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在泌尿系统整合课程中的应用
2018-11-15董雅洁卢锴锋
董雅洁 卢锴锋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及期末考试成绩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分别进行“以学科为中心”传统教学和PBL教学模式下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课程教学,探索PBL教学法在泌尿系统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PBL教学 泌尿系统 整合课程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育规划项目(No.GH181008);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冀教高[2013]4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项目(承医政发教字[2016]12泌尿系统基础与疾病模块教学团队);承德医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No.2017000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227-01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课程教学模式作为新的医学整合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形成全新课程模块[1];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鄄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在预设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最终深度掌握大纲所要求的基本理论知识,两者均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帮助学生系统性地掌握医学知识,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承德医学院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与实践,整合课程的教学中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完善医学创新整合课程体系。本研究旨在分析PBL在泌尿系统整合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一)对象。选择承德医学院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确定教改班(实验班)和普通班(对照班),教改班学生65人,普通班学生137人。两班学生的年龄结构、前期课程成绩等相比较,其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普通班:实施传统讲授式“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教学。
教改班: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泌尿系统整合课程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①课前准备:精选临床案例,各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制定教学设计。②学生随机抽签分组,每组10~12人。③各组由带教老师向学生介绍PBL的内涵、实施方法及评价标准等内容。④课上各组推选小组长及记录员,由组长主持,根据案例提出问题,课下查阅资料,下堂课汇报并进行组间讨论,每人提交案例报告由记录员汇总。⑤课程结束后,进行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三)评价方法。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在期末测试中,选用相同试卷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填写,共发放问卷65份,回收65份,回收率100%,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
(二)考试成绩分析显示,教改班期末总平均成绩(89.85±9.57)优于普通班(80.84±9.06),尤其是多选题(教改班:16.12±2.91,普通班:12.67±3.15)及病例分析题(教改班:14.55±2.11,普通班:10.13±3.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符合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泌尿系统基础与疾病整合课程横跨多门学科,如何实现真正的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构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PBL教学法是真正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近年在高等医学院校中广泛开展。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自问、自答、汇报、讨论,不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临床思维能力都有长足进步,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完成泌尿系统医学知识的学习,使分散于基础与临床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有机联系,建立完整知识体系,显著提高整合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效率。PBL教学模式下的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有助于培养具有扎实基础理论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医疗人才,值得进一步推广,逐步实现各器官系統的真正整合。
参考文献:
[1]王敏.泌尿系统基础整合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4):35-36.
作者简介:
董雅洁(1980-),女,汉族,河北邯郸市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病理生理学及整合课程教学改革。
胡桂才(1964-),女,汉族,河北衡水市人,本科,教授,研究方向:肾脏内科学及整合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