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发挥工程监理作用
2018-11-15刘伊生
文/刘伊生
常州大剧院(鲁班奖)
我国工程监理制度自1988年开始试行、1996年全面推行以来,至今已走过30年光辉历程。30年来,工程监理相关法规标准不断完善,工程监理队伍不断壮大,全国百万监理人在各类工程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建设投资效益作出了积极贡献。
值此工程监理制度实施30周年之际,我们不仅需要总结取得的显著成就,更需要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及建筑业改革趋势,剖析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进一步发挥工程监理的重要作用。
一、建筑业深化改革给工程监理行业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
(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工程监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8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同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从宏观层面看,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均衡发展;从微观层面看,高质量发展要建立在生产要素、生产力及生产效率的提高之上。工程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工程监理是有力保障。遵循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需要工程监理行业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实施新举措。
(二)建筑业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需要工程监理发挥更大作用
当前,全国建筑业规模庞大,在建工程数量持续保持在高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据2018年7月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的全国建筑业安全生产事故数据分析,建筑业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持续保持在高位。事故总量已连续9年排在工矿商贸事故第一位,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自2016年起连续“双上升”。究其原因,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仍是事故发生的主要根源。大部分事故中施工总承包、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关系界限不清、职责不明,现场管理混乱,以包代管、包而不管,安全技术交底和培训教育流于形式,不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施工现场违规违章行为等普遍存在。在此形势下,应该更好地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
(三)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为工程监理企业带来良好发展机遇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发布,明确要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培育全过程工程咨询,鼓励投资咨询、勘察、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等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该《意见》为一些大型综合类工程监理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指明了发展方向,也为这类企业拓展业务提供了发展机遇。
二、高质量发展时代工程监理行业应直面自身问题
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需要工程监理企业转型升级,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同时,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增强核心竞争力。但就目前状况而言,工程监理行业上存在以下问题。
(一)工程监理认识不一致,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
尽管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对工程监理制度有较清晰的表述,但人们对工程监理制度的认识不够准确和深入,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偏差,甚至有“监理无用论”的说法。由于对工程监理的定位认识不一致,对工程监理职责范围和应担当的责任也就难以有一个统一理解,必然会在工程监理制度实施中出现较多问题。
(二)工程监理高端人才少,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当前工程监理队伍中,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年轻员工以及从事相关行业临近退休或已退休者占有较大比例,这些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有的缺乏工程施工技术知识、现场管理知识,甚至对工程监理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也不甚了解,难以胜任相应的监理工作。总体而言,注册监理工程师人数远低于在建工程项目数,工程监理队伍不能满足监理工作需求。如果工程监理企业向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发展,更需要大量懂技术、通经济、会管理、善协调的复合型人才。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监理方法和手段单一
工程监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及知识管理等方面。目前,工程监理行业不仅存在一线监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注册监理工程师数量不足,监理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且有一些监理企业忽视对新技术的应用,缺乏创新能力。现场监理工作仍以文件资料审查、现场巡视、旁站、参与质量验收等为主,许多工程监理单位缺乏先进的技术装备和检测手段,很多监理人员只能凭经验下定论,监理工作缺乏科学性与客观性。工程监理企业科技投入不足,知识管理更无从谈起,势必影响工程监理服务质量。工程监理服务质量不高、效果不佳,必然会影响建设单位及有关各方对工程监理制度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会影响监理取酬和授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信用体系建设不完善,市场行为不够规范
诚信缺失是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工程监理行业也不例外。工程监理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工程监理单位数量众多,鱼龙混杂,同质化竞争严重。有些企业为承揽监理任务,通过低价取得监理业务后,低薪聘用人员进行管理或监理人员不能完全到位,监理行为不规范、违反工程建设标准,不能提供合格的工程监理服务,更有甚者,仅依靠履行签字手续完成监理合同。这不仅加剧了工程监理行业的低价竞争,更加剧了工程监理在建设行业中的地位下降。信用体系建设的目的在于规范市场秩序,培育市场主体诚信观念,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信用体系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方面应起到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实施差异化战略应对监理与咨询发展新形势
进入“而立”之年的工程监理行业,要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实现转型升级:一是进一步发挥工程监理作用;二是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进一步发挥工程监理作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是所有工程监理企业的立足之本。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是一部分有潜力的大型综合性工程监理企业发展方向,并非所有工程监理企业之所能。为此,需要工程监理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实施差异化战略,既要通过加大投入引育人才,实施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做优做强工程监理;有条件的企业又要以工程监理业务为基础,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增强工程咨询国际竞争力。
(一)建立工程监理工作标准体系、信用体系和价格信息发布机制
建立和完善工程监理工作标准体系是进一步发挥工程监理作用、促进工程监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工程监理企业而言,完善的工程监理工作标准体系不仅可以约束其不规范行为,遏制低于成本价竞标的现象,而且有利于提升服务水平,保证工程监理服务质量。随着标准化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行业协会可充分发挥其在团体标准编制方面的重要作用,尽快推动工程监理工作标准化。
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较为繁杂而持久的工作,也是促进工程监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信用体系建设,需要全面掌握工程监理企业及从业人员的市场行为和运作绩效,通过对信用进行科学评价和信息发布,能够对工程监理企业及从业人员产生巨大的约束力,促使其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建立和完善工程监理价格信息发布机制,对于促进工程监理行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工程监理行业普遍反映,自《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改价格〔2007〕670号)废止后,工程监理取费缺乏参考依据,有些地区出现“断崖式”降价。为此,需要结合工程监理标准化工作建立和完善工程监理价格信息发布机制,进而推动工程监理单位基于能力的选择机制,不将工程监理费作为竞争要素。
(二)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核心在于增强多阶段集成服务能力
全过程工程咨询是指工程咨询方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工程实践经验、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方法,采用多种服务方式组合,为委托方在工程项目策划决策、建设实施乃至运营维护阶段持续提供局部或整体解决方案的智力性服务活动。其核心是通过采用一系列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方法和多阶段集成化服务,为委托方提供增值服务。工程监理企业要想发展为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全过程工程咨询是高智力的知识密集型活动,需要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人才。目前,我国工程监理企业拥有执业资格人数最多的还是注册监理工程师,其他专业人员较少,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更少。为适应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需求,需要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人才结构。
2.优化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目前,许多工程监理企业内部采用直线制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形式职责清晰、管理简单,但难以适应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需求。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大,所涉及的人员、部门较多,咨询服务的时间较长。工程监理企业需要根据咨询业务范围,科学地划分和设置组织层次、管理部门,明确部门职责,建立一个适应咨询业务特点和要求的组织结构。
3.创新工程咨询服务模式。目前,工程监理企业的业务范围主要局限在施工阶段,多数情况下由一家监理企业完成一项工程(或一个标段)监理任务。实施全过程工程咨询,则需要通过并购重组扩大企业实力和资质范围;通过建立战略合作联盟,以联合体(或合作体)形式实现咨询业务的联合承揽;在承揽到的咨询项目上,需要建立适应全过程工程咨询的服务模式。
4.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可为工程咨询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要掌握先进、科学的工程咨询及项目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大工程咨询及项目管理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力度,综合应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筑信息建模(BIM)等技术,为委托方提供增值服务。
5.重视知识管理平台建设。实施全过程工程咨询,需要有大量的信息数据、分析方法和类似工程经验;培养高水平人才、解决工程咨询中遇到的问题、各项目团队间共享信息等,均需要有基于互联网的数据库、知识库、方法库。知识经济时代,建设知识管理平台,积累、共享、融合和升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已成为必然,也是工程咨询类企业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