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机器人品牌攻略

2018-11-15王志刚

中国名牌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人服务

王志刚

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98.2亿美元,其中中国预计达到87.4亿美元,占据全球近1/3的市场规模。2013至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增长率达到29.7%,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5.1%。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退和“中国制造2025”政策指导,中国正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一片蓝海。

巨大的市场规模与需求,让全球机器人产业化发展聚焦中国。但从市场品牌规模来看,国内机器人的市场化发展仍需持续发力。以发展最快的工业机器人为例,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上70%是国外品牌,这表明我国自主品牌的产品性能和重点行业中高端应用需求矛盾依旧存在。因此,如何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工业变革中抓住机遇,形成产业规模,在当前国外机器人品牌占据优势的市场中突围,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品牌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打造国产金招牌

所谓双创,即创新创业。2000年,是一个很奇妙的时间节点。在新千年的起点,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开始步入深度学习的第三个发展阶段。同时,2000年也是中国计算机领域步入发展快车道的起点,赶上了全球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发展的浪潮。这一年,中国第一台类人型机器人研制成功。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创业进入第一个发展期,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公司则是其中之一。作为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化领域的佼佼者,新松的成功或可为未来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新松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教授曲道奎告诉《中国名牌》记者:“新松是一个创新驱动的双创型公司,创新与研发一直是新松非常核心的竞争力。”面对当前的智能化、定制化、个性化需求,这个时代恰恰为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市场。人工智能是一片蓝海,需要更多的新思想、新创意来将技术放置在应用之中。《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项目创新与团队创业需求旺盛,亟需构建“创新-创业-产业”联动循环、交互影响的产业发展机制,从而打通技术、市场与资本逻辑,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当前,领军企业与知名科研机构合作,联合地方政府与产业园区建立技术服务共享平台,这为国内机器人产业创业公司的发展形成兜底作用。同时,促进初创企业与成熟企业之间在机器人产业发展中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方面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形成政策引导、技术共享、渠道支撑、风险共担的创业服务平台。

现在,我国正处在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机器人的产业发展成为我国工业成功转型的核心。对此,曲道奎提出,相比于传统机器人,现在的工业机器人发展首先面临的问题是“网络化”,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要能“沟通”,自主协作,实现互联。这是人工智能时代需要解决的创新突破。在接受《中国名牌》记者采访时,台湾大学教授罗仁权也表达同样的看法:“工业4.0时代,尤其是在工厂中,需要机器之间的互联。最终,打造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使工业价值链、行业价值链升级,实现生态系统的升级。”

时隔近二十年,曲道奎的“双创”思维依旧适用。技术创新是工业4.0时代的特征,国产机器人要以领先的技术、自主化的产品在新一轮的工业变革中打造自主品牌优势,从而进一步巩固国内机器人的品牌形象。

培养品牌新优势

谈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时,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杰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从去年的指标来看,接近70%还是国外的机器人,所以我认为中国机器人的发展还不够快,我们需要更快。”同时,赵杰也谈到,目前国内机器人同国外机器人相比,可靠性、精度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如何在技术瓶颈下实现突破,推动国内机器人的产业发展稳中求快,就成为当前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一组矛盾。

對此,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因地制宜,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形成相应领域产业集聚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产机器人企业单兵作战时所面临的技术短板,形成有效的资源利用与产业沟通模式,从而形成特色企业,促进技术突破。同时,产业集群具有突出的辐射作用,促进国内机器人产业的平衡发展。

目前,国内机器人产业已经逐渐形成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核心区域,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为重点的区域产业发展态势。京津冀地区着力发展国内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发挥技术优势。而长三角地区则形成相对完备的机器人产业链,推动国内工业的积极转型。珠三角地区从多领域细分行业应用来驱动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东北地区则重点打造特种机器人产业集群。如此,形成不同区域的产业特色,不仅有利于初创企业的专项突破、快速成长,同时能够有效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从而形成产业联动,推动国内机器人产业的整体发展。

面对当前国产机器人的品牌发展现状,作为产业研究者同时又是机器人领域的创业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王田苗表示,目前中国机器人产业尚处于百花齐放的“战国时代”,相比于发达国家的机器人产业,中国机器人产业要通过5至10年的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来弥补生态缺陷,从而形成区域品牌优势,迎来大的变革。

因此,以区域为基础,进行优势技术积累,形成差异化区域特征,从而巩固国产机器人产业的区域品牌优势,形成产业集聚生态,是提升不同区域国产机器人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成功打造国产机器人区域品牌形象的核心。

增强机器人软能力

“至少在目前或者未来十年的时间里,工业机器人实际上还是占据主导地位。”面对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曲道奎判断说,未来,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机器人的“大脑”,拓展机器人在實际应用场景中的软能力(感知能力、学习能力、交互能力甚至自主分析的能力)。对此,赵杰表示了同样的看法:“机器人软能力的建设是未来能够决定中国机器人真正的附加值的问题。”

无论是机器人产业的创新还是创业,其核心都是“AI(人工智能)+场景”的突破与发展。机器人实践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是一个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的过程,从而形成新技术在传统商业模式中的应用,促进整体产业结构升级。以服务机器人为例,依托于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应用场景和服务模式正不断扩展,从而带动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台湾大学教授罗仁权表示,目前,亚洲是服务机器人增速最快的市场,欧洲则是服务机器人规模最大的市场。而就增长趋势来看,服务机器人在未来增速会是现在的4倍。

多元场景的转换可以快速催生新的机器人应用发展,同时,通过技术优化提升机器人的适应力与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生活,形成“场景发现——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的发展路径。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川本孝辅指出,对于应用场景广泛的服务机器人,由于缺少相应成熟清晰的商业模式,服务机器人的产业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服务机器人的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形成良好的市场需求对接。因此,实现机器人技术在更多领域场景中的有效落地,会成为未来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口,从而形成新型商业发展模式。

2017年,猎豹移动开始从软件开发向“AI(人工智能)+硬件”领域转型。经过一年的技术及产品研发,2018年3月,猎豹移动同时推出接待服务机器人豹小秘、自动贩卖机豹小贩、基于猎户机械臂平台的豹咖啡、儿童陪伴机器人豹豹龙、小豹AI音箱等5款场景化服务机器人,并在首次推出后就实现产品营收。这一成绩在行业内被称为“实现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破冰之举。”2018年6月,猎豹移动的二季度财报显示,猎豹移动Q2净利润同比增长180%,二季度总收入11.03亿元,其中AI业务营收1400万元。

对此,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表示,生活场景是一个比工业生产线大十倍甚至百倍的场景,在具体场景中,机器人才能够在一个半开放的状态下跟人实现互动,用主动的感知为人提供服务。因此,这是一轮非常关键的历史契机。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目前,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进程再度提速,应用领域向更多细分行业快速拓展。而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智能化相关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并跑,创新创业型企业不断涌现。特种机器人产品的研发不断向新领域推进。机器人的应用场景逐渐向新兴领域加快延伸,多元应用催生细分市场“小巨人”企业出现。

面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未来,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深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巨大的应用空间对应无限可能。创新创业将持续保持产业发展活力,打造国产机器人的品牌形象;同时,产业集聚会促进打造机器人产业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突出区域品牌优势;而场景拓展则助力国产机器人拓展市场,挖掘市场需求,产生行业品牌突围的效果。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机器人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人工智能与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