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开发视角下的德育校本课程探索与实践

2018-11-15华晓波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39期
关键词:国际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华晓波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071-01

一、探索背景

1.理论基础

20世纪以来,课程开发的主要模式有两大类: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

1949年,“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拉尔夫·泰勒提出运用目标模式进行课程开发,主要解决四个基本问题,因此,课程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践、课程评价四要素。其后,针对其缺乏创造性、片面追求教学目标的缺点,斯腾豪斯首次提出“过程模式”,对课程内容中的学习内容、教育方法和标准进行了详细说明。在这两种理论的推动下,课程开发不仅追求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追求以学生为本。

2.教育趋势

在中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始终以德育为基石,新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理念追求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在课程管理方面,建立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均权化管理体制,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三级管理开发体制,学校得以进行更适合本校学情的校本课程开发。同时,实行统一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教材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编制。

3.学校需求

作为国际学校,我校致力于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国际部更是以“培养具有国际情怀的终身学习者”为己任,在IB国际课程本土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开发更适合华裔学生的德育校本课程。

在实践过程中,国际部教师们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会相互影响,每个班自行组织德育效果不明显,因此,国际部教师们希望学校能有统一的相关课程进行教育。

二、探索实践

运用课程开发理论,结合国际部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Flourish幸福课程的开发。

1.课程性质

Flourish幸福课程是德育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有学校教师集思广益自主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德育必修课程。

课程的理论基础源于多种学科,不仅有课程开发理论的支持,具体内容由教育心理学、教育未来学、国际礼仪、情商教育等理论的支持,属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2.课程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Flourish幸福课程的课程目标如下:

(1)实现学校“让学生走进向世界,让世界走进学校”的办学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国际情怀的终身学习者。

(2)体现国际部的十大培养目标:Inquirer积极探究、Thinker勤于思考、Communicator善于交流、Risk taker勇于尝试、Knowledgeable知识渊博、Principled坚持原则、Caring懂得关爱、Reflective勤于反思、Open?鄄minded胸襟开阔、Well?鄄balanced全面發展。

3.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针对国际部学生情况进行设计,在PYP六大学科主题的框架下,结合教育心理学、情商管理、国际礼仪等理论进行教学,每次课程对应相应的培养目标。教学形式以游戏、实践体验为主,讲授为辅,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并愿意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实施。

4.课程实践

课程实施不仅研究课程方案的落实程度,还研究课程具体执行过程中。

(1)课程时间:

每两周一次,每次30分钟,如遇到学校有其它安排冲突,则取消或改期。

(2)课程实施取向:

课程实施过程中,在内容选择上采取相互调适取向,采用最有效的方法以保证课程实施的成效,设计小组和实施者进行双向互动与改变。Flourish幸福课程会根据教师们的反馈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如注意安全课程之后,根据反馈又进行了如何处理安全事故的课程。

5.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了解课程效果的关键。Flourish幸福课程评价与结合现有的表现型评价进行多元化评价。

(1)自评与他评、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Flourish幸福课程所有的课程内容都要求学生落实到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同时进行学生自评他评,接受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学生和教师可以对不同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进行口头或书面评价,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奖励,如小黄卡进行团队加分。同时,鼓励学生给早安微笑特别棒的教师写字条感谢。

(2)重视过程性评价

Flourish幸福课程所有的课程内容要求教师在之后的教学管理、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及时调整学生行为,巩固课程效果。

如Bingo Card 评价,九宫格内的9个数字分别代表一项行为习惯,只要该行为在当天得到落实,学生等于在该九宫格“落子”,当“三子连成一线”时,该学生就可以得到5分的团队奖励,并设计新的Bingo Card。

三、总结

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实践探索与完善,特别是校本课程。笔者从课程开发入手,配合教育心理学、情商管理、国际礼仪等理论知识进行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较好地完善了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要素,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如果结合学校的学生实际,不断地对德育校本课程进行深入探究,一定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学校融贯中西的德育特色,特别是给国际学校的德育教育以借鉴。若更多学校参与进来,结合本校实际开发德育校本课程体系,定能发展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让更多的学校受益。

猜你喜欢

国际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游园学记——北京君谊中学国际部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浅谈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