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上刘屯村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
2018-11-14李广涛王亚婧王静文
■ 李广涛 王亚婧 王静文
青海上刘屯村具有六百多年村史,2014年被列入“全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名录”。在漫长的生产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与西部高原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村落布局空间和庄廓院建筑,这是当地的兵屯文化和多民族融合文化的外在表现,具有无法替代的独特性与代表性。
秉承“保护是手段、发展是目的”的理念,在推进风貌和文化特色保护的同时如何对村庄发展的指引,这是本次规划的核心内容。
一、上刘屯村概况
(一)村落选址布局
上刘屯村隶属贵德县的河西镇,村域范围为420.9公顷,距离贵德县城5公里,距离河西镇政府2公里,西久(西宁-久治)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村落有“背山、临水、面田” 的风水格局,自然环境好,树木成荫。形成村落最初的选址综合考虑了自然条件、防御需求、生产方式、社会功能与宗教信仰等多因素,最终选址在山脉东侧,空间布局松散,日照充分,形成了具有符合高寒、干旱少雨等高原地域特色的空间形态。
(二)建筑特色
庄廓建筑为当地最典型的民居模式,其居住模式受藏族卫城文化与明代屯田文化的深刻影响,为藏、汉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
庄廓院有着久远的历史与良好的适应性。在充分利用了贵德本土的土、木、石等自然建筑材料和简单易操作的施工工艺使庄廓院大范围在贵德地区迅速普及。
庄廓院布局受“风水”理学与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常采用高墙矮房的建筑形态,内、外院落套合,并与自家果园相邻。高大的夯土围墙不仅起到了很好的防御功能更起到了很好的防风隔尘、防寒保暖功能,一个完整的庄廓院近似一个缩微的城堡,其利用高墙与内院营造出外藏内露、外实内虚的封闭而内向的生活空间。
(三)村庄历史文化
上刘屯村地处汉、土、撒拉、回、藏等多民族融合的区域,中原儒家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南传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等各民族文化在漫长的聚居过程中不断的碰撞与融合,使得传承至今的各民族文化既有各自特点又具有相似性,呈现出浓厚的本地文化特征。庄廓院兼具防御、居住、生产功能,体现了贵德先民的生存、生活理念和智慧,同时仍保存着诸如社火、求神祈雨、六月会、过期会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传统文化。
二、上刘屯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村落保护
总体上,村庄的发展在快速城镇化的冲击下出现了一些“紊乱”。在当前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上刘屯村的村民在思想上受到了较大“冲击”。这个冲击一方面表现为留在村里的人对现有居住环境改善的意愿强烈,但保护意识不足,习惯照搬城市模式;另一方面,年轻人去城市生活的需求大,“空心村”现象在加剧。这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大部分村民还没有充分认识到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还在为基本的生存奋斗,为“钱”考虑。故在上刘屯村庄的发展和更新建设过程中,大部分还是“简单粗暴”式的翻建,传统风貌破坏现象不断。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村落中部分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年久失修,其历史价值尚未被充分利用与体现。据调研统计,上刘屯村有1处文保单位和18处建议历史建筑多无人居住、缺少日常维护,多数结构老化,甚至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其次,村庄无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村民自发修建的民居建筑日渐涌现,而这些新建筑大都采用新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及从内地抄袭而来的样式,使得新建院落与传统庄廓院形成很大差异,这些新建筑错落穿插于村落中,与村落传统风貌不协调。
第三,新农村建设道路硬化破坏了传统的村庄空间尺度和肌理。街巷作为村落传统风貌的重要组成,也是村落居民主要活动的公共空间,是村落文化表征的载体。传统的街巷或土或石或花草或农具,空间尺度宜人,是上刘屯村村民日常活动的重要空间组成,水泥混凝土道路的快速铺设,“粗暴”的抹除了传统的特色。
第四,街巷两侧的传统夯土院墙部分被铁丝围栏、混凝土砌块墙等现代材料代替,传统围合的空间尺度感和传统村落韵味淡化。
第五,上刘屯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乏力。村里的社火、六月会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习俗和技艺,因其不能带来经济效益而后继乏人,这些非物质文化也濒临无法续传。
(二)农业发展
农业仍是主导的产业,但生产方式传统。虽然上刘屯村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现有产业与村庄内生态、历史文化资源等的整合与贵德县的其它村落相比较,多是同质化竞争,其本身特色并不明显。
产业结构单薄,经济的创新发展与外来产业引入缺乏整体规划。城镇化进程中,如何调整与优化上刘屯传统村落的产业结构,在目前还没有找到系统的解决方案。这是当下上刘屯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诸多传统村落发展所普遍面临的问题。
三、保护与发展措施探讨
(一)技术路线
图1 技术路线
从现状人口、村民收入、历史文化挖掘、村庄选址与布局等十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确定“保护-发展-保护”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把“保护当做发展的一个手段”,而不是发展的制约,从这个角度出发,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二)规划原则
为保护上刘屯村村落整体的空间格局和整体风貌,确保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传统的资源转变成发展的优势,确定以下五条规划原则。
第一,强调整体的、真实的保护
扩大保护内容,传统村落的整体既包括有形的传统资源,也包括无形的传统资源,还包括生活在村落中的村民及其生活方式。
第二,以村民为主体
尊重村民利益,重视其生活品质的提高,鼓励并引导村民在原址生产生活,村民住房的利用、修缮、改造等应规划控制与引导之下由村民进行。避免为求经济发展,驱赶村民上楼等舍本逐末事情的发生。
第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强调规划的可实施性,对村落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掌握村落的传统资源,分析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充分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发展模式与方法。
第四,保护与发展、近期与远期、新与旧建筑相结合
注重以保护促进发展,以发展强化保护。顺应村落形成发展的规律,实施策略的研究与制定。不应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地实施风貌整治等工程,宜科学地协调村落新、旧内容的关系。
(三)具体措施
1.划定不同级别的保护区
结合上刘屯村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历史环境元素分布情况等,划定核心保护区域范围为0.29平方公里。该区以传统建筑密集性、完整性为主要考量,共分为两片。
在核心区范围外划定建设控制区1.14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区内容许建设,但应对其建筑与构筑物的性质、形式、高度(不超过一层)、体量与色彩等予以严格控制,以保护传统村落整体风貌的完整性。
村庄外围自然景观区和新村建设区2.77平方公里范围为风貌协调区,以形成村落良好的地域风貌环境。
图2 保护区划分图
2.确定历史环境要素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
从村落全局出发,体系化梳理村落所有传统资源,将整个村域范围所包含的历史环境要素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系统保护与传承。
在村落公共空间方面,村落核心区与建控区内街巷空间及村落中开放的小空间进行适度的整治。在整治过程中需要对街巷空间高宽比及两侧建筑形态进行控制,包括街巷尺度、界面、材质以维持村庄的历史文化氛围。在增强空间的可交流性、可观赏性与文化性和营造村民休闲活动场所及传统民俗活动与文化展示的空间方面注意与当地的生活习惯相结合,避免直接“引进”城市中设计的理念,破坏掉村落的原有“味道”。
3.针对不同建筑确定具体引导措施
细化不同保护区范围内建筑控制要求,对村庄建筑进行分类,确定相应保护措施。
保护建筑:针对文保单位与已登记在册的文物,严格依据文物保护法进行保护,保持建筑整体不变,对个别构件进行更换;
表1 历史环境要素保护一览表
表2 不同建筑控制要素分析
修缮建筑:针对质量较差的历史建筑或建议历史建筑,保持其原有高度、体量、外观、色彩等,局部修缮改造,且尽量回收和利用原有材料进行修缮,保护其建筑风貌与格局、并对外部环境进行治理;
改善建筑:针对建筑质量较差的传统风貌建筑,对其庄廓进行保留,修缮外观,保护其具有历史价值的细部构筑物,对其内部进行更新与改善,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方式;
整治建筑:针对于传统风貌冲突的建筑,或是建筑质量不佳的建筑,对外墙外观进行整治改造,具体整治技术手段包括降低建筑层数、改变外立面装饰等,旨在实现整体的风貌协调;
更新建筑:针对部分已严重损毁的传统风貌建筑,按设计对损毁部分进行新建,以维持其传统建筑格局与风貌;
拆除建筑:针对废弃建筑,拆除后重新建造或规划为开放空间。
4.确定产业发展目标和产业引入策略
确定发展目标:以现代农业为主导产业,以旅游服务为特色产业,以乐居、宜居为主要目标,注入特色民间文化展示功能,体现贵德多元文化内涵的高原传统村落。
明确产业引入策略,详见表3。
四、结语
传统村落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对其保护与发展需要融合和兼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乡村建设多方面的内容。本文以青海贵德上刘屯村为例,对传统村落选址布局及其建筑特性进行系统分析和解读,从保护与发展层面对上刘屯村落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发现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把控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协调整个产业结构,在带动经济发展、改善与提升村民居住环境的同时保护与传承好传统文化和历史风貌,不仅需要宏观的视野,更需要确定具体可执行的措施。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对于基层工作的开展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绝不是图上画画、墙上挂挂。在目前我国规划的执行者大多不具备规划专业知识的背景下,能够有效指导规划落地实施,其意义超越了规划编制本身。
表3 上刘屯村旅游业态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