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益求精, 追求至美

2018-11-15

中国诗歌 2018年4期
关键词:细柳轻风精益求精

田 禾

精益求精是指把一件事情做好了, 追求更好。 文学创作就应该这样, 要有一种好了还追求更好的艺术精神。 坚持精益求精,追求至善至美, 才能创作出经得起时间淘洗, 经得起历史检验和深受人们喜爱的精品力作。

文学创作要做到精益求精, 我认为, 主要的途径就是对文学作品的反复琢磨, 反复思考, 反复斟酌, 反复润色, 反复推敲,反复修改, 真正做到千锤百炼。

我曾经写过一篇《诗是越改越好的》 的小文, 在《文艺报》上发表过。 我认为一篇真正的好文章, 一首真正的好诗, 都是经过作者不断地打磨, 反复地修改, 精雕细刻而成的。 很多朋友看了此文, 都很赞同我的观点。 我在文章中说: “璞玉要成为价值连城的宝玉尚需要名家大师的精心雕琢, 一篇文章的出炉更如璞玉般需要上十次上百次的修饰、 打磨, 方能成为读者认可的好文章。” 今天, 我再次写这样一篇持同样观点的文章, 说明我非常看重对文学作品的反复锤炼, 精益求精。

孔子学琴的故事, 想必知道的人很多, 重温一遍, 相信对写作的人, 多少还会有点教益。 孔子向一位叫师襄子的琴师学弹琴, 师襄子教孔子练习曲子, 练了数日, 师襄子认为他已经弹得很好了, 便对孔子说: “你可以练习别的曲子了。” 孔子听了,笑了笑说: “我学得很肤浅, 还没有掌握弹奏的技巧。” 于是又弹了一些时日, 师襄子对孔子说: “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练习别的曲子了。” 孔子又说: “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蕴,没有了解曲子表达的意境。” 接着又弹了一段时间, 师襄子对孔子说: “你已经领会曲子的意蕴, 了解曲子表达的意境了, 可以练习别的曲子了。” 孔子听了却说: “我虽然弹得很好了, 但我还没有领会曲子歌颂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说完, 孔子每天继续专心致志地弹奏、 练琴。 又过了一段时间, 孔子对师襄子说:“我知道曲中赞美的人是谁了, 此人高大魁梧, 两眼有神, 志向高远, 有君王气度, 此人应该就是周文王。” 师襄子听了, 不禁对孔子连声夸赞, 说: “你说的很对, 这首曲子的名字就叫《文王操》。 这是因为你的勤学苦练, 才让你达到了如此高的境界,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

孔子学琴, 精益求精, 不断深入, 不断加深理解, 直至达到一种至高境界, 这就是孔子的为人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进取精神, 相信它对我们写作的人, 会很有启示作用。

想想孔子为圣人尚且还学而不倦, 学不满足, 我们在写作过程中, 就更应该有恒心、 有耐心去面对自己的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如果不能彻底地深入, 不能对事物深刻地了解, 不能用心投入, 不能领悟其中更深的道理, 没有经过持久和苦心的琢磨, 创作的作品, 就会停留于表面, 显得肤浅, 这样的作品, 不可能感染人, 不可能有生命力。

要想让自己的写作卓尔不群, 胜人一筹, 作者必须做到, 每当在提笔写作的时候, 首先应该多作一些思考, 深入地思考, 向主题的纵深处挖掘, 天马行空, 行文自如, 有条不紊, 把每一个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 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作品尽量做到有更多的闪光点, 多一些抓人的东西。

做到了这些, 如果还不是很满意, 要想使作品成为真正的精品佳作, 接下来就是打磨和修改作品。 其实修改是文章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玉不琢, 不成器, 三分文章, 七分改。再好的题材, 再好的材料, 再好的构思, 写成了文学作品, 多少会有不妥帖、 不准确、 不满意的地方, 甚至有瑕疵和错误。 仔细斟酌, 精心打磨, 认真修改, 精益求精, 就是对自己和读者负责任的行为。

“精” 有许多种解释: 精巧、 精奇、 精炼、 精美、 精细、 精当、 精密、 精彩、 精粹、 精绝等等。 文学作品的构思要求精巧、精奇, 语言叙述要求精炼、 精美, 提取细节要求精细、 精当, 谋篇布局要求精密, 场景和情节描写要求精彩, 最终使其成为一篇精粹、 精绝的精品妙文, 这才是作者真正的终极目的。

鲁迅先生有一名言: “我有一言应记取, 文章得失不由天。”这是一代文学大师的经验之谈。 他告诉我们, 文章的得与失、 好与坏、 成与败, 不是由上天决定的, 而是靠自己。 一篇文章写成之后, 要仔细斟酌, 反复推敲, 一遍一遍地修改, 不厌其烦地修改。 清代唐彪在《读书作文谱》 中就有这方面的论述: “如文章草创已定, 便从头至尾一一检点。 气有不顺处, 须疏之使顺; 机有不圆处, 须炼之使圆; 血脉有不贯处, 须融之使贯; 音节有不叶处, 须调之使叶。 如此仔细推敲, 自然疵病稀少。”

根据鲁迅自己的经验, 他的文章基本都是经过多次润色加工、 反复修改而成的, 比如《藤野先生》 修改稿与原文比较,就有多处作了修改, 全文不足四千字, 改动的地方就达一百六十多处。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修改、 删除和内容变动达上千处, 正是因为有了对《围城》 的精心琢磨, 耐心修改, 才使得这部作品最终成为中国文学的宝贵经典。 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 披阅十载, 增删数次, 修改数次, 最终使其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文学巨著。 还有杨朔的散文《雪浪花》, 仅仅只有三千多字,改动的地方就有两百多处, 后来选进了中学课本。 对自己的作品下如此大的功夫去修改, 我们现在的作家, 可能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这些前辈作家的确是我们的榜样。 我们要相信, 文章不厌百回改, 真正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修改文章, 现代人是这样, 古人也是这样。 宋代诗人、 政治家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改了十来遍才得一出神入化的“绿” 字, 其中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王安石还有一个帮人改诗的故事。 一次, 一个叫王驾的诗人, 写了一首《晴景》 的诗送给王安石审阅, 诗的内容是: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看后, 帮王驾把“飞来” 改成“纷纷”, 这样一改, 诗的意境更高远了, 诗味更浓烈了, 让人真实地感受到晚春雨后清新明净的美景, “飞来” 改“纷纷”, 成神来之笔。

讲一个众人改诗的故事, 很有趣。 苏东坡有一次与其妹苏小妹和友人黄山谷在一起论诗, 苏小妹要求哥哥和黄山谷按她的提示现场作诗, 苏小妹说出“轻风细柳”、 “淡月梅花”, 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 说出诗眼。 苏东坡稍一思索, 说: 前句加“摇”,后句加“映”, 即成为“轻风摇细柳, 淡月映梅花”, 不料被苏小妹评为“下品”。 苏东坡又认真思索片刻, 对妹妹说: 前句加“舞”, 后句加“隐”, 即“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 妹妹还是不太满意, 说: “虽然不错, 但仍不属上品。” 这时, 站在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问苏小妹: “依小妹之见如何呢?” 苏小妹答:“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苏、 黄二人边吟诵, 边玩味, 翘着大拇指, 连连对苏小妹说: “妙! 绝!” 前句加一“扶” 字,后句加一“失” 字, 使诗歌变得空灵活泼, 生动传神, 意味深长。

古今的中国文学大师是这样重视文章的修改, 外国文学大师也是如此, 比如托尔斯泰、 巴尔扎克、 海明威等对自己的长篇小说, 都要修改十数遍甚至数十遍。

我当初写诗也很草率, 一写出来, 第一感觉还不错, 马上就投给了文学刊物或诗歌刊物, 过了一段时日再拿出来看, 觉得还可以修改得更好一些, 可是这时候, 刊物已经发表出来了。 不过我后来还是按自己的想法, 对不满意的地方重新作了修改, 有的甚至改得面目全非, 似乎与当初的原作没有什么关系了, 但肯定比以前的诗更好, 更有诗意, 更有韵味。 我的很多作品就是这样改出来的, 比如《山寺》 《黄河黄》 《我的乳娘》 《江汉平原》《骆驼坳的表姐》 《草民》 等等都是发表或编进诗集之后, 又作了调整和打磨修改的。 由于篇幅关系, 这里我就不一一举例了。我就摘一些我修改后得来的诗句, 如: “对于表姐, 土地就是存折, 洒下汗水, /就是不断地往存折上存钱。 /那些红薯、 麦子和土豆, 是每年可取的利息。” ( 《骆驼坳的表姐》 ) “有时缸里没有一粒米, /有时苦难从她的眼睛里流出来。” ( 《我的乳娘》 )“一颗葡萄是我最小的故乡/我用指尖丈量她/抚摸她完整的血脉和皮肤” ( 《葡萄架下》 ), “山寺是钟声堆起来的。 半老的和尚/敲响了山寺上空的月亮。” ( 《山寺》 ) 等等。 这些诗句都是在修改的过程中得来的, 过后看来, 似乎都是每一首诗的精华部分, 有的甚至就是诗眼。 由此说明, 修改、 润色, 锤字炼句, 精益求精, 对于一首诗多么重要。

精益求精, 追求至美, 是文学创作中一种认真严肃的写作态度, 也是古今中外作家、 诗人们创作的宝贵经验, 值得我们每位写作者学习, 不可忽视。 修改文章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 要提高这种能力, 作家们必须多体验, 多学习, 多积累, 丰富知识,扩大视野, 汲取经验, 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篇作品, 删繁剪秽,字斟句酌, 反复推敲, 精雕细刻, 使作品表达更准确, 更形象,更有力量, 打造出自己心目中的真正的文学精品。

猜你喜欢

细柳轻风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周克耀
蝶恋花·相思苦
影子是超人
影子超人(1)亲密盟友
《聊斋志异》中的“虎妈”
光影视界
云影
迷离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