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信息化之路,打造未来学校

2018-11-14杨红杨亮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校课程课堂

杨红 杨亮

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小学创建于1946年,有着72年办学历史,是一所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名校。学校现为“一校两园”格局:永清校区位于长春街70号,地处多条“英雄路”交会处,毗邻八路军办事处、新四军军部等革命旧址;天地校区位于黄浦大街,毗邻浩浩长江和风景如画的江滩公园。

秉承“尚德·博雅”校训,积极构建“适合教育”模式,围绕“创造适合每一个孩子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将强调自由、自主、合作的“大学精神”融入小学教育,以“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学生”为育人目标,按照适天性、适家国、适未来的标准打造现代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卓越学校。

2017年11月,学校通过第三方评估,成为“武汉市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被专家称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背景下的武汉现代化学校的“样本”。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为打造未来学校,我们不断探索。

创建数字学习环境

学校构建了现代化网络数据中心,实现移动、电信、城域网三线接入。利用“网络录播平台”“班班通”管理平台,便捷实现两个校区和班级之间全校性授课教学、演出活动视频直播和数据传输已成常态。如学校邀请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走进校园,利用网络平台,对全校师生和家长线上线下网络直播国学讲座。借助“互联网+”建设了全省第一家与市区少儿图书馆通借通还智能图书馆——香橼书院,实现了学生的智能借阅、海量阅读。

我们自主开发了“长春街小学选课平台”,将“4+N”课程框架体系下开发的90多门多样化课程放在该平台。学生们线上自主选课,生成个性化课表,线下参与选修课程的学习。教师定期上传课程资源,供学生、家长分享和学习。

学校建有全数字高清可视化管理系统,引进“V校管理平台”,采用V校+可视化的模式,智能化管理学校。“V 屏+校园文化宣传系统”,在线发布可以互动的校园资讯;“V屏+数字德育管理系统”,快捷开展电子巡班和巡视、实时呈现学生评价讯息;“V屏+综合管理系统”,实现访客登记、请假签到、资讯及一周食谱发布等,为教学、教务提供便捷、智能的综合管理服务。

探索智慧学习模式

学校将新理念、新技术、新媒体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使课堂更具开放性、自主性、互动性,初步探索了几类智慧课堂学习模式。

自主探究型学习模式:毛玲老师在《旅游中的数学》一课中,应用互联网+移动学习终端,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应用课堂交互系统中的大数据统计与反馈功能,创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评方式,用多屏互动,优化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的展示与分享。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大数据的条件下,体验“课前质疑、课堂释疑、课后拓展”的学习过程。

情景互动型学习模式:魏娜老师在《设计制作小赛车》一课中,应用电子书包、互联网+虚拟搭建软件等多种技术手段,让课堂更具有互动性。学生当堂设计小赛车的3D模型;利用电子书包的投屏功能,展示学生的设计成果、测试数据和评比结果,提高了学习效率。主要学习环节是在任务驱动下进行“资料收集、预热设计、精彩分享”,其精髓是“改变教师教的工具、改变学生学的工具、改变课堂中的评价工具”。

跨界创造型学习模式:应用互联网+开源软件,在全省率先将创客实践渗透到课堂。例如,通过跨界创造性将图形模块编程软件与传感器结合,开设了scratch课程;把3D技术与电路等科学知识结合,开设了3D设计与制作课程;将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引進乐高、慧鱼等课程,构建了“智能与创造”校本课程体系,这类课程的跨界与融合,让没有想法的孩子产生创意,让孩子的创意变成现实。小创客们制作的光感游戏——鱼儿艺术家、电声乐队、温控电风扇以及空气净化器等作品在全国省市创客活动中获得佳绩。

推进智能学习普及

云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校大力推进“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广泛开展“一人一空间、个个有特色”“资源王”“人气王”等系列评比活动,全校师生都拥有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空间,同在云端享漫步,同在云端话教育。老师们都会利用学习空间发布微课和微视频,引导学生课前自学,课上师生交流学习、答疑问难,让课堂教学实现“翻转”。借助网络学习空间,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云平台,让学生学习方式个性化。两年多来,学校坚持开展“相约云端”“漫步云端”等系列假期体验作业活动,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每学期利用教育云平台发布作业内容和总体要求,学生们通过照片、微视频等方式完成并上传体验性作业,通过空间参加“云中秀”“云中赞”评比,学生、老师、家长应用网络投票,评出优秀作业。类似的学习方式,在长春街小学已是一种常态。

云教育,让智慧学习成为可能。学校有五个“硬规定”,一是人人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月月统计、反馈、通报进展情况;二是每学期必须录制至少一节优课并上传云空间;三是各学科教研组每周要在云空间中开展网络教研至少一次;四是教师要应用“家校帮”“教学助手”等,实现作业的管理以及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互动;五是各部门要在云平台上及时发布活动资讯,让家长、学生了解学校的动态。

依托武汉教育云、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校园V屏管理系统等新媒体平台,学校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与时俱进,不断打造“互联网+智慧校园”的升级版,加速智慧数字校园建设,打造未来教育。

借力新媒体 强化品牌推广

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和文化建设得到了各方媒体的宣传和报道。学校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扩大宣传面。信息技术中心、新闻宣传中心的老师们及时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教育云平台等把媒体报道精心制作,并发布。

班主任将这些制作好的文章以链接的形式发送到各个班级群,供家长们阅读,留言,转发。长春街小学每一位师生、家长都是优秀的宣传员,最大限度地借助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面,做到让每一份宣传报道让更多人知晓。

学校每次教育教学活动都会提前利用新媒体手段,制作H5邀请函,微信公众号发布,用视频发布活动预告,及时提炼活动新闻点,撰写活动通讯稿,与战线记者联系。

对于学校的常规活动,我们分部门、分学科进行文章编写,搜集图片,制作。例如学校的教科研活动,每周都会制作微信对外界发布;学校开设的家校育人栏目“春天讲堂”,每周末推出四期,通过讲堂很多家长发现平时在教育孩子上的得与失,加强了与学校、与老师的沟通,有效促进家校和谐育人。

我们期待能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期待能够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示现代教育,我们也为打造极富现代化气息的未来学校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王娜娜

猜你喜欢

学校课程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美在课堂花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