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度时宜

2018-11-15人民日报评论部

老年世界 2018年9期
关键词:贵在定势苏轼

人民日报评论部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摘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习近平同志曾这样总结执政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一个国家,要把各种矛盾处理好、各项事业发展好,需要民主集中制的办法,动员大家一起来想、一起来干。习近平同志引用的这句古语,正体现了“广开言路、博采众谋”的协商民主原则。的确,我们的每一项决策和工作,莫不关乎万家灯火、连着百姓民生。在与自己利益切实相关的问题上,人民群众有意愿、有能力也有权利行使自己的表达权。从工作中的广泛调研,到已成常规的听证会,再到项目进程中的交流沟通,通过各种方式,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同群众进行协商,是我们做好工作的一个根本保证。“人心齐,泰山移”,正如愚公移山的故事所说明的,只要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春秋)管子《管子·九守·主明》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意思是,眼睛贵在明辨事物,耳朵贵在听觉灵敏,头脑贵在思维敏捷。君主站在天下人的角度观察,就没有看不见的;站在天下人的角度倾听,就没有听不到的;站在天下人的角度思考,就没有不理解的。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当政者只有依靠民众的力量,方能看得远、想得深,做成常人不能做之事;刚愎自用、独断专行只能导致国家灭亡。

此外,《易传》中还有“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吕氏春秋》亦言:“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讲的都是“团结就是力量”。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

——摘自习近平《摆脱贫困·从政杂谈》

2)矿山自建监测监控物联网的网络层,可根据需要和现场情况,组合应用有线、无线技术设备,分层分区域搭建,链路带宽资源差异化,有利于监控视频等大流量数据传输;可实现资源共享,集成传输各子系统数据信息;可适当预留带宽资源,便于热插接入新增的设备或子系统信息数据传输;可降低建设成本,缩短建设周期,保障传输效果,降低维护难度,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和运行费用,是监测监控系统信息数据传输的有效解决方案。

“战略定力”是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理念。对于领导干部个人,又何尝不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一份定力?做出决策、发布政令,要“谋与前才可不惑于后”,一旦做出决议,就不要为一时议论所动、不为一时扬抑所惑,不追赶时尚、不迎合潮流。只要你坚定信念,只要你决策正确,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各种议论自然会慢慢平息。毛泽东同志曾引用一副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芦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如果领导干部做不到“临大事而不乱”,就会在重大关头表现得头重脚轻、立场不稳,这样如何深化改革?在1990年这篇文章中,除了“忌朝令夕改”,习近平同志还提出要“忌急于求成”“忌自以为是”“忌眼高手低”,全面分析了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其实,这“四忌”共同的指向,都是要保持定力、保持清醒、保持从容,恰如《老子》中所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夫宽深不测之量,古人所以临大事而不乱,有以镇世俗之躁,盖非以隔绝上下之情,养尊而自安也。

——(北宋)苏轼《策略四》

敕陈侗:士临利害之际而不失故常者,鲜矣。

——(北宋)苏轼《陈侗知陕州制》

“临大事而不乱”,出自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苏轼应制科考试的试卷《策略》,苏轼时年24岁;“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出自苏轼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为皇帝代拟的圣旨《陈侗知陕州制》。

在这篇《策略》中,苏轼认为为政者应以诚为本,要有古代圣贤宽广的胸襟,能临大事而不乱,有所决断才能有助于民。后来,他又提出了“临利害之际而不失故常”的观点,主张在紧要关头,要保持原有的常态。

“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是一种从容不迫、应对自如的处事态度。当大事来临的时候,不惊慌失措,镇定沉着;在利害冲突的紧要关头,不患得患失,保持常态。这里显示的不仅是胆量、毅力,还是经验、才干和公心。苏轼的这一观点秉承了其父苏洵的思想。苏洵在《权书·心术》中说:“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就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另一种表达。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

——摘自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在谈到改革时,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胸有谋略、动有章法,要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的形成,或是由于个人立场、地位、利益,或是由于工作格局、权限、机制。习近平同志还经常强调,形势是会发展变化的,我们的工作需要不断适应新的要求。如果用老办法来解决新问题,难免会碰钉子。形势变化了,任务升级了,如果还是完全顺着既有的思维定势来行事,可能就觉得不需要改革,或者不积极去推动改革,就可能误事。所谓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正是说要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思维定势。正如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的,解放思想是“总开关”。只有坚持这条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才能摸清利益固化的症结,找准突破问题的方向,推动改革继续前行。

黄酋书,昨鉴川公亦曾抄寄本兵。此酋贪纵寡谋,终当归吾羁绁。观其书词,已非昔时之倔强,可用其几而制之。……但愿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况今时则易然耳。

——(明)张居正《答宣大巡抚吴环洲策黄酋》

这是张居正写给宣大巡抚吴环洲的一封信。宣大巡抚,明称巡抚宣府大同地方赞理军务,为明朝初中期设立的一个职位,管理北部边疆地区的宣府、大同府两地的防御。信中提到的黄酋,是蒙古俺答汗之子黄台吉。这封信事涉明朝北部边防,故张居正告诫:“但愿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希望对方审时度势,凡是深思熟虑后再付诸行动,如此天下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他在《陈六事疏》中说:“天下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天下的事情,斟酌计议贵在详备,贯彻执行贵在全力。在《答中丞孙槐溪书》中还说:“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急于开局之时,务必虑及善终;大凡成功之事,往往源于善始。

由此可见,张居正开创的“万历新政”绝非偶然。

猜你喜欢

贵在定势苏轼
排除统计问题中的定势效应之“雷”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别出心裁,文贵在『新』
苏轼吟诗赴宴
秋季养生贵在“收”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论戏剧《耻辱》在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文化定势
贵在认知,贵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