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诚信考试的探究
2018-11-14李扬
李扬
摘 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最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违反诚信的不良现象,这极大地影响了高中生的心理和思想的健康,让很多高中生在考试中也存在侥幸心理,出现了不诚信考试的现象,严重破坏了考风和学风,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主要分析了高中生诚信考试的重要意义,并探究了打造诚信考试的措施。
关键词:高中生;诚信考试;高考
诚信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又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标准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客观公正的考试选拔人才。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学习成果,还考查学生的道德品格的优劣。诚信考试就是考试时,监考教师把试卷发给学生后就离开考场,考生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进行考试。这种无人监考的方式有利于促使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传承我国的传统美德。对于高考而言,诚信就是要求学生有一份强烈的责任感,认真复习,积极备考,诚信应考,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坚决与不良风气作斗争,不仅要在试卷上写下正确的答案,也要在道德品格的答卷上写下满意的答案,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一、高中生诚信考试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道德修养
诚信考试,杜绝了学生在考场上交头接耳、传纸条等各种作弊行为,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重知识的积累;在考试前的复习中,认真备考,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每个人都有对诚信的心理需求,当学生身处诚信考试的考场时,无论学习成绩的好坏,他们都会对自己产生满满的自信心。诚信考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提高诚信意识,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名诚信学生,坚决抵制诚信缺失的行为。
(二)提高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
考试不是打游戏,不需要团队合作,也不需要集体开黑。诚信是公平考试的前提,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大小小的考试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中考”“高考”都是能决定人生的考试,人人都想考个好成绩,但是,如果有人想通過走捷径,选择作弊,则会扰乱正常的考试秩序,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对其他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诚信考试就是为了让考试更加公平,更加有意义,给学生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是在学生的心里播种一颗诚信的种子,可以让学生充分反思自己,认识到考试是对自己的检测,作为学生,遵守规则、诚信应考、公平竞争是自己的本分,从而提高学生公平竞争的意识,保障考试的公平。
(三)诚信考试是对自己的尊重
考试是一个检验学习成果和教学效果的手段,通过分析考试结果,可以了解教师和学生双方的表现,对以后的教学作出适当的调整。因此,考试就需要我们必须做到公平和公正,只有这样才能使考试的结果更加真实可靠。诚信考试需要学生的自我约束,端正考试态度,牢记“分数诚可贵,诚信价更高”,为自己之前的努力画一个完美的句号,让每个学生都能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二、打造诚信高考的措施
(一)加大力度开展诚信考试教育
高考是学生迈出象牙塔的第一步,也是诚信教育的重要的一课。学生不仅要顺利通过学业考核,还要通过诚信的检验。因此,我们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考前,深入学校,开展诚信考试专题教育活动,加大诚信考试的宣传力度,整肃考风考纪,重点宣传考试违法的处罚规定,让考生知道考试舞弊所要承担的严重后果,营造“诚信守法光荣、违规舞弊可耻”的氛围,让诚信考试的理念深入人心,使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和工作人员都能自觉遵守考场纪律,诚信考试,严格监考,维护考场秩序,打造诚信高考。
(二)对考场实施严密的监控和管理
我们要完善试卷保密设施和考场管理设施。完善保密室设施,安装高清摄像头,加大监控力度;安装电子密码防盗门,严禁携带手机进入保密室,加大防范力度。考场中可以通过金属探测仪设备、身份验证终端、实时监控、“作弊克”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利用高科技使考场管理更加严密,再加上层层巡查制度的实行,全力为考试打造完善的安全网,预防学生作弊,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三)加强涉考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对涉考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直接影响着诚信考试的考风。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不仅要使其掌握考场要求的规则,还要使其掌握作弊行为的特征,进一步提高监考水平。对试卷保密员和考务人员要提前进行保密培训,签订责任书,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有关人员实行奖惩制度,对不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激励涉考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高中生诚信考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又有利于考试公平。为保障诚信高考的顺利开展,我们要不断加大力度开展诚信考试教育,加大对考场的监控力度,加强对考务人员的管理,严厉打击作弊行为。
参考文献:
[1]孙丽梅.透析高中生考试作弊心理及应对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7):226-227.
[2]余茉莉.高中生诚信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