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视觉传达视角下的中学美术教材设计

2018-11-14

戏剧之家 2018年33期
关键词:版式版面文字

余 洋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一、中学美术教材版式设计重要性

版式设计是教材编辑出版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是影响教材质量的重要因素。功能上的易用性和感官上的艺术性是各类图书装帧设计的基本原则,而中学美术教材,是提升青少年审美素养的重要读本,受众面广,且影响深远,因此对视觉设计的美感具有更高的要求。本章从以下方面对中学美术教材版式设计的重要性进行阐述

首先,中学美术教材的美育功能需要其具有更好的版式设计。正如《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人文精神。”中学美术教材的内容是主要围绕人类艺术的历史、艺术作品、艺术创造、艺术鉴赏展开的。艺术作品中所体现出的和谐、对比、节奏等美的原则是否首先落实到教材这一载体之中?事实上,当前各版本的教材设计上都有着各种视觉设计上的问题,设计艺术性上的缺陷更是和中学美术教材的美育功能很不匹配,大多出版社对教材的视觉设计重视不够,还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学美术教材的设计更需要精心组织与安排。

其次,互联网时代视觉信息爆炸的背景下,青少年对教材视觉呈现方式和效果有更高诉求。新一代青少年是在网络媒体蓬勃兴起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经过精心设计的网页界面、应用软件界面,杂志、绘本等精美出版物丰富了他们的视觉经验。相比网络和电子媒介,纸质教材在视觉张力和吸引力上较弱。另外,中国大多数家庭开始具备优质设计产品的消费能力,而优质设计必然包括视觉上的审美价值,生活环境的改善和优质设计产品的使用经历也提高了青少年的审美素养。因此,中学美术教材的设计必须在视觉设计上下功夫,才能满足青少年不断提升的审美诉求。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教育产品的消费者,通过精心设计给使用者更美好的用户体验已经势在必行。

二、现行中学美术教材版式设计中的问题

笔者在对中国近年来各版本中学美术教材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设计实践,认为当前中学美术教材版式设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编写和视觉设计脱节,缺乏有情感且明晰的视觉风格

中学美术教材设计策略取决于教材设计理念,在符合国家课程标准以及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前提下,教材编写者应该对视觉风格的设定有清晰明确的设定。

在对其他国家教材设计的考察中,我们发现,美国中学美术教材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要求,以加州中学教材为例,编写者不过分强调视觉设计的艺术性,且图版率不高。图版率是由教材中图片和文字的所占面积决定的,图片越多则图版率高,高图版率的教材整体感觉较为活泼生动。同时,决定图版率的还有图片的大小,美国教材在图片大小的设计上相对保守,在原本开本不大的前提下,视觉上的节奏感较弱,设计理念上更倾向于传统和保守。日本中学美术教材则相反,图版率很高,这与教材编写者的美术教育理念分不开,更与设计师对中学美术教材视觉设计要求分不开,其中由日本平面设计大师原研哉把教材设计的美感提升到极致。他设计的教材图版率高而版面率较低,也即留白率较高,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体现了“少即是多”的设计原则。日本教材强调图片在版式设计中的作用,通过精心设计的图文版式提升教材的整体品质。

我国的现行中学美术教材的图版率介于美、日两国之间,知识点多且比较全面,“多而全面”的整体编写思路对版式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往往在印张数的限定下,设计人员不得不将所有文字和图片挤进页面,导致无法通过设计体现教材视觉流程的流动性和节奏感,难以通过留白和其他装饰元素调整空间布局,因此难以形成明晰的设计风格和由设计而产生的情感特征。这就要求教材编写者和设计者之间有理念上的共识,对教材设计需体现易用与美感并重这一要求有行动上的自觉,在图片选择、图片占版面大小设定、字体字号选择、等级关系的处理上自始至终保持密切沟通。

(二)对图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视觉张力和说服力

中学美术教材的图片的主要功能为艺术作品展示和创作步骤展示,图片类别不仅包括平面的绘画作品,还包括建筑、工艺、新媒体和综合材料等。我国中学美术教材的图片设计的主要问题有:1.图片质量有待提升。这一点体现在工艺、建筑等类别的图片上特别明显。有些教材还在使用上世纪70年代的建筑图片,经扫描或翻拍之后,原图网点清晰可见,大大影响建筑细节的表现。有些现场拍摄的工艺类创作流程照片,甚至由于光源亮度不够,曝光不准确导致细节损失严重。有些图片不能有效配合文字准确传递信息,如局部图片尺寸太小,或多张局部图片均不能传递更多有效信息。2.图片没有体现作为重要视觉元素在整体画面构成中的作用。图片尺寸较为平均,这种中规中矩的设计思路使得教材的版式在视觉上缺少张力,没有节奏感和层次感的图片处理使设计变得平庸乏味。更为重要的是,有些图片当缩小到一定尺寸的时候,会有损视觉传达的效果,而有些图片放大太多又会显得空洞苍白。这种只考虑“放进去”,而不考究“怎么放”的现象比较普遍。另外,我国中学美术教材较少采用去底的方式灵活处理图片的呈现方式。方正的完整图片样式显得呆板无趣,在工艺美术和雕塑等类别的图片表现上最为明显,适时采用去底的方式去展现一件艺术品,会增加视觉上的趣味性、直观性和节奏感。有些教材不考虑图片的色彩倾向和明度,无差别地使用底色作为装饰也较为常见。因为色块如果和图片色彩冲突或明度对比太过强烈,不仅不能起到装饰的作用,反而使版面的色彩关系混乱不堪,有违作为装饰的初衷。从设计理念而言,太多的底色有悖于现代设计对去装饰化、简洁明晰和富有秩序感的视觉要求。

(三)网格设计理念的缺失导致视觉流程不通畅,易读性较弱

网格系统作为版式设计的一种方法,源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构成主义,从瑞士开始流行于世界各地,成为版式设计中的国际风格。这种国际化、标准化的平面视觉语言是一种直线型的规划系统,使版面中各种因素得以秩序化、均衡化、协调化。

中学美术教材和其他科目的教材相比,文字内容较为细碎,图片更为多样复杂,而网格系统对于处理复杂的文字和图像等信息元素之间的关系有重要作用。当前教材中版面网格系统的主要问题体现在:

一是对网格系统的轻视。尤其在版面拥挤的情况下,各元素没有视觉上的关联,图文关系混乱。因为网格系统就是将视觉元素按照显性或隐性的网格约束对齐,所以没有借助网格的对齐,也就无法保证视觉上的连贯性,让读者感到无所适从,版式的易读性不能实现,愉悦的阅读体验更无从谈起。

二是机械地使用网格系统。也就是笼统地将图文信息装进一个没有变化的显性网格系统,而没有把信息进行分层级设计。这种设计上的平均主义使得视觉上显得扁平而无趣。网格系统作用于版面编排并体现版面层级关系,目的是营造良好的版面秩序,使读者更好地接收书籍内容。但是当网格系统设计过于完整,便成为一个呆板无趣的系统,因此在网格系统基础上,设计师还必须对不同的视觉要素进行整理,进行基于系统框架的总体规划,文字数量、图片种类及主题风格的把握等都必须进行富有节奏和韵律感的空间再分配,但又服从一个隐性的网格系统。而隐性的网格系统对设计者的审美素养要求较高,设计师和编写者的沟通和协调也尤为重要。通过把文字、图片、色彩等视觉要素进行有效组合,依靠视觉审美进行设计,给版面带来韵律感,从而引导读者的视觉流程,强化整个版面的形式美感,才能使读者轻松、流畅地接收信息。如果把中学美术教材看作一件书籍装帧的作品去用心呈现,其美育功能才能在形式上实现并承担美的载体的作用。

(四)对文字的轻视导致版面等级关系不明晰,情感色彩较弱

版式设计中的图文关系中文字和图像同等重要,两者只有在有效的互动中才能发挥各自的力量。图像虽然最为引人注目,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字体,则会减弱图像的魅力。在图文关系复杂的中学美术教材中,穿插知识拓展、图片说明、讨论等等各种功能板块,给读者清晰直观的视觉感受和通畅的视觉流程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视觉感受除了使用网格设计方法来实现之外,文字作为视觉元素的设定更是必不可少。而在我国现行中学美术教材设计中,文字设计往往未能足够体现其重要性,如通过文字的字体、大小、色彩、位置来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结构和各模块之间的层级关系。通过文字的分栏方式、字间距、行间距、字体对教材的整体气质施以影响,使读者产生平整充实,或空灵秀雅,或理性严谨的视觉感受。同时,文字和图像的贴近与疏离、文字对图像的环绕或避让都能给版式带来不同的情态和趣味。

三、总结

当前中学美术教材编写单位对教材视觉设计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教材版式设计人员设计水平、美学素养、学科背景要求较低,因此导致现行教材中常出现设计上本应避免的错误。这种重内容轻设计的现象,和教材作为青少年美育的重要载体的地位是不相称的。毫无疑问,当前教材版式设计往往受到教材编写理念的种种制约,对教材整体视觉风格的把握也必须以知识传递和信息传达为前提,但不能因此放弃对教材设计美感的要求。应该在符合核心素养要求的前提下,关注教材版式的风格设定,合理使用网格系统,提升图文设计的艺术价值。出版有情感、有气质,与时俱进的中学美术教材是大势所趋,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出版单位的重视。当前,中国一流的设计师已经开始涉足教材的设计,如果更多优秀的设计师参与到中学美术教材的设计中来,将是中国美术教育的幸事。

猜你喜欢

版式版面文字
热爱与坚持
浅析“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版面撷英
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好版面要有独到的创新技巧
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
报纸版式中的插画艺术
新版面 新视角
种出来的“逍遥居”