上,不亚于今天的金银首饰。在人类早期经济活动中,贝壳又以坚固耐磨、易于携带和具有自然单位的特点,充当起最原始的货币。最早的骨制鱼钩出现在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古来闲者,多隐于渔”,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泛舟太湖,写出世界上第一部渔业专著《养鱼经》的范蠡是功成身退典范;庄子说:“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东汉高士严光,拒绝了光武帝刘秀的盛情邀请,甘愿回到富春江做起逍遥渔父;李白赞叹道:“何处沧浪垂钓翁,鼓棹渔歌趣非一”;陆游写道“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我自是无名渔父”,到了痴迷的地步;郑板桥对“老渔翁一钓竿,扁舟往来无牵绊”的生活充满向往。纵观数千年的垂钓文化,始终是隐逸和智慧的象征,是文人士大夫的一种精神寄托。“渔”代表着喜庆富裕,祝愿美好的意思,孔子的夫人生下男孩,恰巧鲁国国君送来几尾鲤鱼,孔子“嘉以为瑞”,为儿子取名鲤,表字伯鱼。鱼跃龙门、年年有鱼、沉鱼落雁、如鱼得水、富贵有余,带鱼字的成语有300多个,带鱼字旁的汉字有1千多个,在近5万首唐诗中带鱼的诗歌就有近3千首之多。赏鱼也是一种高雅的乐趣,形态优美的金鱼演绎动静之美,富贵华丽的锦鲤寓意吉祥幸福,五彩斑斓的热带鱼,可点缀庭院雅室,成为人们的情趣所在。从“治大国若烹小鲜”“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水至清则无鱼”“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数量繁多的俗语中,又可窥见中国人的为人处事之道。渔业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与生产生活、历史人文、宗教信仰等紧密融合,满足人们多层次的精神追求。不同的地理环境也使渔业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如福建的鲤鱼溪、云南渔潭会、阳朔渔火、太湖开捕、查干湖冬捕、台湾渔祭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渔业与广大老百姓的休闲、旅游、节庆、竞技和运动等日益紧密,展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在闲暇时光,人们或是“垂钓碧溪上”,或是“独钓寒江雪”,抑或是参与“路亚钓运动”,尽情享受“钓胜于鱼”的乐趣。可以说,渔业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一道独特的景观。

猜你喜欢

水产品渔业水产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加油!水产人!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