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水而居,追溯海口港最古老的历史
2018-11-15林芳华
林芳华
“朱崖如囷廪大,与徐闻对,北风举帆,一日可至。”这是唐人《元和郡县志》里的记载。在唐人李吉甫眼里,朱崖如粮仓大小,她与徐闻遥遥相望。“琼崖环海,尤难宾服”,古代交通运输工具极其落后,人们乘坐帆船渡海,得耗时一日。《旧唐书·地理志》云,“自徐闻南入海,得大洲”。“大洲”即海南,古来和徐闻隔水相望。朱崖、儋耳,它们都是海南岛最古老的名字。“朱崖”亦曰“珠崖”,自汉至唐,它一直是对海南的称谓,其得名,缘由海南“在大海中,崖岸边出真珠,故曰珠崖”。至唐贞观元年,海南始设琼山县。海口地属琼山,直至民国才分割出来。海南,自古与“琼”字结下难解之缘,琼州、琼管、琼莞、琼台、琼崖、琼岛之称,均因“琼”而名。
“海口”得名
海口,或因南渡大江会诸溪入海口、在海田村始设“海口浦”得名。何时得“海口”之名,或因史料匮乏、记载之模糊和年代的久远,时间已难以查考。但当代却有不少史学家乱点鸳鸯,他们甚至说出了“海口”之名出现的确切年代:“宋开宝五年(972年),迁津建浦,设海口浦,‘海口一名自此始。”
笔者因学识浅陋,见闻不广,对史料了解亦不多,今经稽考,“海口”之名最早出现,应在唐胄于明正德年间撰成的《正德琼台志》一书中:“琼山县学,宋置,在海口浦。”《正德琼台志·古迹》亦载有“番民所,在海口浦,即今海田”。海田村是琼山一个很古老的地名符号,今天的“海甸”即由“海田”演变而来。
诸多原因,唐人不录“海口”诸港,唐代根本就没有“海口”概念,以致唐宋古籍中难得一见琼北“海口”。今存宋籍所载“海口”不在琼北而在琼南。宋《舆地纪胜》卷第127“吉阳军,景物下”载“海口驿,在郭外”,又在“古迹”题载“海口庙,去郡城五里港口南岸”。这里的“海口”,系崖州宁远河出海口得名,与琼山海口无关。
可以确定,“海口”之名,伴随“海口浦”而出现,但“海口浦”何时存在,已难稽考,但至少,她在明正德年间已经存在该名。海口浦,或许宋代已存,因史料之亡佚,稽考者大多语焉不详,牵强附会者颇多。现在,不少史学家只能据古籍推算“海口浦”出现的时间应在宋元。之后,海口都、海口所、海口所城、海口公馆、海口四牌樓等亦一起出现在《正德琼台志》这部海南保存最完整、最早的志书里。洪武二十八年,始筑海口城;成化间,创建海口公馆;海口四牌楼,在海口城中,弘治初建。潮起潮落、风吹帆动,“海口港”,此时亦如期而遇。
白沙津:海口最早的港口
沧海桑田,海口港几经变迁,宋元有白沙津、神应港、烈楼港,明清有海口港、白沙港、小英港,民国有秀英港等。如今,随着自然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白沙津、白沙渡、神应港、烈楼港、小英港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白沙津、白沙渡货真价实。在海口港波澜壮阔历史上,白沙津已跨越了千年的时光,其影响不可谓不深。《正德琼台志》载“神应港,旧名白沙津,在县北十里宜州都,聚舶之地……宋于此置渡达徐闻沓磊驿”,这不仅表明了白沙津的位置,也说明了白沙津在南宋时期已是官渡。南宋《舆地纪胜》载:“琼州白沙津,蕃舶所聚之地。其港自海岸屈曲,不通大舟,而大舟泊海岸,又多风涛之虞。”海南有关“蕃舶”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唐。唐代,已有波斯、阿拉伯等地的“蕃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驾舟海南经商,他们或因遭遇海盗、自然灾害等诸多原因而避居海南。宋元后,更多的番民或因乱,“挈家泛舟而来,散泊海岸”,此时白沙津,便成为蕃舶所聚之地,元,立番民所。白沙津渡,为宋代琼州海口的重要门户,为琼山之要冲,亦是海口最早的港口,不可置疑。
宋代神应港:天助、神应成港
“白沙津”是海口最为古老的港口,经多年演变,伴随“白沙津”出现的名字还有白沙渡、白沙港,此外,“白沙津”还有一个奇特的名字叫神应港。“神应港”名字由来有一个奇异的传说,南宋《方舆胜览》《舆地纪胜》和明人唐胃的《正德琼台志》等方志都分别对“神应港”的形成记作了记载。《舆地纪胜》载:“神应港,琼州白沙津,蕃舶所聚之地。其港自海岸屈曲,不通大舟,而大舟泊海岸,又多风涛之虞。王帅光祖欲直开一港,以便商旅。已开,而沙复合,人亦难之。忽飓风作,自冲一港,尤径于所开者。神物所相如此,遂名神应港。时淳熙戊申也。”
宋代,海南农业和商业贸易都有较大发展,时白沙津港道弯曲,泥沙淤积,“不通大舟,而大舟泊海岸,又多风涛之虞”。宋熙宁间,宋琼管安抚使王光祖拟在白沙津原址上人工开挖港池及港道清理,但南渡江口水急沙多,每次开挖都被泥沙再次堵塞,最后只好放弃。淳祐戊申年(1248年)的一天,海口地区上空乌云滚滚,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夜之间就自冲成港,人们以为天助、神应,遂名“神应港”。《正德琼台志》“秩官”载:“王光祖,太原人,熙宁间管帅。开神应港,建六瑞堂。”宋时王光祖建港,有考有据。
远去的渡口:海口、白沙和烈楼
至清末前,历史上的海口港,由几个相距很近的港口组成:白沙津、神应港、白沙港、海口港、烈楼港、牛始港、小英港、东营港、博茂港、硬企港、沙上港等等,它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更替出现和使用,对内对外贸易往来,它们都是重要的贸易通道。其中渡口伴随海港出现,海口渡、白沙古渡、烈楼渡同是《正德琼台志》记载的渡口,“北达徐闻沓磊驿”。
《正德琼台志》记载:“海口渡,在县北十里海口都,北达徐闻沓磊驿。琼渡舟达徐闻,凡海口、白沙、烈楼三处:海口官渡,白沙古渡,烈楼私渡,南风半日俱可至,然自烈楼嘴达车仑浦尤近。”
沧海桑田海口港
如果说,宋代的海口港主要指白沙津,而明清两代,则主要以海口港为主。《正德琼台志》载:“海口港,在县北十里海口都。水自南渡大江,至此会潮成港。今官渡自此达海北。”南渡大江,源出五指山,历临、澄、定三县地界,绕海口城南,沿流会合诸水由东而北,至新埠分派:一派北流为牛始港入海,一派西流而北为海口港入海。海口港,因地处南渡江入海口得名。其地理位置显要,对外海道四通八达。“帆樯之聚,森如立竹”,明代,海口商贸活动频繁,风顺则扬帆,风息则荡橹,帆船所至,近则徐闻,远则福建、浙江。据《正德琼台志》“外路”记,自海口,去“徐闻可半日,若达广州,由里海行者顺风五六日,大海放洋者三四日。福建则七八日,浙江则十三日。西至廉州,二日”。
明初,朝廷为加强海防、维护新生政权而实行海禁,不许民间进行商舶贸易,严禁私自出海“通番”,堵绝了商业贸往来之路。这时琼州各港,或成为诸番舶的避风停留之地,外籍船舶来往甚少。明成祖永乐年后,实行朝贡贸易政策,从此,番国朝贡者络绎不绝,海南岛为南海海上咽喉,诸番贡船及互市船舶此时亦经海口各港补给和避风寄泊。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解除“海禁”,海口港商船往来日众,海口逐渐发展成为各地商贾云集的商埠。咸丰八年(1858年)《天津条约》后,海口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纷纷进入,外国商船日见频繁,对外交往和对外贸易亦日益活跃。此时,海南各地均有外国人游历、经商和传教,许多琼北人也由此远赴南洋谋生。清光绪二年(1876年),海口设“琼海关”,海口港沦为英、法、荷等国船舶的定期寄泊港及洋货进口港。民国七年(1928年),法国传教士萨维纳考察海南后,留下的长篇论文写到:“海口港是目前岛上唯一经常有外国船出入的港口……每年有超过500艘各种吨位和国籍的船只中途停靠海口,这些船定期往返于香港广州湾、北海、海防和安南海岸,或前往曼谷、新加坡和荷属印度运送苦力。”
海口港的重要地位凸显。据查《海口市志》,光绪二年,海口港设“琼州关”;民国15年(1926年),拆明海口所城墙,筑长堤岸为港口码头;1929年,为便于统一时间,在长堤码头兴建海口钟楼一座;1937年海口海关大楼落成。
改良无力,《海南岛志》称其为“劣港”
海口港或许先天缺陷。成书于1930年的《海南岛志》称海口港为“劣港”。其因港门淤浅,船只纡回出入,海口遇暴风骤雨,无处停泊,大小船舶被迫在大海上抛锚,“不免鲸波之险”。民国二十一年(1932),一位名叫田曙岚的旅客从徐闻渡海来琼,当年,他在船停海口湾后只能换乘小艇前往海口港的海关码头。其在《海南岛旅行记》记述自己的感触:“街市情形,略与闽之厦门、粤之汕头相伯仲。唯港淤浅,较大之船,俱远泊于十里之外,船与埠,实可望不可即。”《海南岛志》还载,海口港“大小轮船均不能驶入,须停泊于2英里外之海心,客货起落全用帆船转驳。帆船达岸时间,潮涨而遇顺风,约需2小时;若逆风潮退,则常至五六小时。风浪作时,轮船不能下梯,旅客须用绳索吊下;风浪稍大,则货物不能装卸,交通至为不便”。
宋至民国,海口港建设窒碍难行
自宋至民国,不少有志之士曾不断筹措改良港口或择地建港,最终还是因政府经济无力或时局动荡,收效甚微。宋熙宁间,宋琼管安抚使王光祖拟建港,未果。乾隆九年,商人陈国安、钟世圣、杨翔凤、李安利等呈明知县杨宗秉,设法募千有余金,将东西炮台支沟筑堤堵塞,改水往西,由盐灶转往海口港出海,毋须绕道。
直至民国,海口港改良已成为海南岛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件大事。民国元年(1912年),督办古应芬计划建筑海口码头;民国三年(1914年),海口航政分局请香港工程师拟出改良港口计划;民国九年(1920年),琼崖镇守使李根源及琼海关监督傅秉常等人重提改造海口港方案;1928年,南区善后专员陈铭枢委托荷兰治港公司再次详细拟定了改造海口港计划书。这些筑港计划,最后或因技术设备落后,或难筹巨资、意见不和,建筑深水港窒碍难行。
因自身能力等方面受到限制,建设海口港成为民国政府的现实难题,虽几次派员勘探,选港址、拟计划,均未正式付诸。《海南岛志》载:“惟海口既已成为商业中心,又不能置之度外,任令航运不便而不图补救之策。”海口港之特殊优势,使建设海口港的呼声日趋高,势在必行。直到民国23年(1934年) ,海口港建设“破冰”,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据资料载,民国23年,任琼崖绥靖委员会公署的陈汉光提议,采用了一般性募股和强制性募股两种方式,集资在距海口市以西8公里的书场村建造长43米,水深1米的“丁”字形浅水码头1座,因其邻近书场村而称为书场码头,民国24年(1935年)投入使用。海南岛失陷后,日本军队于民国29年(1940年)对书场码头进行扩建,在其东侧建1座长74.9米,宽16—20米的秀英栈桥码头,俗称“海口港秀英码头”。码头前沿可泊千吨级战船,码头上设置1架铁制转盘式起重机和木架起重机1架,还筑北防波堤1条,设灯标、灯浮和一些简易仓库。1944至1945年间,秀英码头遭英、美飞机轰炸,至1950年5月,解放军接管时,秀英码头已破败不堪。解放后,国家陆续投入资金修建秀英码头,秀英码头改称海口港,俗称秀英港,长堤港址称海口新港。
秀英港得名
涛声依旧,但如今的秀英港已换了模样。关于“秀英”之名,网传因陈济棠妾叫“莫秀英”而得名,且说得有板有眼、有模有样。秀英码头于民国24年(1935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但刻于清咸豐七年(1857)的《咸丰琼山县志》已记载“秀英”之名:“村头大桥,在县西秀英地方,离城一十余里。”《民国琼山县志》记载:“秀英炮台,光绪十二年(1886)建。”据研究海南文史知名学者何以端介绍:“大、小英都是琼山古老地名,今海口城西之秀英山,土人称水英山。秀英村又名水英村,早于炮台而存在,炮台和港都因此村得名。”
华丽转身
今日海口港,已日渐发展壮大,因琼州海峡经济带需要,“三港合一”,海口港亦涵盖马村港。马村港,古称“石矍(石矍组合,系旧字)港”,今因靠近“马村”而得名。马村港位于澄迈县马村西北侧,她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天然良港。港口两岸环抱,浪静水深,无风涛之险,“贾人巨舰湾泊于此。”《康熙澄迈县志》“卷一”记载:“石矍港,县西二十里封平都外。会海潮,上接西峰、沙地、湳滚、稍阳四水,港口两岸环抱,障海窝风,凡贾人巨舰湾泊于此。”
琼岛众多古老村庄,因被历史尘封而多数深藏不露。石矍村是澄迈古老村庄,石矍村的村民,都以自己是冯宝、冼太夫人的直系嫡孙自居而溢称“海南冯姓第一村”。传说南朝冼太夫人、北宋苏东坡徐闻渡海,自石矍港登岛。兵马上岸后,冼太夫人便率队在附近安营扎寨。据海南《冯氏家谱》载:“先世祖冯宝为高凉太守,其子统兵南征,迁家琼之澄迈……上祖智戴自崖州移居澄邑石石矍村”。而“马村”,以“马姓”为主,建村立寨已逾800余载。马村原叫“银题村”,民国后期始叫“马村”。
海口港建设,自宋代白沙津起,到长堤港址,到海口新港、秀英港,再到新海港、马村港,“一路向西”逐水沿岸迁移。2005年1月25日,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揭牌成立,秀英港、海口新港和马村港通过重组实现了“三港合一”,这是海口港口资源一次历史性的整合。2015年11月底,海口新海港正式开港运行,海口港再次迎来了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