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与外汇主体监管模式构建

2018-11-15李彩虹

中国经贸 2018年19期
关键词:改革策略

李彩虹

【摘 要】近几年,适应跨境资金流动趋势,外汇管理领域的重点落在了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及业务系统完善上。目前,我国外汇管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监督管理制度与监管体系,对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维护涉外经济有序发展、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管理制度与体系存在监管成本较高、对异常交易定位准确性不够等问题。文章分析了现阶段外汇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外汇管理、进一步推进主体监管的思路、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外汇管理;改革;主体监管;策略

中国经济的腾飞,为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全球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指导下,不管是国内的金融行业,还是国际的其它金融组织机构,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延伸,“一带一路”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战略发展举措的制定落实,进一步加快了金融市场的国际互动,我国涉外金融交易市场的规模在近几年得到了不断的扩张,跨境资本的流动速度也在加快,面对这种新的局面,我国现有的外汇管理体系、以及运行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做到对大规模的跨境资金进行高效的监管。面对现实的迫切需求,必须进一步优化外汇监管模式,使之更加适应现代国际经济发展的实际形势。因此,本文在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个人对外汇管理的一些见解的基础上,对现阶段的外汇管理体制和未来监管模式的主题框架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对提高外汇市场监管的效率和服务水平有所帮助。

一、我国目前的外汇管理现状

1.外汇管理的特征和内容

在现阶段,我国在外汇管理的模式上,主要还是采取以交易性质为划分标准的行为管理模式。通过对业务类型进行划分,再根据有关的要求和具体规定,来对外汇交易和以之相关的业务实施分割,目前的外汇管理体系主要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而形成的。其具备了三大特征:第一,以外汇交易行为的性质划分出资本项目以及常规项目;第二,外汇交易业务的性质,往往也是外汇监管部门进行体系构建的重要参考依据;第三,监管力度具有两头重,中间轻的特点,对事前监管、事后核查抓的比较严,对事中的监管力度还有待提升。

從我国目前外汇管理体制的内容来看,管理的对象比较复杂,各种形式都存在,有银行、还有非银行性质的一些金融机构、涉外企业、居民个人等;监管方式也较为多样,有额度控制、资格控制、准入限制、事前登记、事后报备等。

2.缺陷与不足

(1)市场主体跨境资金流动规模巨量增长的背景下,所采取的逐笔核查方式的有效性欠缺。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冲击,我国作为首批从危机中复苏的国家,境内企业抢抓有利时机开展了大规模的跨境并购业务;近几年实施的“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也促使跨境资金流动体量大幅增长。同时,我国银行业得到大力发展,各类海外代付、跨境融资等业务迅速发展。由此以来,大规模的跨境资金流动体量使得当前的外汇管理制度无法真正满足监管要求,弱化了监督管理的有效性。

(2)制度方面存在问题与缺陷。从当前的发展格局分析,我国外汇管理所涉及到的法律法规较多,但是却呈现出分散局面,导致外汇立法层次不够清晰,存在多部门重复监管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在跨境资金流动体量相对较小阶段所实施的各项政策法规与现阶段的实际发展情况不协调,引发政策在现阶段落实过程中可依据不足问题,长此久往会出现外汇监督管理真空现象。

(3)银行展业原则落实不到位。由于近年来外汇管理部门简政放权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加快,除个别保留的项目,绝大多数行政审批业务下放银行办理。然而由于银行代位监管与商业盈利兼具的特殊身份,致使部分银行在落实外汇管理政策中存在主动性不够、能动性不足问题,甚至有个别银行存在主动帮助业务对象规避外汇管理的行为。总体来看,在外汇管理简政放权过程中,作为政策执行者的银行履行外汇评价与监督的作用未得到有效落实。

二、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

1.外汇主体监管模式的基本概述

外汇主体监管是建立在市场主体之上的,以获得其外汇收支信息为主,统筹实现对该主体所有外汇业务的集中管理,并实施综合风险评估的管理方式。目前,我国在外汇监管中所采取的行为监管模式存在两大弊端,首先表现在管理成本和主体的交易成本都相对较高,而且对外汇收支信息的监测和采集都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而主体监管模式的有点恰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两个现实问题。这种新的模式能够很好的梳理某一市场主体发生的所有外汇业务,凭借这种主要的管理方式,达到理清资金脉络、评估该主体的跨境交易业务规范性管理的最终目标。

外汇主体监管模式,通俗的将,其实就是一种把监测和预警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外汇管理制度。这种管理模式把检测分析与事后管理作为工作强调的重点,打破传统的交易行为,实现对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很好的监管。外汇主体监督涉及到较多的业务范畴,诸如贸易的融资和信贷、以及各种类型的投资等等,一般通过三个阶段加以具体实施,首先是统计监管对象在外汇交易上所存在的风险系数指标;其次是根据总体的统计数据,做好分类处理;最后,要做好对监管企业的监测分析,重点企业要重点对待。

2.外汇主体监管的设计

(1)构造基础。要做好外汇主体监管的可执行性和权威性,在构造体系基础时,必须要做好对相关的法律、信息以及人员基础的分析工作。法律基础的分析是最重要的一步,外汇主体监管执行中的一些管理规定和处罚依据都必须具有法律法规的基础支撑;要健全、完善并不断优化各项管理制度,还需要对大量的业务信息加以提炼分析;外汇监管以人为本,所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道德修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关注对象。

(2)对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要创新思想,打破传统观念,可推行矩阵式或职能式的组织结构,加强综合监督管理,根据部门的性质,和市场主体的要求,来具体落实外汇管理工作职能,这样更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水平。

(3)业务整合。通过主题单位设置,对项目进行整合,可以实现企业业务办理的一站式服务,提升服务满意度。

三、构建新时期的外汇主体监管模式的优化策略

1.创新监督管理理念

传统的外汇管理工作,在模式上过多的侧重于操作和审批。在国际经济互联互通,外汇流动大的新时期,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必须要积极的走创新之路,加以优化。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优质的服务理念和成本理念,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风险控制。通过观念的转变,对外汇主体监管体系的创新,更好的发挥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功能。

2.对机构设置进行优化创新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按监管主体的性质不同,来设置不同的受理部门,比如可以划分出处理企业、银行或者是个人业务的分管部门,而且每个部门都要有综合岗位的设置,可以对监督主体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可以对外汇业务进行办理以及审批登记。而且还要设置一个可以对主体以外外汇交易的行为进行检测的职能部门。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保障外汇主体监管有效性的基础。

3.健全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为外汇主体监管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帮助,是保证外汇监管执行力的重要保障。为满足新形势的要求,规避法律法规漏洞,有必要对老的制度进行重新审核并修订,通过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细化分类,完善评定程序,确保其具有较好的规范性和实用性。

4.创新业务整合

我国目前在外汇管理中业务监督系统偏多。在实际运行中往往会出现各个系统的统计口径不一致,业务办理往往需要在各系统中去采集需要的数据,工作效率不高。很有必要对业务系统进行合理整合,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及时反映主体外汇情况、应用技术手段不断提高监测时效性,实现电子化和口径化,尽可能地做到监督管理信息的对称。

5.加强各部门的沟通

面对新的国际金融形势,我国外汇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各个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做到资源共享,信息掌握更全面。進一步发挥监督管理的优势,更有力的打击外汇市场的违法犯罪行为。

综上,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和市场的联动性日益增强、市场主体交易规模的扩大、跨境资本流动的速度加快及其异常性的凸显等因素,都对外汇管理体制提出了因更高的要求。所以,进一步完善外汇主体监管模式,是推动外汇管理的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新,郑杨.经济转型与外汇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2]毕洪伟.外汇管理从行为监管向主体监管转变势在必行[J].黑河学刊, 2011(7).

[3]刘琛君.试论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与政策取向[J].上海金融, 2010(8).

猜你喜欢

改革策略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我的手机在哪?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