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采芝《阅红楼梦偶作》小考
2018-11-14李宝山
李宝山
(绵阳师范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一粟《红楼梦资料汇编》据恽珠《国朝闺秀正始续集》收录了一首张问端的《和次女采芝阅红楼梦偶作韵》:“奇才有意惜风流,真假分明笔自由。色界原空终有尽,情魔不著本无愁。良缘仍照钗分股,妙谛应教石点头。梦短梦长浑是梦,几人如此读红楼?”[1]张问端(1752-?),清代著名诗人张问陶堂姐①,字淑徵,适甘肃循化同知无锡人丁阆洲(号藕仙),著有《淑徵诗草》,张问陶为之序。对于张问端的这首诗,民国《小说月报》主编王蕴章先生在其《燃脂余韵》一书中说道:“拈花微笑,神在个中。愿以之质世之善读《红楼》者。”[2]王氏的这段话被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采摘,可以看作是对问端此诗的中肯评价。
既然问端此诗题目为《和次女采芝阅红楼梦偶作韵》,那么就应该有一首次女采芝的《阅红楼梦偶作》原诗。采芝即丁采芝,字芝润,江苏无锡人,县丞邹廷敭妻,著有《芝润山房诗词草》②。然而丁采芝的这首原诗,在学术界却长期处于“佚失”的状态。
一粟《红楼梦书录》里著录有“阅红楼梦偶作”条,其下言道:“丁采芝撰。七律一首。”“原诗未见。但其母张问端有‘和次女采芝“阅红楼梦偶作”韵’七律一首,载恽珠‘国朝闺秀正始续集'卷七。”[3]韩进廉先生《红学史稿》中谈到张问端诗时也说:“采芝原诗惜不可见。”[4]168周汝昌先生《红楼梦新证》中亦感叹道:“惜其《阅红楼梦偶作》一诗不可见。”[5]998丁采芝原诗之不见记载,不仅使红学界的学者感到遗憾,即便是对张问陶家族诗人研究多年的学者,对此也无可奈何。胡传淮先生主编的《张问陶家族诗歌选析》注释赏析张问端此诗时就说:“可惜丁采芝的原诗《阅〈红楼梦〉偶作》至今未能发现。”[6]37
半个世纪以来,学者们对丁采芝原诗的“佚失”,近乎“众口一词”地感到遗憾,原因在于原诗有一定的潜在价值。首先,其母问端的诗是和作,若能找到原诗,必然会对理解问端的诗大有裨益。其次,问端的诗充斥着道学先生的口气,有规劝女儿勿被红楼艳情所惑之意,那么原诗“一定有其自己的思想,这才引起她母亲的和韵和‘教育’来”[5]998。另外据载丁采芝写有“鸡唱五更残月白,车行一路晓灯红”[7]这样的句子,明显脱胎于《红楼梦》里香菱咏月第三首之“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可见她对《红楼梦》内容之熟稔。那么,丁采芝的《阅红楼梦偶作》抒发了何种感想,或是值得一观的。
但丁采芝的原诗真的就如石沉大海而无迹可寻了吗?显然不是。据《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记载:“《芝润山房诗词草》不分卷丁采芝撰。采芝字芝润,江苏无锡人。张问陶女甥,县丞邹廷敭妻。此集一册,道光十一年刻,山东省图书馆藏。采芝性喜吟咏。集中诗,如‘山翠衣边落,涛声足底浮’、‘知交星零落,往事水悠悠’,俱有新意。”[8]查山东省图书馆官网,确有一册《芝润山房诗词草》,图书馆标注为清道光辛卯(十一年,1831)刻本。既然丁采芝的诗集尚存,那《阅红楼梦偶作》一诗就有希望找到。幸运的是,《芝润山房诗词草》已经作为《清代闺秀集丛刊》之一种被影印出来,查找起来也相对容易③。
《清代闺秀集丛刊》第24册影印了三种集子,第三种即丁采芝的“芝润山房诗词草”。该集前诗后词,诗词各有一卷,分别题名为“芝润山房诗草”、“芝润山房词稿”。在诗草的第四页B面,有一首《夏夜阅红楼梦偶作》:“焚香开卷月波流,替尔酸心不自由。魂到难消空洒泪,情原无种却生愁。潇湘馆阁悲妃子,金玉因缘误石头。自古繁华皆是梦,何须惆怅说红楼。”[9]后面紧接着“附母氏和作”,正是张问端的《和次女采芝阅红楼梦偶作韵》,只不过颈联的上句,《红楼梦资料汇编》作“良缘仍照钗分股”,而诗草中则作“良缘仍恨钗分股”罢了。由此可见,《夏夜阅红楼梦偶作韵》就是那首长期处于“佚失”状态的丁采芝原诗。(见图一)
图一 《芝润山房诗词草》中丁采芝原诗及张问端和诗
实际上,朱南铣先生遗作《〈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问题札记》中也曾引用了这首我们“至今未能发现”的丁采芝原诗。朱文“恽珠”条在谈《国朝闺秀正始续集》时写道:“卷七选收张问陶堂姊问端诗《和次女采芝阅红楼梦偶作韵》一首”;“丁采芝原诗见其《芝润山房诗词草》(道光十一年1831刊本),《夏夜阅红楼梦偶作》云:‘焚香开卷月波流,替尔酸心不自由。魂到难消空洒泪,情原无种却生愁。潇湘馆阁悲妃子,金玉姻缘误石头。自古繁华皆是梦,何须惆怅说红楼。’”[10]
编撰《红楼梦书录》的一粟,原系朱南铣和周绍良二先生的笔名。书录中说丁采芝“原诗未见”,当是他们编撰此书时的实际情况。至于后来的学者说此诗不可见,大概都是以《红楼梦书录》这部工具书的记载为准。朱先生后来查阅到了丁采芝诗集《芝润山房诗词草》,故在其生前札记中摘录了这首《夏夜阅红楼梦偶作》。然而朱先生早逝,未来得及根据自己所获的最新材料对《红楼梦书录》作更完善的修订,而其《〈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问题札记》一文又太零碎冗长,致使丁采芝原诗一直处于湮没佚失的状态,实在可惜③。
在丁采芝原诗未被发现之时,学者们对张问端和诗的解读,颇多猜测之词。比如,邓尚培先生就说:“丁采芝读《红楼梦》有感而赋诗时,估计同许多人一样,她嗜读红楼,误入歧途,混淆了艺术世界与现实生活而沉溺其中。”[6]37我们现在既然已经找到了丁采芝原诗,也就不必再根据和诗反推,而可以直接对一手材料进行分析。
丁诗首联是说,在一个月光如洗的夜晚,屋里点着香炉,她翻开《红楼梦》开始阅读,并为林黛玉的“不自由”而感到“酸心”。“替尔”的“尔”字,指林黛玉,证据在该诗的颈联。那么“不自由”又具体指的什么呢?结合诗歌后面的内容来看,让丁采芝“酸心”的是林黛玉爱情、婚姻的“不自由”。诗的颔联紧承“酸心”二字,进一步对小说中林黛玉的泪和愁表示了同情。颈联点出该诗吟咏的对象是潇湘妃子林黛玉,令她“酸心”的缘由是“金玉姻缘误石头”。可见,丁采芝对《红楼梦》的感悟,与清代多数读者一样,着眼的是“二女争婚”的情节,对林黛玉的爱情悲剧表现出同情甚至伤感。诗的尾联宕开一步,从酸心、悲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用“自古繁华皆是梦”的色空思想来安慰自己。
分析了丁采芝原诗,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张问端的和诗,就能更准确地理解和诗的涵义了。鉴于女儿对林黛玉爱情悲剧的沉迷,张问端在和诗首联就指出《红楼梦》作者立意和艺术手法两个问题。从作者立意来说,“奇才”曹雪芹是“有意惜风流”的,他讲述这些爱情婚姻故事时,都抱着一种“惜”的态度。“惜”相对于丁采芝的“酸心”、“愁”、“悲”等情绪而言,同情的意味更重,感伤的意味则轻一些。这无疑是对女儿的一种正确引导。从艺术手法来说,曹雪芹用笔十分自由,致使作品真真假假令人眼花缭乱,但真与假的界限还是十分明显的。言外之意,即提醒女儿不要忘了真假的界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所以张问端在诗的结尾说“梦短梦长浑是梦”,《红楼梦》中“所写梦境,无论长梦还是短梦,它全都是梦,绝不能与现实生活划等号”,而是“应该从梦中走出来,清醒头脑,汲取作品的真谛,抛弃梦中的虚假”[6]39。“几人如此读红楼”,则是感叹能够这样正确阅读《红楼梦》的人,实是凤毛麟角。
当然,张问端和诗尾联也还有另一种理解方式。丁采芝原诗的尾联表现出了“自古繁华皆是梦”的色空思想,张氏则争锋相对地提出不能以“梦短梦长浑是梦”的态度读《红楼梦》。“几人如此读红楼”的反问中,带着些许责备的意味。韩进廉先生也感受到了张氏的责备之意,不过他说“从结句‘几人如此读红楼’推测,大概是因为女儿的诗一片痴情,有失闺阁体态,便不得不‘敲’一下‘警钟’、敦一下‘母教’,怕女儿为‘情种’所迷,‘中毒’太深”[4]193,则未能找准责备的对象所在。我们对照两诗,就很容易发现张氏此处要责备的是女儿消极的色空思想,而非“一片痴情,有失闺阁体态”。于此可见,原诗对于和诗的解读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张问端和诗的介绍和评价者颇多,单就评价而言,本文前引《燃脂余韵》所言“拈花微笑,神在个中”就是佳例;再如《清代红学史》一书也评价张诗曰:“其诗全无脂粉气,眼界开阔,笔头练达。”[11]丁采芝原诗除了朱南铣先生曾引用过一次之外,学者们虽欲一见却终未能见,因此对其进行介绍和评价无疑是必要的。故撰此抛砖之作,望能引起红学研究者及张问陶家族研究者对丁采芝原诗以及诗词集的重视和深研。
注释
①张问端的简介,参见遂宁张氏族谱编辑委员会编《遂宁张氏族谱(续修)》,中国文化出版社2017年版,第794页。对于张问陶与张问端的关系,各种红学著作中颇多错谬,多以为问端是问陶之妹,如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增订本)》、韩进廉《红学史稿》、李广柏《红学史》等;黄一农先生虽然查到民国《遂宁张氏族谱》,从而澄清了两人“堂”的关系,但他也错误地认为“问端应为问陶之堂妹”(《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605页)。此点虽小,但鉴于红学界于谬说陈陈相因,故附志于此。
②丁采芝的简介,参见一粟《红楼梦书录(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67页。一粟将丁之诗词集著录为“芝润山房诗词稿”,不确;据原稿本更正为“芝润山房诗词草”。亦有说“芝润”是其号者,见(清)王培荀《听雨楼随笔》,巴蜀书社1987年版,第301页;又见邓之诚《骨董琐记》,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241页。
③影印本的线索由顾斌先生惠为提醒,谨致谢忱。
④对张问陶家族颇有研究的胡传淮、李朝正二先生,曾在《洗百年奇冤还高鹗清白——高鹗非“汉军高氏”铁证之发现》(载《红楼梦学刊》2001年第3辑)一文中引用到朱先生此文,但他们似乎没有发现该文中已经引用到了丁采芝《夏夜阅红楼梦偶作》一诗。正是由于朱先生此文“零碎冗长”,导致学者们对其的吸收并不完全,才给笔者留下了撰写此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