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键:俯下身干实事

2018-11-15王小婷

当代贵州 2018年37期
关键词:贵安桥头实事

文 / 图_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 王小婷

在王键(右二)的带领下,桥头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图为王键在田间与村民交流。

“沉下心,搞实事!”这是王键的口头禅。

王键是贵安新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干部,2016年4月至今,在贵安新区高峰镇桥头村驻村做第一书记。

8月27日,记者随王键来到村委会办公室,进门,印有“对人热心 做事贴心 办事放心”几个大字的白纸贴在办公桌旁的墙上。“身在基层,就要俯下身子,更接地气的为村民做好每一件小事,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王键时刻牢记自己当初来到桥头村任“第一书记”时对自己的要求。

“王书记没来的时候村里没有一条好路,车子进不来,我们的东西也运不出去,现在好了,客商都是直接来村里。”村民韦才学现在专心在家养殖小龙虾,一斤能卖到36元,有多少都会被抢购一空,然而这在以前,这样的日子想都不敢想。

桥头村是贵安新区高峰镇的3个贫困村之一,以前属安顺市平坝区管辖,但离平坝和贵阳都远,加上交通闭塞,信息技术落后,多年来村民一直依靠传统农业勉强维持生计。“当时村里137户654人,但贫困户达52户185人。”王键说。

为了改变现状,刚到任的王键思忖着先带领大家修路。他多次前往贵安新区交通运输中心对接协调,争取到已经立项批复的甘凯公路提前开工建设。2017年初,横贯桥头村宽6米的柏油路甘凯公路全部贯通。同时,2016年5月,他又四处争取修建通往田间地头的机耕道,完成两条宽3.5米、长分别为1215米和1000米机耕道修建工作,打通了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

道路通,产业兴,幸福才能来。如此,王键又带领村民在桥头村建起5200平方米的大棚和2000平方米的连体棚,种植食用菌。“那段时间我经常整夜都睡不着觉。”访专家、学技术、找销路……第一批试种的食用菌有了收购商后,王键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之后,在王键的带领下,桥头村建成大棚基地近10000平方米,种植食用菌包20余万袋,年产量超过60万斤,年销售额100万以上。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全村21户发展食用菌,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万元、非兜底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

此外,王键还组织村民进行无公害蔬菜种植、养殖龙虾和土鸡、成立村民装修队、发展乡村旅游等等。“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如村里发动7家农户试验养殖龙虾,只有韦才学养殖成功。” 在王键看来,有些村民适合发展种植,有些村民适合发展养殖,要因人而异,多渠道、多门路把村里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带动起来,让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路子。

在他的带领下,桥头村村民的生活已然发生改变。“村里137户,买车的有100多户。”王键说,桥头村目前已实现整体脱贫。

“桥头村的发展机遇难得,我要抓住这两年时间,为村民多办几件实事,为桥头村发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今年7月2日,王键在贵州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上荣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称号。

猜你喜欢

贵安桥头实事
把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里
高速公路桥头沉降沥青路面铣刨重铺维修技术探讨
风雨桥送别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思考
“三代”贵安人:共建新城同圆梦
实事围绕民生干 代表票决说了算
材料不能“美颜”——应当着笔干实事
贵安新区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署战略框架协议
贵安新区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猴子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