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模型构建、分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8-11-15孔跃轩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9期
关键词:模型构建问题导学主体地位

孔跃轩

【摘要】本节课通过学生的模型构建、成果展示、学生自评互评等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获得了一定的知识,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课后反馈表明:大多数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建构主义 模型构建 主体地位 问题导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161-01

高中生物学知识涉及很多复杂的生理过程和抽象的分子结构,这往往是教与学的难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对于这类知识教师往往通过讲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且容易忘记。新课程倡导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要求教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努力为学生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学习环境,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的学习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笔者就以《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例浅析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学内容分析

1.1 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从学科体系来看:“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这一观点是学生必须理解和掌握的,它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的本质、酶的作用及遗传物质与生物性状之间的关系,对前后知识的连接及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非常重要。

从教材体系来看:本节内容既承接了《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内容,又是后面的核酸、酶、转录和翻译等内容的必要铺垫。

1.2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本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有: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及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它们在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一基本观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單位、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又是高中生物学中第一次涉及到的复杂的化学变化过程,所以把以上几点确定为教学重点。因为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和必要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2.教学对象的分析

高一学生缺乏有机化学的相关知识,认知准备状态不足。但是,他们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乐于合作与交流、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同时,他们也存在着依赖型强、自学能力差等不足。

3.教学目标的确定

3.1 知识目标:

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2 能力目标:

3.2.1通过比较不同氨基酸的结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提炼要点的能力;

3.2.2通过小组合作、动手建模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

3.2.3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都给出了相应的问题,指导学生通过图文阅读来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和归纳综合的能力。

3.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达成使学生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这一基本观点、同时在模型建构中体验分工合作乐趣的目标。

4.教学策略设计

4.1问题导学法

古人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层层设问、问问相连,以问题为主线,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同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问题中引发思考,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逐步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4.2模型构建——建构主义

当今的建构主义理论者认为:学生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分为结构良好领域和结构不良领域。如果学生原有知识体系与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有相同之处和内在联系,则属于结构良好领域。通过简单的概念分析和图文阅读,学生很容易把新知识同化并整合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但本节将要学习的知识涉及大量的有机化学知识,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这恰恰是学生所欠缺的,属于结构不良领域。为了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在学生对课本图文进行阅读和分析的基础上,提供简单的材料为学生创造了动手进行模型构建的学习环境,通过分工合作、交互学习,使学生在模型构建中切身领会、理解抽象的分子结构和复杂的反应过程,以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5.教学反思

5.1成功之处:

5.1.1“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得以充分体现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模型构建、成果展示、学生自评互评等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获得了一定的知识,这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学生的课堂反应和课后反馈表明:大多数学生很好的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5.1.2充分利用简单的教具和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充分利用各种简单的材料和教具,创造了微观结构的宏观化、复杂过程的简单化和抽象知识的具体化,增加了知识呈现的直观性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2不足及努力方向:

在“问题导学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置至关重要。

在以“问题导学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置是否指向明确、是否层层递进,是否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是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在导入部分,教师曾对应这张图片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知道这些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学生很茫然,久久得不出答案。这个问题的指向不明,所以学生很难回答。如果改为:大家知道这些食物都富含什么营养物质吗?我想会更好一些 。

参考文献:

[1]陈松铨.《高中生物新课程案例与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2]刘云生.《经典课堂与创新设计》,山西教育出版社

[3]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

猜你喜欢

模型构建问题导学主体地位
高中物理解题的模型构建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