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民刊时代:诗歌文化共同体的共建与完善
——当下中国诗歌民刊简述
2018-11-14赵卫峰
◎赵卫峰
常被简称为“民刊” 的“中国诗歌民办报刊” 无疑是另种特殊的诗意存在与时光证物, 它对于“百年新诗” 进程的贡献、对于现当代诗歌文化及精神的普及、 探索和影响已渐成共识。 它在行进中也不断得到敏锐且宽容的公开诗媒的关注与支持。
2010 年, 《中国诗歌》 以专号形式对全国诗歌民刊进行了一次选萃及联展式集聚, 意义深远, 此举体现出互联网环境里对诗歌生态复杂性、 丰富性的新一轮沟通与理解; 正如其主编所言,诗就是诗, 无分“民刊与公刊”, 只有好坏之分、 真伪之分。 此后, 随着“让我们一起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 的鼓与呼, 《中国诗歌》 至今持续八年推出年度“民刊诗选”, 先后刊发约两千余人次、 近五千首诗作以及相关文论, “给中国诗坛展示了别样的风情”。
中国诗歌民办报刊已置身于新的历史时期。 从2017-2018年这个“新诗” 又一个百年的启始看, 数字化新传播环境对民刊生发流变产生的作用力持续, 在互补共进的磨合里后者也不断反应变化。 总体视之, 世纪之交以来的诗歌写作、 出版与传播,有利于民刊这种精神作物的持续及生长。 在这执着与从容的进程里, 亦存在多种外力交叠, 也使民刊的面世与成长和往昔相较有着明显变化及差别。 大抵表现如下:
首先, 诗歌网络传播渐被清醒者辨识, 虽然网络传播对纸媒的打压是空前的, 甚至一度改变了诗歌纸媒的某些特质, 但是,网络对于诗歌的局限和作为传播工具给诗歌传统纸媒带来的不适或局促, 较快就得到了内部的调整, 民刊的创办与运营于此相对更显成熟从容; 其次, 经济环境逐渐发生变化, 以往作为瓶颈之一的办刊经费压力相对往昔已有改观, 诸多民刊的装帧设计逐步上档次甚至不乏时尚华丽, 甚至有的民刊亦发放稿酬; 对形式的粗制滥造的拒绝, 自会拉动内容质量的提升。 此外, 近年来诗歌文化环境活跃, 文学体制内的诗刊为数甚少, 很难在短时期内更大限度地满足大量的诗歌写作的发表检测、 传播交流和诗歌文化普及传承的需求, 民刊的产生或持续存在是为必然。
民刊给诗歌人群的印象历来是此伏彼起倔强生长。 倔强也可谓持续性。 就近两年看, 如《诗同仁》 《湍流》 《诗》 《存在》《卡丘》 《蓝鲨》 《群岛》 《月亮诗刊》 《野诗刊》 《诗黎明》 《抵达》 等保持着相当的出刊频率, 《非非主义》 《后天》 《圭臬》《自行车》 《诗参考》 《大象诗志》 等则以选粹、 年选方式体现存在, 另如《明天》 《北回归线》 等则以“地方主义”、 “先锋诗歌” 为旨进行专题展现。
从名称看, 不少民刊以地理区间为旗或以编者栖息地为名称标识, 这似乎也是中国文学期刊显态特征, 如《四川诗歌》 《几江》 《大西北诗人》 《诗东北》 《陇南青年文学》 《诗江西》 《北湖诗刊》 《客家诗人》 《鄱阳湖诗报》 《鲁西诗人》 《赣西文学》《洛阳诗人》 《唐河文学》 《山东诗人》 等, 但对于诗歌民刊,“番号” 或名称事实上并非划地为牢, 数字化时空里的诗歌的写读与传播交流并不存在实际上的地理界限。 这些民刊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团结和促进诗歌的一方山水与外界的诗意连接。
民刊数量始终是动态的, 这反映其生成之相对简易, 即揭竿而起相对比较容易, 持续则体现难度与恒心。 随着网络环境的茁壮, 虽然民刊数量仍然可观, 但逐年回看民刊新成员数量相对递减, 或行进中便悄然偃旗, 故而对其认识应有一种时段前提, 或说民刊的名称不等于它的现在进行时, 诸多民刊的后来也不等于其初衷。 近年来, 芒克、 唐晓渡、 杨炼等创办的《幸存者诗刊》复刊, 另有《诗收获》 《端午》 等面世,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编辑队伍均由有充分的写作经验、 编辑经验的诗人、 诗编和前沿诗评家组成。 近年来, 民刊的存在形式随网络环境调整的情况也是明显的, 也因此, 一些纸本老牌民刊先后成为名称式记忆, 渐与网络合力或以后者为延伸阵地, 如《诗文本》 《诗歌与人》 《诗歌杂志》 等以同名微信平台变身呈现。 民刊以网络平台为辅助拓疆推进的情况, 可视为纸媒与网媒的连袂拓展及对新传播环境的主动适应。
另种适应性变化则似乎是养精蓄锐式的坚守。 近年来, 曾被网站、 博客、 微信及相关平台等逐步围攻和压缩空间的诗歌民刊大多数精兵简政, 延长刊期, 月刊季刊半年刊双年刊方式均机动出现, 这能有效体现精益求精的高要求, 如《审视》 《钨丝》《诗家园》 《第三说》 《麻雀》 等, 出刊频率的调整意味着对文本质量的保障。
如果一份民刊在意于作者众多、 栏目多、 作品容量大, 容易成为传统文学期刊的仿袭。 于此, 避免大而空泛、 面面俱到的“类型化” 集粹或“专题化” 展示, 或许体现了保质方面的追求与不落俗套的办刊态度, 这将是民刊今后一定时期内的生长点。就2018 年度看, 如《小诗人诗选》 办刊方向细小却有所创意:“刊发成名的实力诗人20 岁以前的现代诗歌作品”; 《无界》 诗刊开辟“女诗人专号”; 《端午》 诗歌读本设置“评论家的诗”;《现代禅诗探索》 专注于诗情禅意的探索实践; 《屏风》 及《江湖》 瞄准诗歌流派与“先锋” 写作实践; 2017 年面世的《光年》 诗刊则明确: 专注译介世界现当代诗歌作品, 力求以最准确凝练的语言展现世界诗歌前沿的创作风貌。
显然, 诗可以群, 但“类型化”、 “专题化” 倾向至少能为诗歌界面提供积极有为的佐证、 记载, 体现出审美创新的自觉、异样与责任感, 于此, “群” 的意味也远远溢出了诗歌交际、 诗人友谊等旧有民刊办刊习惯。 或可说, 如今在互联网环境里, 以精品化、 专题化、 类型化作为内容调整倾向的跨界变化, 意味着民刊已置身“后民刊时代”。
面世与流通方式的变化可谓“后民刊时代” 的显态表征之一。 诗歌民刊及其存在是一种特殊的诗歌史现象, 也是一种并非中国独有却有中国特色的诗歌文化传统。 “特色” 即包括其成书面世方式及途径, 近年来, 自主出版进一步成为民刊面世的主要渠道。 自主出版亦含公开和民办两种方式, 一些民刊通过内部出版机构自助印制, 另一些则以公开出版方式呈现。 后者表面看是“身份” 变化, 却不意味“变质”。 有门槛至少也意味着应该的去粗存精的过滤, 有时也意味着应该的“标准”, 或说从“出品” 到“精品” 追求或过渡的可能? 从这看, 就出版这个门槛而言, 当下民刊形式与内容, 办刊理念与诗学诉求, 更为可观和乐观。 当然, 民刊用以书代刊方式入世, 除了传播思维转化、 身份转换等动态要求之外, 也与文化“市场” 需要有关, 这难免引发多种后果, 需理性认知。
金无足赤。 无论是纸本时代的隐秘生长、 顽强存在还是网络时空里的恣意与茁壮成长, 民刊应非一成不变, 其如影随形的顽症亦须辨识。 一般而言, 诗人在谈及民刊时, 褒赞有加, 其悲壮或前赴后继的英雄气息易获认同, 类似思维或情怀似乎站位于想当然的必须的高处, 或所谓诗歌正义道义角度, 无可厚非, 然所谓“自由开放”、 “试验前瞻”、 “探索先锋” 等诸概念并非都适于所有民刊; 同理, 公开公办的诗歌报刊也并非都远离或拒绝这些诗歌精神目标或指标。 我们也看到, 多数民刊的承载品级仍然逗留于“草稿本” 层面, 另如失范的诗歌奖、 失度的活动和失真的包装宣介也是其常见弊症, 譬如“十大民刊” ——何为大?类似的命名标准实也颇可商榷, 有异议当然也并非坏事。 在可以理解的同时, 我们更希望民刊的同仁性及圈子化小传统会在路上不断地转化为艺术个性、 精品诉求的代名词。
可慰的是, 民刊近年来的变化已体现于自我认识与公众认识的同步更新, 以往关于民刊认识易呈现的人云亦云的阶段对立情绪、 平衡心理, 诸如官刊与民刊、 精英与民间、 普及与小众等的差异性不再被放大, 随着出版与传播环境的演变, 随着民刊身份、 影响力和意义等的拉锯式论辩告一段落, 以往关于民刊常见的、 来自部分研究者及编者方面的自以为是壮怀激烈的高分贝标榜渐已见惯不怪。 或可说, “后民刊时代” 的来临事实上也就意味着民刊的进一步成熟, 及共识: 诗为主, 始于诗也终于诗而非诗外的聒噪。
在这努力的过程里, 诸多民刊在分类分化过程里成为另种可靠的见证: 即诗歌内部的矛盾动态逐渐集中于诗歌本身, 写作的主体性、 自觉自律思维明显深化。 如此, 写作的个人性欠缺、 难度降低、 低质同质现象累积等民刊和公刊方面均存在的老问题就会有进一步被认识和解决的可能。 是的, 一份民刊的重要, 终是在于诗歌精神内存的大小有无, 在于品味, 即问题最终还是要集中到约定俗成的“质量” 上来。 这也是民刊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真正标识, 是否对诗歌文化有影响与贡献的实质体现。
由于现行文学体制等多种因素, 公刊民刊的不对等或差距还将持续, 如非“弱势” 群体, 民刊也就不叫民刊了。 但我们已然看到, 在“新诗百年” 这一时间节点上, 在网络传播环境大面积拓疆里, 绝大多数诗人与诗歌并非界线分明, 诗媒的公开与非公开存在, 实则相当于诗歌长途的两条执着的铁轨, 有距离却同行并行且方向大同, 并呈现出互补合力而非以往动辄喧哗对抗的和谐态势。 也就是说, 诗歌永远是诗人的通行证, 媒介犹如阶段性精神驿站, 公办刊物之外, 民刊相当于是对文学及诗歌之重要而又容易流失部分的努力挽回与弥补, 仍然不可或缺。
换言之, 包括公刊民刊在内的广义的诗媒其实正构成一种“诗歌传播共同体” 及“诗歌文化共同体”, 正如《中国诗歌》主张的“倡导诗意健康人生, 为诗的纯粹而努力”, 充分呈现出积极的引导、 参与和矫正之势。 多种媒介的合力构建, 可促进和完善诗歌生态, 体现对诗歌文化的尊重, 也体现出开放兼容的精神立场, 有效地活跃和充实诗歌文化的多样景观。
一个时代似乎过去了, 又一个时代正在延续进行! 可以预见, 随着“新诗” 新的百年征程的开启, 作为“诗歌传播共同体” 的重要构成, 作为“诗歌文化共同体” 的重要组成, 民刊仍将会在自我完善中发挥特殊而更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