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蚝鼓起养殖户“钱袋子”

2018-11-16

今日农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钱袋子罗非鱼红光

9月28日,广东省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码头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生蚝养殖户们有的围坐在一起埋头敲敲打打,将完整的蚝挖出分类,有的负责分拣装箱,还有的正将生蚝搬运上车准备发往市场,一箱箱鲜甜、味美、个大的“程村蚝”即将被送往世界各地。

红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家贵指着手掌大的生蚝问在场的人们说:“大家看看这些生蚝是养了多久的?”“三个月?”“错,三年半才有这么大!”答案让在场的很多人都惊讶到了。

谢家贵介绍说,蚝的种类有10多种,这里最美味的品种当属“近江牡蛎”。每年8月份是蚝上市的时候,每天上市约有50吨。红光村正处咸淡水交汇区,水质优良,饵料丰富,养出的生蚝以“个大、汁多、肉甜脆”著称,因此被冠以“中国第一蚝乡”的美誉。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红光村辖3个自然村,总人口3032人,80%以上的村民从事养蚝业。该村背倚青山、面朝大海,坐落在南海之滨一处“布袋”形的海湾,海岸线长2.8千米,天然红树林400多公顷。

从村边观景台向大海望去,近万顷葱绿的红树林与蔚蓝天空、澄澈海湾、成片的蚝排构成了一幅广阔的生态美景,白鹤、鸥鸟在其间展翅飞翔。

大自然哺育着红光村,红关村也珍视着这宝贵的馈赠。谢安贵介绍,红关村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0年,是粤西地区除湛江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外仅存的连片面积较大的天然红树林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000公顷,中心区有林面积达435公顷。

“目前,保护区红树林长势普遍较好,最高可达4米。红树林不仅成为抗御台风暴潮、保护农田村庄以及抵抗污染的防护墙,而且成为众多鸟儿、鱼、虾、蟹、贝的栖息家园。”谢安贵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称,红树林沼泽环境及凋落物形成的食物链养育和保护着大量质量好、价值高的海产品。凭借着红树林的馈赠,红光村大力发展养蚝产业,现已建成万亩吊养蚝基地。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下,红光村的程村蚝“鲜甜味美,个大圆肥,肉质淳厚,脆而少渣”。“程村蚝”成为闻名全国的品牌,产品远销全国,造就了“想吃蚝到程村镇”的说法。

如今,红光村的生态环境优美,村民的钱包也鼓了,真正实践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达186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33万元。

“蚝协会”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为更好地带领红光村村民发展蚝养殖生产,带动村民发家致富,以实现本村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红光村1992年组建了 “蚝协会”。

红光村蚝协会自成立以来,不仅帮助养蚝专业户解决生产和销售问题,还协调解决养蚝户之间的各种矛盾纠纷,积极为养殖户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工作,并建立购销网络,使产销实现 “一条龙”的运转模式。

红光村蚝协会会长谢彦安说,近年,蚝协会支持村中公益建设资金达到5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了1万平方米蚝作业码头,并实行专人管理维护,保障码头的日常运转;支持了20万元协助改造红光村通程村镇的6.5千米沥青公路;支持了3万元建设2.5千米环村路硬底化;投资了8万元浚深村通内海河沟,保证养殖户的生产;支持村中心市场改造建设、卫生事业等等公共基础设施。

除了建立 “蚝协会”,近年来红光村党支部还多渠道积极筹资为村民办实事,建好一批民生基础工程,包括建好通镇二级柏油路、环村硬底化水泥路、约1万平方米的红光村高低水码头、村中心市场、13个垃圾池、4个垃圾屋、3个公共卫生水厕和码头避风港等。此外,积极开发蚝苗新培育基地,赴广西、广东台山、珠海、深圳等适宜蚝苗培育的浅海滩涂,鼓励村民到该地方培育蚝苗。目前,红光村民蚝苗培育基础已遍布广西、广东珠海、深圳等8个地级市,年育蚝苗3万多吨。红关村党支部和村委合力助推当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吊桩养蚝助推养殖产业化

红光村的养蚝历史长达200多年,村民们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养殖技术。

红光村自1997年开始采用胶丝绳粘蚝吊养,即将蚝苗取下,按照背靠背,用水泥将蚝苗粘在胶丝绳中再放到蚝棚中吊养,每条绳长2米,共贴9对18只。该法工序简单,操作方便,且大大提高吊养密度,减轻蚝棚的承受力。同时利用绳的随浪性,增大和延长蚝的摄食空间和时间,使所吊养的蚝易大、快肥,蚝体大小均匀、产量高,吊桩养蚝业现已走上了规模化、基地化、科学化的养殖轨道。

红光村蚝协会会长谢彦安是采用吊桩养殖的第一人。他说:“用吊桩法所养的大蚝比滩涂养殖的更肥美,能够卖出好价钱。”通过利用新的养殖技术,全村年产鲜蚝4.5万吨,总产值2.7亿元。2018年,当地生蚝行情持续向好,日销带壳生蚝约40万千克,价格10~12元/千克,而剥壳的鲜蚝肉价格达100~110元/千克。

郁郁红树林,苍苍海湾水,勤劳智慧的红光村人满载着一船船鲜蚝,也满载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幸福。养蚝、卖蚝和吃蚝构成了这里永恒的主题,同时红光人也在不断创造并实践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蚝乡”人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杨海琴)

新陈玉米市场“无缝对接”降价“信号”或已发出

国庆节后,东北新季玉米上市数量逐渐增加,同时,临储玉米拍卖仍正常进行,已与新粮上市形成“无缝对接”,玉米市场压力不断增加。实际上,国庆节前东北玉米价格已经出现松动迹象,尽管国庆期间持续阴跌的华北玉米价格曾传来“上涨”声音,但随着收购高峰的来临,其价格上涨之势恐难持续。

临储拍卖“双降”迎“新粮”

国庆节前最后一周,临储玉米拍卖投放793.0838万吨,成交346.7426万吨,成交率43.72%。

近25周累计投放1.9592亿吨,成交8646.0973万吨,成交率44.1%。当周临储玉米成交均价每吨普降5~20元,其中内蒙古2014年产三等玉米成交均价每吨猛降100元,预示着“新陈交替”的时间窗口已经打开。

国庆节后第一周临储玉米投放800万吨,临储拍卖仍将正常进行,市场普遍预计和去年一样在10月底停止拍卖。9月份最后一周拍卖成交量降至340多万吨,10月份共有3周可以正常交易,预计可成交1000万吨左右,新粮上市之后,市场供应压力较大。

华北新季玉米上市东北待“上冻”

国庆节前,华北玉米价格持续阴跌与新粮上市不无关联。截至9月28日,山东省玉米收获进度接近四成,河南玉米收获进度超过六成,且随着机械化收割的普及,大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迎新。

与之相比,2018年东北玉米主产区因遭遇春季干旱,局部生长期延后,较常年延迟收获2~15天已成定局。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3年的东北玉米市场化收购政策下,不少农户主动选择“上冻”后收获玉米,从而达到自然降低玉米水分、提高品质和销售收入的目的。这意味着,2018年东北地区新玉米上市时间相对偏晚,但品质有望相对提高半个甚至一个等级。

玉米价格想要大幅反弹很难

自9月开始,受新季玉米集中上市的影响,华北产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报价持续下调,最低报价每吨甚至跌破1700元,各企业连续落价不断打压市场,对新季玉米购销产生很大影响。进入10月份,华北局部地区粮价却有“上涨”声音出现,山东临沂地区个别深加工企业开始小幅上调玉米收购报价。都说涨看山东,那么华北产区风向转变,“涨声”初现,是否意味着玉米价格即将迎来反弹?笔者分析认为,短期内市场处于供应充足而需求低迷的状态,玉米价格想要全面、大幅反弹很难。

国庆节前后,辽宁、黑龙江等部分地区开始收割和零星上市,10月中旬东北玉米大量上市,叠加陈粮未有出库货源,市场供应将保持充裕。东北玉米价格已经出现松动迹象,9月28日,辽宁益海嘉里价格每吨下调20元,14%水分二等玉米收购价每吨1700元。当前锦州港价格开始小幅下跌,后期东北玉米大量上市后价格预计也将下滑,这给华北市场带来一定压力。

虽然目前辽宁、郑州这两个最早发现非洲猪瘟疫情的地区开始解封疫区,但大幅降低的生猪存栏量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养殖户采购玉米积极性不高,饲用玉米需求有限。

国庆节前传言“26+2”地区将再迎环保检查,工厂将实行错峰生产,各企业库存充足,大量备货可能面临开机有限、无法尽快消耗这些潮粮的情况,有库存玉米变质的风险,多家工厂主动压价控制库存。低迷的开机、有限的需求使得工厂难以主动大幅上调收购报价。

展望后市,国庆长假常常是国内玉米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分水岭”,东北产区部分深加工企业降价收购或已提前发出信号。当然,2018年北方农户(尤其是东北)对粮价预期普遍高于去年,加之不同于以往的收割习惯,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支撑粮价,所以,初秋时节仍需保证相对充裕的优质玉米库存,等待市场回调机会的出现。

(梅立红)

甘河农场打造返魂草育种育苗基地

记者 马骏通讯员王俊强

记者从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大兴安岭垦区甘河农场获悉,今年秋季开始,甘河农场投资打造返魂草育种育苗基地面积20余亩,年产苗近300万株 (1亩约为667平方米),推广种植面积可达500余亩。

“甘河农场领导经过多次市场考察,发现返魂草市场需求量大,其经济效益是普通农作物的5~7倍,是极有经济价值的中药植物。农场采取先种看成效,鼓励职工群众加入中草药种植创业项目。”该农场副场长吴宁介绍。

甘河农场场长冯颖颉表示,“还魂草种植项目不仅能促进农场的产业结构调整,还能带动更多的职工走上致富之路,实现普通百姓的创业致富梦。”

据了解,返魂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清热解毒、止咳平喘等功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还魂草种植项目是一项一年投资,八年采收的项目,当年投资,当年可采收。管理和销售方面,优于其它中药材。

罗非鱼实行不同级不同价茂名罗非鱼分级标准出台

9月27日,广东省茂名罗非鱼品牌推广会暨罗非鱼美食嘉年华活动开幕,茂名市罗非鱼协会团体标准 《区域公用品牌“茂名罗非鱼”养殖产品分级标准》正式发布。

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提升养殖罗非鱼的质量和价值,做到标准统一,实行不同级不同价的市场策略,夯实 “茂名罗非鱼”区域公用品牌质量基础,规范茂名罗非鱼养殖产品的生产。

该标准规定了罗非鱼养殖条件、苗种质量、饲料与投喂、养殖产品质量安全、成鱼规格、外观、品味以及养殖档案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和要求。

2018年初,在茂名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下,茂名市罗非鱼协会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按照 《团体标准管理规定 (试行)》要求,共同起草编制了 《区域公用品牌 “茂名罗非鱼”养殖产品分级标准》,于9月25日通过了专家评审。

罗非鱼产业是茂名市渔业主导产业,2017年,茂名罗非鱼养殖面积达30万亩,年产量超21.4万吨,年出口量超7.6万吨,出口额超2.32亿美元,罗非鱼养殖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省的1/3,罗非鱼及关联产业带动10余万人就业,茂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罗非鱼养殖优势区域和出口加工基地。

(惠新)

猜你喜欢

钱袋子罗非鱼红光
发红光的蔬菜
罗非鱼生态健康养殖研究进展
美国消费鳕鱼超过罗非鱼
捂好你的钱袋子!警惕互金骗局
找准“好路子” 鼓起“钱袋子”
尊严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为百姓看紧政府“钱袋子”
罗非鱼养殖模式
贸易战,罗非鱼首当其冲!面临众多不利因素,昔日的王者罗非鱼还能打一场翻身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