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锅(外一篇)

2018-11-15齐波

海燕 2018年1期
关键词:火锅爱人书籍

□齐波

火锅,沸腾的汤水里,各种食材熙攘浮沉,闪耀着晶亮光泽,氤氲着炙热气息。这一美食在华夏广袤大地里被赋予了极富特色的地方识别,如川府的麻辣、云贵的酸爽、广东的鲜香、江浙的什锦、北方的浓郁等等。百花齐放、色香各异,但异曲同工的却是它的热烈,热烈的气息、氛围与回味,融合着人与人之间最本真、实在的情感,为人们带来难忘而美好的相聚。

家在北方,火锅的滋味里揉合着酸菜白肉的豪放、青蔬豆腐的平和,并不断延伸北方人因地制宜的想象,各种食材被不断尝试、加入、融合,共同烘托出香、鲜、暖和解不清的厚重心情。作为家中主厨,父亲对于生活的精巧心思在火锅中体现得一览无遗。若在多雨的秋冬时节,飘雨声夹裹着寒意,望望窗外就能想象到下班途中裹紧外衣、积水中穿行的一路艰辛。老爸的短信总是来得恰到好处,“天凉,火锅。”闻者精神大振,暖从中来。待推开家门时,客厅灯光耀眼,餐桌正中的锅仔准备就绪。只是一只简便的电磁炉,锅仔里底料备齐,除了葱姜蒜基本调味,多半另加紫菜、海米。一点点鲜咸气息,最能呼应来自海边家乡的记忆。各种涮菜分别盛放,老爸站在桌边,精心地调制麻酱小料,两个娃娃围着外公,欢喜雀跃。只是些最常见的食材,当一家人环坐桌旁,将锅仔填得饱满,热热闹闹地互相夹盛、吸吸呼呼地大口品尝、毫不掩饰地大声夸奖时,家中的热烈早已淡化了窗外的风雨。

老实说,如今的家庭火锅有些因陋就简,算是对时下工作生活节奏的合拍。早时筹备火锅的仪式感尤其明显。冬夜,锃亮的铜锅,乌黑的炭,自制韭菜花飘香的蘸料,还有妈妈烙的圆润的发面饼。窗玻璃上笼着哈气,房间里热气腾腾,大人们用着特别的心意准备,虽然那年代并没有太大的空间可以发挥,无外乎自己刨的羊肉片、缸里腌的酸菜、过冬储存的大白菜、窗外冰冻的白豆腐,孩子们却大快朵颐,且终身难忘。那些自制的食物,是在奶奶身体硬朗时每年入冬就开始准备的,从准备食材、制作、腌制到成熟,要经历漫长的等待。老人家却不厌其烦,每过几天就要乐呵呵地去观瞧。那样的神态,在我今天遇到难事心烦气躁时时常想起。所以,简单火锅里,烹煮的都是来之不易、亲力亲为得来的好东西。时光慢些,心意也浓。

亲近的朋友、同学间,也喜欢火锅的氛围。无论是极其熟络还是相隔日久,大咧咧锅边一坐,放下矜持。声调会随着锅煮食物几度鼎沸的喧闹而不由得提高起来,寒暄着、交谈着,涌着最真切的笑意。加汤加菜的伙计来往几趟,介绍特色,算是为聚会热了身。煮菜时需要自给自足,即便在座最不善言谈的人,也会参与其中,一边兴致勃勃地将新鲜材料送到汤水里,一边细心叮咛大家,注意火候,多多品尝。蘸料是按照各自偏好取,品尝更是礼让中的争先恐后,趣味横生。想聊、想问、想表达的,都趁着这不拘小节的热乎劲儿完成了。每次火锅小聚后,大家的回味就如同衣服上沾染的汤料气息一样久久挥之不去。

火锅的可贵,难以尽述。论直率,鼎沸、热闹,直截了当;论本真,无论身处何方、酸辣几何,都难掩其本色;论可爱,四季皆宜,冬天温暖,夏天酣畅。制作火锅,有心、有爱、有时光的注入;品尝火锅,有乐,有趣,更有情意的满足。想之念之,火锅走起。

书香润心 意暖人家

爱书者,多朴拙自然,乐趣天成。书海浩瀚,门类万千,纵难望尽惊涛骇浪,星点之光也是智慧璀璨。闻墨香、参字意,探寻新知也好,陶冶意趣也罢,总是愉悦的,酣畅的,与书中智者一问一答,与心中小我答疑解惑,与同爱书人谈天说地。人生自此充盈,家庭亦是同理。

家庭置于社会庞大机体中,如细胞般微小灵动。其特质丰富,温暖舒适遮风挡雨,琐碎平淡柴米油盐,娇弱如花渴望呵护;其架构别致,个体间性情、年龄、眼界均缤纷有异。上之种种构成独特的家庭微环境。“家”之内核在于凝聚,因凝聚而彼此包容、相扶相伴,“凝聚”之根本在于文化认同---趋同的志趣,相近的审美,同向的目标以及深远的传承。若构建文化认同的桥梁,大量的、丰富的、健康的书籍视为最佳选择。桥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代沟、隔阂、纷争可在条分缕析中化解,迷茫、困惑、忧伤可在智言明理中消无,目标、理想、志向可在书香浸润中明朗。唯有书籍能够使家庭超脱单纯的物化场所,成为家人的精神栖息。当然,千家万户读书之趣各不同,在此聊叙自家所感。

家庭和美,书相伴,人生百态笑以对。自2004年至今,在与爱人相携的十二年里,尝尽百味,有新建家庭比翼双飞之美好,有儿女降生初为父母之喜悦,有远离家乡任职工作之清苦,有分别两地悠悠五载之艰辛,有孜孜以求奋斗进取之勤勉。时空流转,艰苦磨砺中保持乐观、珍爱家庭的秘籍来自爱书读书的习惯。远离浮华烦扰,素倡简约的我们,婚后久居在狭小住所里自得其乐,除普通的家具陈列外,所见所及尽是多年积攒的书籍。家的安宁足以屏蔽外界杂尘,书中雅趣足以凝练家之和美。闲暇时阅读文学杂记、历史典故更切合我意。读文学是从一纸窥人生,嬉笑怒骂皆精彩,感同身受时常难自拔,细品慢酌后又豁然开朗。读历史是沧海沉浮中悟真谛,金戈铁马、盛世繁花已化为不绝回响,鉴古知今才是精髓所在。爱人的读书情结始于学生时代,如今愈加浓烈。在他后来赴偏远县域任职时,在他独居老家开拓事业时,是持之以恒的手不释卷陪伴他度过了那段思念、孤寂、富有压力和挑战的漫长岁月,更培育了其适应新常态的心境。2015年他结束“漂泊”风尘仆仆地来京团聚时,随行物品除了几件衣衫,就只有满满几箱书籍和读书笔记。我们小心翼翼将它们搬进书架里,满载着记忆,或关于成长,或关于梦想,或关于亲情,珍惜就好。

青春无悔,书为引,步履坚实方向明。职业生涯是一段从青春走向成熟的蜿蜒之路。青涩的体验、及时的修正、深沉的积淀、光明的指引、有效的鞭策缺一不可,有来自自察,有来自外界,更有来自书籍指引。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放至当下,先知先哲的摸索探究,精髓经典的千古流传,榜样模范的精神启示,专业知识的精辟论断,对于职场中人无不贵比黄金。很庆幸,在知识光芒的拂照下,在家人间的相互勉励下,我们从未停歇前进的脚步,也无形为家中儿女树立一个努力勤勉的榜样。于我而言,从基层到总行的历练,最是初心难忘,难忘作为柜员时为实现业务尽快提升,无数漫漫长夜灯下苦读的场景;难忘日积月累,岁月不负,在一次次竞赛、选拨中精彩绽放的场景;难忘面对崭新课题,思路缠绕时,面向书海竭力探寻的场景。于爱人而言,已将管理类典籍奉为瑰宝,稻盛和夫、德鲁克……众位世界级管理大师的真知灼见力透纸背,幻为力量鼓舞他,鞭策他,指引丰富着他数年来从基层起步的多岗位、多条线、多层级的管理经验。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巧借知识之力,路则更宽广。

家风和畅,书香漫,嫩芽成长正当时。在家中厅堂正中悬着一幅墨宝,上书五个大字“惟有读书好”,苍劲有力。字意简浅,却是爱人苦心所想,其中“惟”不同“唯”,该字入心,更富深意。每有闲暇,我们与孩子们围坐一起,或各持一册细细体味,或由爱人主讲,大家讨论分享。《论语》《孔子的故事》,青年版《活着》这些佳作都曾成为我们热议的主题。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爱人开始尝试与她共读名著,各自完成读后感,以达成思想上的深度交流。这些言传身教的影响,耳提面命的教授,良好氛围的营造,都只为孩子形成爱书、读书、悟书的终身受益的好习惯。读好书于孩子成长的益处不胜枚举,最为看重有三:一是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世界繁芜,幼小眼睛与心灵欣欣向之,却又难判良莠。善与恶,是与非,真与假,当无数问号在孩子们心中升起时,除了师长教诲,众多优秀典籍中的启示也深植人心。书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如坚韧不拔、聪明智慧、善待他人、爱国爱家等都能带来心灵的冲击和震撼,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良好生活情趣的塑造。健康向上的书籍令读者豁然开朗、耳目一新。如女儿喜欢历史,某个典故的溯源常吸引她反复查阅、津津乐道,这使家中所议话题丰富多彩。三是自学自省能力的养成。读书启迪智慧、愉悦身心,而文章本身严谨的结构、精练的语言以及渗透出作者的深厚底蕴亦是启人深思的。久读良书,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影响不言而喻。

学海虽广袤无边,勤勉为桨,兴趣为帆,扬帆远行;书山虽巍峨仰止,孜孜以求,日夜登攀,以苦为乐。我和家庭的成长岁月因书籍的陪伴而幸福绵长。

猜你喜欢

火锅爱人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火锅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我的爱人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五花八门的火锅
火锅飘香
自制火锅
爱人就是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