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生态好成色呈现发展高品质

2018-11-15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泰州环境保护绿色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告诉我们,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我们必须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行动自觉和发展实践,按照“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大方向,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让绿色生态成为泰州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依托和特色优势。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是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治理环境问题、加强生态保护已经不是要不要干的问题,而是一定要干好的责任,必须花更大功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提升生态品质、生态价值。一是聚焦突出问题,打好环境专项治理主动仗。环境问题是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指望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需要抓住最迫切、最突出的问题,狠下功夫、持续整治,以阶段性突破促根本性好转。结合泰州实际,我们瞄准区域水环境、畜禽养殖污染、扬尘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工业固废、生活垃圾等问题,制定了向环境污染宣战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九大环境专项治理,力争到2019年底,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环境风险有效管控、区域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二是聚焦重点区域,打好长江生态环境保卫仗。生态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零打碎敲不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也不行,必须坚持系统治理、立体施策,从影响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入手,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推动生态质量整体提升。就泰州而言,沿江地区是最为重要的开发载体和发展板块,我们严格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作为压倒性任务,组织编制沿江环境整治和空间布局规划,大力实施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整治,加快推进长江生态绿化和整治修复等20个重点项目建设,力争早日还长江一江清水。三是聚焦群众期盼,打好城乡环境治理主攻仗。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社会各界十分关切、高度关注,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产品供给,积极回应群众所想、所盼、所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泰州实践中,我们一方面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开展厨余垃圾减量资源化和“垃圾不落地”清运模式试点,加快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农村“厕所革命”和清水通道沿线治理;另一方面以提高城市治理与服务水平为重点,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实施“绿满泰州”行动,加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展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我们理解,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必须统筹推进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一是抓好全局,优化生态功能布局。只有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前提谋划发展,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布局,才能做到合理开发、协调发展,形成定位清晰、导向明确、秩序规范的区域开发格局。针对泰州资源要素趋紧、环境容量有限的现实条件,我们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抓手,推进“2+1”生态经济功能区建设,构建“一带、两环、三廊道、四片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制定针对不同功能区的产业指导目录,分区域、分流域制定实施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抓住源头,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只有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把“生态+”的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全过程,才能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倒逼转型升级。为解决泰州经济结构总体偏重的问题,我们充分发挥技术、环保、安全等标准的作用,痛下决心淘汰低端落后产能,注重引进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产业项目,大力开展绿色制造技术和装备应用示范,积极推动各类园区生态化、循环化改造,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经济体系。三是抓牢特色,放大生态资源优势。只有让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实现有效叠加,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能形成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更具内涵魅力的生态竞争力。“水城水乡”是泰州最大的生态特色,我们抓住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机遇,实施一批有特色、品位高的水文化示范重点工程,加强江河湖渠生态防护林营建,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建设以长江湿地、滨江森林为主的原生态长江绿带,并在此过程中推动农业、旅游业、健康产业、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制定支持群众实现“非工致富”的政策体系,让更多人“富起来”。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改革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是对各地发展定力和韧劲的重大考验,必须充分运用好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一是完善考评机制,强化生态优先理念。考核评价取向体现发展方向、工作导向,如何考、怎么评对各级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施政行为有较大影响,必须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加快构建多层次、宽领域、高标准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彻底改变单纯以GDP增长论英雄的传统理念。工作中,我们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研究完善领导干部绿色政绩考评制度,加快设立可操作、可视化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绿色经济核算和环境绩效第三方评估制度,制定推行环境保护实绩公示、离任审计、终身追责等管理制度,并将考评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形成绿色发展导向。环境问题治理离不开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需要企业主动履行环保义务、践行社会责任,必须充分用好环境经济政策,创新引导企业发展的方式方法,使政府与企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共向发力、同向前行。工作中,我们建立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稳定增长机制,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和比重,制定生态专项补助和绿色产品消费补贴政策,健全区域生态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严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带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三是严格监管机制,规范环保行为。依法抓好环境保护是一项硬任务、一个硬杠子,加大监管力度、转变监管方式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必答题”,必须牢固树立“全面从严”的环境监管执法理念,坚持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让环境守法成为常态。工作中,我们加快建立环境监测、污染控制、行政处罚为一体的环境监管机制,推进环境监测网络和环境监察体系建设,强化环保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联动,组织环境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整治,严管重罚无视环保政策依然偷排偷放等违法行为,促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猜你喜欢

泰州环境保护绿色
环境保护
绿色低碳
幸福水天堂——泰州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泰州古韵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泰州出土的两方北宋木地券 栖身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