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8-11-15郁东晓
郁东晓
江苏省沭阳县潼阳中学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通常情况下就是指,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促使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共同性的完成学习任务。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该模式引入进来,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意识、合作能力的增强,对于有效教学的实现,也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基于此,在现阶段,对其的应用价值、策略等进行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有助于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激发。初中教师在实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这一模式引入进来,不仅可以使授课氛围变得活跃、和谐,也能够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使其的学习情趣、知识能力、合作意识等得以全方位的增强,促使其获取到更加全面的发展[1]。
其次,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在小组合作这一模式下,学生间可以更好的实现资源互补、互相促进,以实现共同进步,促使学习任务的完成。与此同时,也能够使他们的自学意识、合作能力、集体精神等得以大大的增强,从而在语文学习当中,化被动为主动,更加有效的获取知识、加强能力,以在节省教学时间的同时,为有效教学的实现助力。
最后,促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加和谐。在传统模式下的语文教学当中,课堂氛围往往是紧张、紧迫的,导致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及交流受限,以对最终的教学效果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借助于小组合作这一模式的开展,就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一现状,使得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和谐,以为语文教学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科学划分小组,推动教学开展。
初中教师在引入小组合作这一模式的过程中,最先要做的就是科学划分小组,只有保障了小组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才能够促使合作教学得以有效、有序的开展下去。而在这其中,教师也应秉持着一定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来促使其形成小组,以使合作教学的实效性及针对性得以增强[2]。例如,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秉持着一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们现阶段的基础水平、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作为分组依据,促使其形成资源互补的小组。在这样的分组模式下,既能保障小组成员间的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也能够确保组与组间的竞争力,以在增强学生参与兴趣的同时,为后续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2.强化小组合作,激发探究兴趣。
为了将小组合作这一模式的内涵及价值发挥到最大,在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应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不断的强化小组合作,并适当的放手,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以在激发其探究兴趣的同时,也使其的合作达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孔乙己》一课的过程中,在课程开始之前,首先,教师应为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空间,让其对文章进行阅读;其次,教师就可以结合文章内容,为学生设置几个相应的问题,比如“在本文中,有关于孔乙己的描写情节有哪些?”“作者是怎样将这些情节联系在一起的?”等,促使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后,展示成果。在这样的授课模式下,不仅可以更好的突显学生本位,也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空间、交流空间得以拓展,并促使其更加深入的掌握文章内容,促使教学目标得以一一落实。
3.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合作效率。
除了科学划分小组、强化合作探究外,创设教学情境,也是实现小组合作的方式之一。基于此,初中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于此法,来更好的提升合作效果,以促使语文教学得以有效、有序的实施下去[3]。
例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角色扮演这一模式引入进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并以分角色的方式展现出来。借助于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的深化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也有助于学生多项能力的提升,以在实现有效教学的同时,将小组合作这一模式的价值及作用发挥到最大。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伴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模式的地位也由此突显而出,并成为教师们增强教学效果、落实授课目标的捷径之一。至此,身为一名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也应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并要在实践教学中,对其的应用路径进行探究,以在提升自身教育水平及专业能力的同时,促使语文教学得以有效、有序的实施下去。
[1]范立强.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学周刊,2015(29):87.
[2]叶颖青.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有效的组织与调控[J].教育导刊,2015(04):78-80.
[3]张旭良.“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构建[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