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高校医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8-11-15刘佳昕南通大学医学院

长江丛刊 2018年33期
关键词:医学院贫困生医学生

■刘佳昕/南通大学医学院

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结合大学生心理特征,有针对性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一系列心理辅导活动,在我国各大医学院都已经在德育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打造了专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程。通过在高等医学院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后,推行健康的、积极的生活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向上的人格品质。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正确看待贫困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贫困医学生正确认知自我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的开展有益于贫困学生正确认知自我,引导一学生正确看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主动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适应新时代的人才要求。倡导文明的、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重大疾病,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提高防治身心疾病水平,促进治疗疾病转变成健康管理,为健康中国向前稳定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我国广大医学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有利于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途径

医学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提供了新渠道,可以使医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根本上找到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在宣传、启发以及心理咨询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扫除人格中的障碍,减少出现的心理困恼,提高心理素质,培育新时代的医学人才。

(三)有利于缓解医学生面临的重重压力

新时代想要培养素养高的医学人才,势必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引导医学生可持续健康成长一大必修课,也是缓解医学生心理压力良好之策,是培养优秀医务人才的关键步骤。医学生将来是要从事医学行业,是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每个细节工作都要做好。而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他们的任务不单单是消除患者心理障碍,并还肩负着新时代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任。

二、新时代下高校医学贫困生的心理表现

(一)严重的心理自卑感

心理自卑是新时代高校医学贫困生显著的特征。进入高校后,很多家境富裕的同学优越的表现,都会无意间刺激贫困生的心理,他们轻视自我,认为自己与别人差距过大。经济条件限制下,使贫困生难以有发展自身特长的机会,在当前医学院学校中,贫困生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常常封闭自我。这种严重的自卑感让他们变得特别敏感,他们过去吃苦的、爱奋斗的良好品质逐渐扭曲,形成了强烈的自卑。他们希望成功,希望可以自食其力。但医学贫困生不愿意承受自身贫困这一实际情况,不希望得到师生的同情,过于沉重的经济压力让他们背负过重的生活压力。

(二)孤僻心理越发严重

过度的自卑让医学贫困生在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不合群、性格孤僻的特征。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他们不是不愿意参加,而是没有多余的零花钱来参与活动中,怕被同学们瞧不起。所以,他们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缺少正常的人际交往关系。在社会文化价值观逐渐渗透新时代高校校园中,同学们除了情感互相交流外,还有物质上的关系,这对于医学贫困生而言是很大经济负担,他们逐渐消失了与同学们交往互动的热情,越发冷僻。若是难以开辟更加广阔的人际交往空间,就会造成贫困生越来越封闭自我,但他们内心深处十分渴望与他人平等交流的。这样的心理矛盾使他们太过于敏感。同时,对于医学贫困生,他们学费多数都是助学贷款而来的,将来毕业后要靠自身薪资待遇来偿还,面对就业压力,自身可能过度担心,缺乏自信心。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出现了孤僻心理,甚至人格出现变化。

(三)嫉妒虚荣心造成心理问题

对于每个社会人而言,自尊是其正常的心理需求。与其他学生对比来讲,贫困生自尊心十分脆弱、敏感。很多贫困生不愿意承认自身物质条件差,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并不是很节俭,穿着也并不是很朴素,消费也并未刻意节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经常遇到学生穿着名牌、染着头发,很怀疑他们是不是“贫困生”,但实际状况他们家里经济条件确实很不好,有的是来自落后农村的,有的是父母双亡的,有的来自低保家庭的。在攀比之风日益盛行的新时代高校中,嫉妒心让医学贫困生失去了理性思维,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若是不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很容易让他们盲目活在自我世界中,大大影响着他们日后的健康成长。

三、新时代下高校医学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医学生成长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医学生就业压力、学习压力以及情感压力等十分巨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心理问题。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需要正确认知医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制定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医学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程

与其他普通院校对比而言,医学院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既需要结合贫困医学生日常生活规划,也需要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入班级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与选修课在设置中,应与贫困生心理素质训练相融合,与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与高校优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原则。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遵循“加大力度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贫困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加大宣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加强心理健康素养”的需求,高等院校需要结合医学贫困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考虑年级与专业因素,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使贫困医学生能够正视贫困,使其可以成为心理健康的群体。

(1)合理规划和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需要秉持针对性,紧紧结合医学生现实需要,与年级与医学专业特征密切融合。其一,刚刚迈入医学院门槛的贫困生需要适应学校教育。刚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还存在着很强的逆反心理。他们刚刚离开父母,没有结交新的朋友,首次面对陌生的环境与人群。在对贫困生开展适应环境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使他们可以定位好角色,积极调整存在的不健康心理,为早日完成学业打下坚实基础。其二,大二、大三阶段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当前医学生已系统的、深入的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在这个基础中,想要贫困医学生学会自我调适心理健康的方法,经常进行心理自助,并指导医学生的行为实践,为将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打牢心理健康理论教育基础。其三,马上要离开学校的贫困医学生需要重视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高年级贫困医学生面临着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的心理困扰,就业压力经常使他们寝食难安,自卑感产生的不良范围可能更加深远,范围更加广泛。在这个时期中需要有目的对学生开展就业观教育,让他们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对出现的问题冷静的、理性的对待,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其四,高等医学院需要为贫困医学生提供完善的信息资源,打造完善的就业平台,以降低贫困学生的就业压力,从而乐观的、积极的走向社会。(2)科学推行心理健康教育规划。高等医学院应根据贫困生成长实际情况,针对性、有目的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规划,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生日常生活与工作各方面中,并纳入各大专业教学中,并稳步实施教学计划。同时,医学院还需要定期邀请医学专家开展讲座,以此来提高医学贫困生自我驾驭情绪能力。

(三)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服务

在开展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中,净化学生心灵,优化和整合学校环境,使得可以放松学生的神经。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定期开展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医学院需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积极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医学生心理咨询档案,开设网络咨询,在心理预防措施中,及时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教育事业逐渐发展中,各界人士日益重视教育方面。当前,我国各大医学院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进行这项共组中,各大高校需要为贫困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就业就会,定期普查贫困生,并结合贫困生心理,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不断健全教育体系,进而培养出更多心理健康的医学人才。

猜你喜欢

医学院贫困生医学生
当代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稿约
《承德医学院学报》征稿细则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简介
转化医学理念结合CBL教学法在口腔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ostpartum Period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