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党建思想论析
2018-11-14向前程汪新磊
向前程 汪新磊
深入分析、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理论体系,对于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奋斗目标及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重要意义
(1)加强党的建设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途,同时也是创造人民幸福生活的必经之途。同时,建设一个先进的政党,也是保证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安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基础。因此,为了确保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就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抓好党的自身建设。
(2)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不断发展、政治民主不断完善的深层次改革阶段。同时,当改革步入攻坚阶段,经济发展新常态化,各种矛盾多头叠加,风险隐患交织集聚。世界各大经济体正不断积蓄力量,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的变化,我国面临的发展环境日趋复杂。在这样的国际国内背景下,要顺利实现上述目标,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党就势在必行。
(3)加强党的建设是不断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现实需求。新形势下,我们党正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这种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考验更加凸显出管党治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有关从严治党的讲话,要求从六个方面狠抓党的理论、实践和制度建设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党风政风取得一定的效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但是,我们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加强党的建设的过程中,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有待根本解决,一些老问题仍存在反弹回潮的可能,一些新问题仍旧层出不穷。如果不能继续坚持深化从严治党,不能有力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那我们党领导作用的发挥和执政地位的巩固势必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从严治党的精神和作风应该贯彻和运用到党建相关工作中去。
二、总体要求
(1)“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①”。从严治党一直是党重要的政治主题,目前,这一政策已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这意味着从方式和手段上,从打击的力度上显示了党中央整顿干部队伍作风,规范党员自身行为的决心,同时,督促党员提高自身素质。这些具体要求为党的建设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可以说,“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党中央管党治党最为重要的特征以及党的建设工作最为鲜明的主题。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主线。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新命题,并把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主线,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之中。“执政能力建设”到“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仅两字之差,但内涵丰富,意蕴深刻,体现出党对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风险的考验的把握更加准确,对踏入新征程背景下党的执政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新境界。
(3)“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党的力量源泉来自于人民群众,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立场。总书记指出: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的人民幸福,这是中国梦三大主题之一,也是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因此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原则,党建工作本质上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要让人民群众在发展中享有更多获得感。他还多次强调党建工作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坚持群众路线,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这些论述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展示了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对于巩固和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指引。
(4)“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是党的建设的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对此,他还借助“众星拱月”的典故来说明中国共产党统领全局的领导地位。同时,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就如同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③。因此,不断完善党的自身建设才能巩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地位。党中央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性、民主性,保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样既有效的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又为党的建设发展指引道路。我们党要想在建设过程中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充分探索建设过程中的规律,重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一个强大的、有生命力的、不断发展好完善的党才能带领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注释:
①刘云山.深入学习掌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N].学习时报,2017-5-31(1).
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6-1-8(1).
③王香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的最大国情、最本质特征[J].红旗文稿 ,2016(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