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用移情在谈话节目主持中的应用

2018-11-14柏虹

考试周刊 2018年94期

摘要:语用移情是在研究美学与心理学中的“移情”的基础上产生的。语用移情及其运用对谈话节目主持的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本文对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语用移情进行分析,阐述了语用移情在谈话节目主持中的作用,指出了在主持过程中出现的语用移情失误,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艺术途径。

关键词:谈话节目主持;语用移情;艺术途径

一、 引言

“移情”是西方美学中的概念。它是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融合的过程。移情的实质是将生命和情趣注入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朱光潜,1991)。移情行为表现为人的精神、身体和情绪的反应以及对他人行为的理解(朱智贤,1989)。受到美学、心理学的启发,日本语言学家Kuno首先把“移情”这个词应用于语言学中,他从功能句法学的角度提出他的移情观:人们用语言叙说事件和状态时有一个选择“拍摄角度”的问题,这时说话者仿佛跟句中事件(或状态)的参与者发生或近或远的各种不同程度的关系(Kuno&Susumu;,1987)。国内语言学界的何自然先生从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的角度谈及语用移情的内容,包括语用—语言方面的移情及社会—语用方面的移情。

谈话节目主持人所使用的语言属于正式场合的言语交际,它有别于非正式场合的私聊,不但具有语言艺术共性之处,还具有主持人个人语言艺术的特殊性。谈话节目主持人为了与嘉宾,与现场观众,与收听(看)节目的受众很好地交流,用移情实现达意传情的语用目的。笔者将在本文中从语用—语言,社会—语用两大方面对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语用移情进行分析,阐述语用移情在谈话节目主持中的作用,并指出在主持过程中出现的语用移情失误,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三种途径。

二、 语用—语言方面的移情

语用—语言方面的移情指说话人运用语言刻意对听话人表达心态和意思以及听话人从说话人的角度准确领悟话语的用意。(何自然、冉永平,2002)。

作为言语表达手段的语句,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成分,说话人的话语着眼于什么地方,取决于他对听话人的认识和当时的语境和说话的对象,来遣词造句。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言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并不单指说话人的移情,同时也指听话人的移情。移情是话语双方结合语境正确话语和正确理解话语的重要手段。例如:一位老师想检验一下学生上课学习的质量。他对学生说:“我讲清楚了吗?”这里老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位置上感受学生的心理。如果这位老师换成说:“你们听懂了没有?”相对于上句话,这位老师有点居高临下,多了些训斥的意味。

下面先看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1)A和B两个人不太熟悉,但A想让B对他的计划给出一些建议,出于尊重和礼貌,A对B说:

“敬请不吝赐教。”这是A的移情说法,A考虑到B和他有生疏感,于是本着谦虚的态度向对方请教,说话人尽量抬举对方,站在对方角度,让对方受益,以免引起对方的反感,顺应了对方的心理。但是如果换成“你必须给我些建议”,就使得B觉得A说话很粗鲁。同样的命题,语用效果不大一样。

语用移情微妙之处是说话人或所有听话人总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语言的编码和解码。这是说话人和听话人移情互动的过程,具有动态性和双向性,而在谈话节目中,在特定的节目语境中,为了获得理想的谈话效果,听话人的移情对于理解对方话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 社会—语用方面的移情

社会—语用问题涉及言语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际关系,当然也涉及语境。社会—语用方面的移情主要指言语交际双方都设身处地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看法,从而在言语交往过程中相互默契,达到预期效果。(何自然,冉永平,2002)。

在言语交际中,谈话双方根据对方的文化背景、年龄、性别、民族、社会地位和相互關系、交际环境、交际意图等方面,彼此从对方角度来设计和倾听话语。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敬一丹曾到山区做采访,了解一下“水资源给当地的生活、生产带来什么影响”。下面是她与一位老大爷的部分对话:

主持人:大爷,要是不下雨,您老在哪儿洗衣服?

老大爷:下边那村,离这五里地。

主持人:洗菜呢?

老大爷:我们不洗菜,就是吃点土豆,腌点咸菜。

主持人:那洗澡呢?

老大爷:我们不洗澡,洗啥澡?拿啥洗呢?

主持人:年轻的姑娘在哪儿洗澡?

老大爷:那也没法洗。

主持人在山区采访,考虑到被访的人文化层次不高,是一个纯朴的老农民,以及当时的交际环境和交际意图,是想知道水资源对山区人民的生活、生产的影响有多大。几句话问得明白、易懂、易答。如果主持人不考虑到当日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实际情况而直接问“水资源给你们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那位老大爷不是答不出问题,而是完全可能不知道主持人说的是什么,从而导致言语交流受阻。

在谈话节目中我们还发现有些主持人说话时不注意对象,一味地注重交际目的误导了受众,导致语用移情失误。

请看某一谈话节目主持人和嘉宾的一次对话:

主持人:你的水性怎样?

嘉宾:还可以。

主持人:你呛过水吗?

嘉宾:没有,从来没有。

主持人:你准备逆流而上吗?

嘉宾:不,我在游泳池里游,不想,也没这个本事漂流。

主持人:噢,我说的是在经济海洋里。

这位主持人原本是想通过嘉宾日常生活的游泳来提高

到“经济海洋怎么怎么……”,但怎么也引入不到正题,反而误导了嘉宾,因此产生信息差,闹了笑话。这段对话中主持人没有考虑到嘉宾的认知能力,为了显示自己的主持水平,故作含蓄,反而适得其反,导致了语用移情失误。

四、 谈话节目主持人语用移情的艺术途径

笔者对谈话节目主持的自然语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了语用移情有其可供参考的三个艺术途径:

(一) 谈话节目主持人的态度要保持礼貌、谦虚

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说话要注意自己的身份,也要兼顾对方的身份。要培养兼顾对方的语用意识,对自己要做到谦逊,对对方要做到尊重,学会倾听,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的分歧,尽量克服话语优越感和自我展现意识。这样使得听话人感受到尊重,从中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

(二) 谈话节目主持人自身要融入受众

主持人自身要学会融入谈话中,让自己置身于情境中,把自己当作受众,这种感觉需要在口语表达中体现出来。比如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把自己的感受、感情、自身的经历跟对方联系起来。

(三) 谈话节目主持人的言语要合情合理

主持人充分理解,考虑对方的心态、处境、接受心理、言语思维和态度,处处都要为对方的情感、利益着想,每句话都合乎合理,入耳入心。

五、 结语

言语交际和语用移情密不可分。在日常的言语交际中,高效的言语交际需要语用移情。在谈话节目中尤其需要语用移情,成功地运用它对主持的效果大有裨益。谈话节目主持人说得头头是道,井井有条,滔滔不绝,栩栩如生,固然是一种能力,但必须学会语用上的最高原则,就是语用移情,这是言语表达的最高境界。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要能自如地使用语用移情。综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谈话节目主持人运用语用移情的本质是:在适合的时间、适合的地点,对适合的人,说合适的话,从对方的角度傾听和理解话语,才能说得“恰如其分”,让别人“句句入耳”,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Kuno&Susumu.; Empathy and Syntax[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3]应天常.节目主持语用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4]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七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5]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

柏虹,江苏省徐州市,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