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初中古诗文诵读“激趣导诵”策略初探
2018-11-14张淑丽
张淑丽
摘 要:“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增加了古诗文阅读的篇目。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要传承这文化基因,就要先唤醒学生对古诗文的热情,这就需要讲究教学策略。诵读是学习古诗文最好的方式之一。反思“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这一问题。巧用当下热门的文化类节目,运用多种“激趣导诵”策略,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关键词:部编本;初中古诗文;新课标;激趣策略
2014年中央领导人视察北师大时指出:“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这些瑰宝不能抛弃,而要让它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
2017年全国统一使用的“部编本”教材正是承担着传承中国经典文化的阵地。正如“部编本”主编温儒敏所说,“部编本”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初中古诗文选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
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如何更好地传承古诗文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呢?“怎样教好古诗文的课?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有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部编本”主编温儒敏指出诵读是最好的方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诵读作为一种传承千年的教学方法,興趣是这种教法运用的基础。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诵读法要以激趣为先,且要讲究激趣策略。
一、巧用新形式,激趣诵读
创新是第一动力。诵读法不能墨守成规,而要求变求新。特别是在活动形式上要多样化。笔者就尝试借用《经典“咏”流传》《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形式来激趣。
1.以唱带诵
《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的形式,让中华经典古诗文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一首沉寂300多年的《苔》,以和诗以歌的形式,与观众达到情感共鸣,激活了诗歌的生命力。因此,这类经典“霸屏”电视、微信朋友圈。笔者尝试用这种和诗以歌的形式,以唱带诵。比如笔者组织一场以“部编本”七年级语文古诗文为主要内容的《经典“咏”流传》。笔者先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由四人小组共同完成一首(篇)课内古诗文和一首(篇)课外古诗文。配乐由学生在网络收集,有条件的小组可以自己配乐。各小组可以推荐一个成员来完成,也可以由小组四人共同完成。学生要唱古诗文,就要先了解背诵古诗文,这个过程就以唱带诵。笔者在期中和期末组织两次《经典“咏”流传》的展示活动。学生踊跃地展示,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有的以古筝、笛子伴奏,诵读《论语》;有的以“诵读+独唱”的形式,展示古诗词之美;有的以“诵读+伴舞”的形式。笔者搭建了这个《经典“咏”流传》平台,激发了学生对古诗文诵读的极大热情。
2.以比促诵
借用《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笔者一学期组织一次班级《古诗文大会》。“大会”组织由家长、老师、学生共同完成。“大会”试题由“部编本”七年级语文古诗文和课标61首(篇)古诗文组成。“大会”分为九宫格猜诗文、十二宫格猜诗文、为诗文句子填字、看图猜诗词这四个部分,各小组决胜出的成员参加擂台赛。擂台赛试题以诗词接龙和飞花令的形式比赛。这一工作最为艰难的是题库的组建,笔者发动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到题库的建设中。如绘制九宫格和十二宫,笔者为每个小组分工。笔者先用Excel表格绘制好九宫格和十二宫,再由各小组分工负责打乱古诗文句子填写进去。为了起到更好的激趣效果,笔者还让班级家长促进会为诵读活动中的优秀者颁发奖金、奖状。活动过程还由一家长负责录制成视频,各家长分享、点赞这个活动视频。
3.以读成诵
白岩松说,《朗读者》的成功是满足了人们更加丰富的内心的情感需求。笔者正是抓住学生情感的需求,以读成诵。古诗文诵读活动借用《朗读者》“故事+朗读”的形式,让各小组选择好古诗文,并搜集相应历史人物故事。先由一成员讲述相关的故事,再小组共诵读这首(篇)古诗文。如一小组选择“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先由组长讲述花木兰从军的故事,再由全组成员诵读这首《木兰诗》。讲述故事是对古诗文内容、主题的深入理解,这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容易以读成诵。
二、巧妙引读,设疑激趣
老师巧妙引读,通过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激励,让学生进入师生共读古诗文的氛围之中。如诵读“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岑参的《逢入京使》,笔者引读:“诗人离家走在通往西域的漫漫长路。”学生诵读:“故园东望路漫漫”;笔者接着引读:“离家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学生诵读:“双袖龙钟泪不干”;笔者再引读:“马上遇故人,要写家书寄相思却无纸笔。”学生诵读:“马上相逢无纸笔”;笔者最后引读:“只好托付你给报我家人个平安。”学生诵读:“凭君传语报平安。”
设疑激趣引读。设疑就是给学生的心理上制造一种悬念和疑问,以此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杞人忧天》,笔者设疑:(1)杞人忧天的理由是什么?(2)“晓之者”是如何开导杞人的?学生通过诵读古文,以释疑。
总之,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部编本”新教材要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就要抓住兴趣这个“牛鼻子”,正确地运用诵读激趣导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