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符号学视阈下《至爱梵高·星空之谜》的叙事特征分析

2018-11-15王天昊

电影文学 2018年19期
关键词:阿尔芒爱德梵高

王天昊 孙 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人文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9)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来自其对各种事物抽象概括后所形成符号矩阵的逻辑化表达。人们在符号化的世界中生存、学习并进行叙事活动,任何事件均为基于一定逻辑关系的符号序列的汇集,并依托叙事者独特的视角而存在。意义的表达可以有多种方式,对于同一事件的理解与认知也因人而异,呈现千差万别的景象。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符号化的方式在实现电影艺术家与观众间交际愿望的同时,完成了特定的叙事使命。影片《至爱梵高·星空之谜》(

Loving

Vincent

,以下简称《至爱梵高》)就是一个典型实例,其以创新的符号叙事风格,综合运用多种符号叙事手段,成功将电影叙事艺术推向新的高度。

荷兰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作为印象派先驱闻名于世,其短暂而坎坷的人生经历同他那非凡的艺术贡献一样令众多人文艺术工作者情难自已,为之着迷。于2017年6月上映的传记动画电影《至爱梵高》就是波兰导演、画家多洛塔·科别拉(Dorota Kobiela)与英国导演休·韦尔什曼(Huge Welchman)共同致敬梵高的倾情之作。作为全球首部油画风格动画长片,该片以来自15个国家的125位画家模仿梵高的绘画风格、取材于梵高近百幅画作而创作的6万多幅图画为基础,制作成95分钟的全手绘油画动画电影,令世界瞩目并为之震撼,其在内容方面则参考了800多封梵高的个人信件,开创同类动画影片先河。

一、线形符号叙事

从影片的整体着眼,其叙事结构为典型的线形符号叙事模式。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条主线:送信、调查梵高自杀之谜及(通过前两条主线)塑造梵高的人物形象。从角色角度看,影片又有明线与暗线之分:梵高的老友——邮差约瑟夫·鲁兰之子阿尔芒·鲁兰(Armand Roulin)的行动轨迹为主线,而伴随其行动轨迹变得越发明朗清晰的梵高其人其事是暗线。影片以阿尔芒在法国阿尔勒小酒馆外与一名轻步兵(人物形象来自梵高画作

The

Zouave

)发生争执的场景为开端,由此引出了影片的主题人物梵高。通过阿尔芒与驻扎在阿尔勒的步兵少尉保罗·尤金·米勒(Paul-Eugène Milliet)在小酒馆中的对话,引出了影片中的另一重要人物,亦是梵高的生前好友——阿尔芒的父亲约瑟夫,由此又将电影情节的发展顺利过渡到下一会话场景,并通过鲁兰父子二人的对话介绍出了影片的核心内容:一封书信、梵高之死及梵高其人。自此,阿尔芒终于开启他的送信之旅,关于梵高死因的调查也拉开了序幕。在寻找收信人,即梵高的弟弟——提奥·梵高的过程中,阿尔芒首先来到巴黎找到了为梵高长期提供绘画工具的供应商(也是梵高的好朋友)——唐吉老爹(Père Tanguy),并通过他了解到梵高的弟弟提奥已经在梵高死去六个月后病逝。影片以唐吉老爹的叙事视角向阿尔芒及观众介绍了梵高的早期生活经历,包括其令人感慨的童年生活,为梵高人生悲剧的成因提供了一定的解释。他用“two hearts, one mind”来形象地描述梵高与弟弟提奥之间的深厚手足情谊,并称梵高“struggled to be what they wanted him to be”,为我们勾勒出了梵高的幼年家庭生活及其与父母的关系,并提及因为梵高没有留下遗书,所以“死因至今还是个谜”。最后,唐吉老爹建议阿尔芒去找与梵高兄弟关系密切的加歇医生(Paul Gachet)。由此,影片随着阿尔芒的旅行轨迹顺利过渡至下一情节。在世称“梵高小镇”的法国巴黎近郊奥维尔小镇,错综复杂的人物线索先后出现在阿尔芒面前。

在加歇医生家中,女管家告诉阿尔芒说医生出门了,要过阵子才能回来。告辞之际女管家提及阿尔芒的联系地址,由此又顺利将故事过渡至下一个地点——梵高生前居住的莱福旅馆(Ravoux’s)。阿尔芒同旅馆老板的女儿爱德琳(Adeline Ravoux)顺理成章地聊起了梵高。爱德琳认为梵高在旅馆住得很开心,早出晚归地忙着绘画,像上班一样。她还说梵高热爱生活,哪儿都去,喜欢河流,因此又引出了船夫这样一个人物。阿尔芒从船夫那里得知梵高和加歇医生的女儿玛格丽特(Marguerite Gachet)交往密切,但等阿尔芒真正拜访玛格丽特时,却遭到其本人的否认。阿尔芒又先后与爱德琳、船夫、女管家及玛格丽特进行了会话,之后又与和弥留之际的梵高有过接触及交流的警官和马苏里医生进行了详细交流,最后终于见到了加歇医生。

上述一系列重要人物的先后出场,对塑造梵高的人物形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先出场人物在谈话中总能巧妙引出后出场人物,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线形结构,实现了叙事线索的无缝衔接,如行云流水般引导着阿尔芒去寻找答案,也让观众全面理解剧情。为避免线形叙事结构所带来的流水账式的单调枯燥之感,其中阿尔芒与旅馆老板女儿爱德琳、船夫、加歇医生的女管家及加歇医生女儿玛格丽特之间的会话出现了反复,尤其是阿尔芒同爱德琳之间的交流更是多达四次,并伴有特定细节行为描写,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在不影响整体线形叙事结构的前提下,为故事情节带来了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给叙事节奏增添了一些必要的灵动的变化。

二、网状符号叙事

除上述线状符号叙事结构外,影片在内容布局上共设计长短不一的23个会话场景,构成了网状符号叙事结构,与线状符号叙事结构共同形成影片的立体化叙事模式,体现了该片在电影叙事方面的独特风格。这23段会话如同由线状叙事结构串起的璀璨的珍珠,其主题均围绕梵高展开,在内容上或相互佐证,形成有效逻辑关联,或存在矛盾,人为设置理解上的障碍,从而使情节曲折跌宕,对其死因的追踪更显扑朔迷离,引人思考。而通过对诸多关键环节相关事件的梳理,又使梵高其人形象逐渐明晰并跃然纸上。描述梵高生平的文艺作品很多,其中美国当代著名传记小说作家欧文·斯通(Irving Stone,1903—1989)的《渴望生活——梵高传》(

Lust

for

Life

)是最早向世人介绍梵高的经典之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欧文·斯通而言,最能打动读者的不是像梵高一样的传主们那突出的成就和辉煌,而是他们探索人生意义、追求梦想的过程。同长篇小说的内容含量相比,电影因其本身播放时限的要求及表现手法的制约,所能传递的信息相对有限。同时,电影中镜头语言的直观画面最终需要转化成思维语言的形式被人脑识别进而实现意义的接收与理解,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误读和语义散失情况,无法达到文字语言在叙事方面那种相对直接精准的效果。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范畴内运用电影镜头语言将人物形象勾勒的生动清晰并便于观众理解接受,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技术性问题。在主题的阐释方面,影片《至爱梵高》既要向观众塑造梵高独特的人物形象,又要揭示其扑朔迷离的死因,以此来表达电影工作者心中那份对画家梵高执着而热烈的情感,因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综合具有梵高艺术风格的油画艺术动画模式与侦探悬疑类故事中惯有的访谈式会话模式则似乎成了最佳选择。同时,从技术成本角度考虑,会话模式的开启,既有利于确保有限时间内海量信息的传达,又相对于行动模式来说减少了动画影片关于图画画面数量的需要,使得油画创作成本降低。可以想象,拍摄五分钟动作场面所需要的动画图片应在成本上高于类似静物写生的相同时长的面对面交谈场景。

影片《至爱梵高》在设置大量会话场景的同时,还综合运用了许多文化符号,为整个会话过程增添了很多艺术色彩,使双方的交际活动更加形象生动,散发出温馨的人性光芒。

首先,影片中多达10次使用书信这一文化符号并附以旁白形式,作为对会话形式的补充,在信息的传达、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及主要角色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众所周知,除了大量的精品画作,梵高还留给世人800余封书信。而正是这些珍贵的书信,除了向世人展示梵高本人在艺术创作领域的重要理论观点外,还使全世界对其短暂而辉煌的人生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影片开端之处,梵高的老朋友——邮差约瑟夫对儿子阿尔芒说,梵高曾于死前六星期给自己写信,并在信中描述了他当时宁静的心理状态及对未来生活的乐观积极态度,由此使老邮差对梵高的“自杀”不得不产生怀疑。莱福旅馆老板的女儿爱德琳曾给阿尔芒看过梵高临死前一天让她邮寄的一封信,通过该书信内容的展示来向阿尔芒及观众介绍了梵高与弟弟提奥之间的经济联系及梵高对加歇医生的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故事的情节,使事件间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使直接叙事转为间接叙事,使叙事风格富于变化。加歇医生在和阿尔芒交谈后,曾将提奥妻子抄送给加歇医生本人的一封梵高致提奥的书信转送给了阿尔芒,因为在提奥妻子看来,信的内容是关于梵高作为一个艺术家旅程的起点。在阿尔芒终于完成送信的任务,回到家中后的一次和父亲谈话过程中,约瑟夫向其拿出了提奥妻子寄来的感谢信,该信以信中信的形式抄送了梵高曾写给提奥的一封信。鉴于梵高与提奥的特殊关系,提奥妻子在影片中无疑是位有助于塑造梵高形象、破解其死因谜团的重要角色,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通过书信的方式间接介绍提奥妻子对梵高的看法,是影片多角度叙事的重要体现。总之,影片中多次间接引用梵高书信内容进行意义传达,通过梵高与提奥的交流来实现了梵高与所有世人的交流,进而实现了电影艺术工作者与观众进行交际活动的目标。对于阿尔芒本人来说,也曾在影片中两次写信给父亲约瑟夫,向其介绍自己旅途的进程及心中的疑惑,从而使观众从类似戏剧演出时“第四堵墙”的视角获得更加全面的剧情信息。

其次,影片中运用“酒”这一文化符号多达8次,对会话双方所开展的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特定的辅助作用,营造了良好的语境氛围。据统计,几乎影片中的每一次重要的会话都会涉及“酒”文化符号的使用。在影片开端,阿尔芒随步兵上尉保罗进入酒馆时,很“调皮地”顺手拿走一位喝醉后伏桌不醒的客人桌上的半瓶酒,使当时争执过后紧张、压抑的气氛通过幽默的方式得到消解,从而顺畅地过渡到阿尔芒与上尉的交流环节。梵高的画具供应商唐吉老爹在和阿尔芒谈话时,给他拿出一瓶白兰地,边喝边回忆起梵高自幼年开始的人生历程直至其葬礼时的情形。当画面切换至梵高在巴黎期间的人生片段时,影片用黑、灰及白色色调向观众展示了梵高在一个觥筹交错、充满喧闹的酒馆中专心绘画却遭到其他艺术家嘲讽,转身推门离去的场景,借此体现了梵高在艺术追求上的勤奋、执着及其生活中内心的孤独与落寞。修缮屋顶的老农民在和阿尔芒交谈时扔给他一瓶苹果酒,而阿尔芒在和船夫第二次见面时,船夫给他喝的是自酿的美酒。阿尔芒和莱福旅馆老板的女儿爱德琳之间的四次交谈场景中,有两次都伴有细致入微的关于喝酒情节的描绘。

除了酒这一重要文化符号外,阿尔芒与爱德琳第一次交谈时喝的咖啡,与加歇医生交谈时喝的是茶。无论是酒、咖啡还是茶,既反映了影片对日常生活中细节的捕捉,又是对具体文化语境的复现与重构。此外,“烟”这一符号也曾在阿尔芒与加歇医生女儿玛格丽特、船夫及马苏里医生三人的单独交谈中以道具的形式出现,对适时塑造人物形象及心理状态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乌鸦的形象不仅出现在梵高的画作中,而且在影片中也出现了三次,伴随着叫声,为烘托气氛、展现阿尔芒内心世界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令梵高画作在现代化镜头语言的帮助下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

三、语境与情感符号

电影的叙事活动需要围绕特定主题展开,与特定素材的选取关系密切。任何主题的阐述都是一个意义传达的过程,涉及电影交际活动中自电影艺术工作者们开始的意义表述至观众的意义接收过程。依托电影语言开展的话语输入与输出,无法脱离语境建构而孤立进行。影片《至爱梵高》以送信为线索,实为揭示梵高自杀之谜,还原人物形象并表达对梵高的挚爱之情。围绕上述主题,影片通过叙事风格的定位、艺术素材的选取、人物情感的表达及细节活动的描写等手段实现了语境构建与情感表达的完美结合。

第一,在叙事风格的定位上,影片综合运用了与梵高本人相关的多种艺术符号。从影片名称来看,Loving Vincent 取自梵高写给弟弟提奥书信的末尾自称“Your loving Vincent”,同时也从字面上直接表达了电影艺术工作者们对世界闻名的伟大艺术家梵高的仰慕及挚爱之情。片名不仅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同时也为观众营造了温暖、缅怀的语境氛围,为电影语言交际双方的思想交流及情感碰撞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从动画设计来看,影片采用模仿梵高绘画风格的油画形式,且全部60000多幅图画均取材于梵高的近百幅真实画作,为观众呈现了一次空前精美绝伦的油画盛宴,其效果可谓无比震撼,令人宛如身临其境般回归到梵高所生活的那个遥远年代的真实场景中,感同身受,更好地体会并理解主人公的人生历程。观众观看影片的过程,既是欣赏一代艺术巨匠梵高的经典艺术作品的过程,又是经历精神洗礼的过程。片尾曲选用的是美国民谣歌手唐·麦克林(Don Mclean)的Vincent(

Starry

Starry

Night

,《繁星点点》)。该歌曲作为美国民谣音乐中的经典作品,是唐·麦克林在欣赏梵高著名油画作品《星月夜》(

The

Starry

Night

)之后的献礼之作,表达了歌者对画家的理解与尊重。该片尾曲的选用,将影片主题的阐释进一步升华,使观众在灵魂上又得到一次净化与熏陶,似乎忘却了所有的孤独、烦恼与忧伤,在静夜里的朗朗星空下和梵高一起漫步人生旅途。影片从梵高书信、画作及与之有关的音乐作品着手,重构了以“梵高文化”为特征的叙事语境,确定了特有的“梵高式”叙事模式与风格,可谓独具匠心,用心良苦,诚意十足,这种真挚情感本身,就足以感动观众,完美地实现电影艺术家通过影片媒介来实现情感交际活动的最高目标。

第二,在艺术素材的选取上,影片将叙事重点放在梵高“割耳”“自杀”两大重要事件上,附以诸如“童年生活”“艺术道路成长”“情感生活”及“人际交流”等次要事件的描写,将梵高的人物形象塑造得完整生动。上述事件内容的具体呈现过程,均是结合与梵高生前有过直接接触的相关人等的个人叙述以间接的方式来完成,如同《圣经》采用的多角度叙事一样,以此来为我们展示了他人心目中梵高的人物形象,并令该形象极具真实性。针对“割耳”和“自杀”这两大关键事件,影片主要选取了梵高旅居过的阿尔勒与奥维尔两个小镇为主要场所,并通过巴黎唐吉老爹的叙述对上述两个地点相关事件进行衔接。在阿尔勒与奥维尔两个地点之间,影片更侧重于对奥维尔小镇故事情节的叙述。此处涉及人物众多,众人观点扑朔迷离,大部分的会话及人物塑造皆发生于此,使得梵高“自杀”之谜这一重要主题能够得到充分阐释。在奥维尔小镇,故事场景的选取包括莱福旅馆、麦田、河边、谷仓及加歇医生的家里。上述地点均与梵高生活与创作的行动轨迹有直接关联,有利于还原画家的真实生活环境,创建电影语言交际的情景语境,搭建银幕内外情感沟通的桥梁。除了事件与地点外,在人物的选择上,基本以曾出现在梵高绘画作品中的人物为主,例如阿尔芒、轻步兵、步兵上尉保罗、唐吉老爹、爱德琳、玛格丽特、船夫(原型为梵高画作Garon中的无名老农)、无名男孩(原型为梵高画作Young Man with Cornflower中的无名男孩)、老农(原型为梵高画作Escalier中的老农)、马苏里医生(原型为梵高画作At Eternity’s Gate中的无名老人)和加歇医生等。其中步兵上尉保罗曾是梵高少数好友之一,由他在影片中叙述了梵高与高更发生争执后“割耳”的事件经过;梵高的另一位好友唐吉老爹则叙述了梵高成长的人生历程;梵高在奥维尔的最后一段人生历程的介绍则是通过爱德琳等人共同完成的。此外,影片中许多场景出自梵高绘画作品,例如《星空》《马车与远处的火车》《没有胡须的梵高》《阿尼埃尔塞纳河大桥》《蒙特玛居街道上的铁轨》《向日葵》《蒙马特的小路》《开花的果园》《观景台俯瞰蒙马特》及《麦田里的乌鸦》等。

第三,在人物情感的表达方面,多位人物在会话过程中向阿尔芒直接表达了自己对梵高的看法,话语朴实无华,但充满真情实感。在步兵少尉保罗眼中,梵高是个很有趣的人,只是因为高更来了之后梵高才有了变化。唐吉老爹则对梵高称赞不已,认为他28岁才开始学画,只用8年时间就从默默无闻变成莫奈所称赞的“耀眼的明星”。在爱德琳眼中,梵高是个热爱生活的人,既勤奋绘画,又爱写信。而当船夫看到梵高一点都不关心自己的食物被乌鸦吃光,反而很高兴时,他感受到的却是梵高内心强烈的孤独感:即便看到一只小偷似的乌鸦,也可以使他的一天闪闪发光。在玛格丽特心中,梵高不是一个为爱疯狂的青少年,而是一个艺术天才。总之,通过上述每一位梵高生前好友对梵高的印象描绘,在追忆画家的同时,也使梵高其人由内及外的形象更加立体而生动,感人至深。

第四,影片强调对人物行为的细节描写,在语境的构建及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上取得明显效果。除了阿尔芒“偷”酒的举动外,爱德琳看阿尔芒喝酒太快,几乎一饮而尽,忍不住提醒说,你是在用酒解渴吗?随后立刻拿走了剩下的酒,展示出了爱德琳细腻的情感表达,为影片增添了温馨、生动、浪漫的元素。而爱德琳在店门口开心地抱起玩耍的小女孩,以免她弄脏自己的裙子时的画面,则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心地善良的淳朴少女形象。梵高开心地教小女孩画小鸡时,使我们了解到他是一个多么诚恳真挚的人,而小女孩的母亲立刻把女儿从梵高身边领走的举动,则间接反映了很多当地人对梵高那种强烈排斥的态度,更加反衬出梵高生存及艺术创作环境的恶劣及其内心的孤独。加歇医生一见到阿尔芒就称呼他为“那个拥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精神的南方巨人之子”,对观众深入了解梵高朋友间的关系有很好的启示作用。而马苏里医生在伏地模拟梵高被枪击的情景后,连续踉跄几次没有起来的幽默细节也有效地活跃了影片的叙事氛围。

此外,影片还通过运用梵高书信的方式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直接实现了梵高与包括观众在内的世人们的直接对话,令人置身真实语境中去感受强烈的情感碰撞。在梵高开始他的艺术追求之旅时,他在写给提奥的信中说,“在大多数人眼中我是谁?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一个无名氏,一个不招人待见的人。一个从来没有,也不会拥有社会地位的人,简言之就是比卑微更卑微。即便如此,就算我一直是这样,总有一天,我会用我的作品告诉所有人,这个默默无闻的人心中燃烧的追求”。影片通过这样一个让梵高“直面观众”、直抒胸臆的情节设计,达到了激励观众勇敢追求理想的目的。影片结尾,在提奥妻子寄来的信中信里,梵高这样对弟弟提奥说:“在画家的生命里,死亡可能不是最困扰的事情……静美如秋叶般死去,也许就能缓步走向星辰。”这句体现梵高人生态度、饱含沧桑的话语,对帮助约瑟夫、阿尔芒父子及广大观众寻找梵高的自杀之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通过这样一种直叙的手法,结合梵高信中那些富有哲理的话语,在衔接故事情节、完善电影交际活动中逻辑语义关系的同时,也起到了令人振聋发聩的激励与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电影《至爱梵高》采取线形叙事与网状叙事相结合的结构模式,综合运用文化、语境及情感符号手段,结合当代先进的艺术与传媒技术及画家本身特有的艺术成果来再现画家那缤彩纷呈的艺术与情感世界及其坎坷而非凡的人生历程,成功地表达了电影艺术家们对画家梵高追求艺术那种执着精神的崇高敬意,在实现与“梵高迷”们倾情交际的同时,也给广大观众带来了一次难忘的视觉体验!

猜你喜欢

阿尔芒爱德梵高
芜湖市爱德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梵高的世界
《星月夜》和梵高
《茶花女》:恋爱可以,“恋爱脑”不可以!
被盗窃的梵高
探析《茶花女》悲剧根本原因
茶花的滋味
金达-爱德杯国际散文诗大赛获奖名单
芜湖市爱德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Vision Enhancemenr Technology of Drivers Based on Image Fu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